刚才,我网购的两个收纳箱到货。随即把厨房杂物架上的各种干货按照“滋补的”和“烧菜的”两大类,归置到一起——原来都是装在一个大纸箱里的,夫人嫌太重,从高处取下不方便,就废弃了纸箱,将它们散乱堆放。我看不过去,花了33.3元,解决了一处“脏乱差”(说实话:倒是不脏、不差)。鲁迅说过:“几案精严见性情”,我要说的是:“灶台齐楚见品格”。

我家的厨房很小,把被几根管道侵占的面积也算进去,勉强够4个平米。由于杂物太多,总嫌橱柜不够用——水斗下被我当作“百宝箱”,存放电子和机械废物;煤气灶下则成了“工具仓库”,陈列着各种线材、接头、铁作木作工具、连接件,以及手枪钻等6件电动工具。为此,又搬了一个杂物架进去。如此一来,厨房里剩余的底面积就很小了,只够一个人在里边操作。

因着免费用电,我装备的厨房电器不算少。统计一下,有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灶、多士炉、电热水瓶、热风烤箱、粉碎机、原汁机、面包机、高速粉碎机等10样。将来等商品价格雪崩以后,还会添置电动面条机和榨油机……眼下,原汁机安放于小厅饭桌上,面包机和高速粉碎机收藏起来(因偶尔使用。像高速粉碎机,只在粉碎阿胶时开1分钟),其余7件设备被置于厨房操作台面上或杂物架上,常年或随时通电工作。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井然不紊,是我对厨房的基本要求;有板有眼,则是我自己下厨时的最低标准。烧好饭菜,回望灶台,除了水斗里浸着几只餐后待洗的碗碟,其余地方必须依然保持干净和整齐。以前认识一位年轻厨师,一块垫手布耍得十分花哨;可是看他脚下穿的防水防滑的鞋子,却不敢恭维。家里的厨房,当然要求更细、更高。我把目光集中于三点,都是饭店大厨房里做不到的:一,地上要干净,能立脚、能转身。二,水斗里要没有隔顿碗盏。三,瓶瓶罐罐、袋袋包包用完后,要放回老地方。
posted @ 2014-1-21 19:43 Tuesday sslab 阅读(550) 评论(0)
在CBA全明星赛之前,央视播出一段明星们的拜年宣传片。球员孙悦在拜年时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走马观花……”网上说『他的这句话显得十分另类,因为他似乎没把“走马观花”的真正含义搞清楚。』

我说句公道话:其实孙悦在那个语境中使用成语“走马观花”,实际上反而是与它的“真正含义”相符合的——只不知他是明知而说还是歪打正着。走马观花,指驱马游览并赏花。唐朝诗人孟郊年轻时多次进京赶考没有高中,直到41岁时才考取进士。发榜后,他写诗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看看:用这话来展望新年花团锦簇、万事如意,是多么贴切!

网上流行着一个传说:当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书写了三张条幅相赠:“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前两句我们不去管他;对第三句,@天下霸图解释说:『1972年,毛主席“乒乓球外交”初获成功,尼克松成功访华,中国终于从美、苏双重围堵中撕开一角,从中跳了出来,获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走马观花”可以表现毛主席此时的欢乐的心情。』对比其他截然相反的解释,我认为这位的解释最合理。

历史上,不知哪个不求甚解的陋儒,把这句成语与另一个“走马观碑”的典故混淆了起来。后者是战国时苏秦的一段佳话:相传苏秦在外游历时,有一次在洛阳城外看到一块碑。他并未驻足,而是信马由缰继续跑,同时飞快地读碑,并且立即把碑文背了下来。再者,这句成语的“真正含义”也经过了转义:过去是褒义的,后来演变成匆匆一瞥、草草过场、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类的意思。

至此,关于走马观“神马”的来龙去脉,已解释过了。至于怎样使用,悉听尊便。但是,处于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因半分之差决定终生的兲朝学子,还是将错就错来得稳妥。要不然,在那些南郭先生手里,你的下场一定会比孙悦惨好多!
posted @ 2014-1-20 22:04 Monday sslab 阅读(684) 评论(0)
网上说,一个12岁的女孩患上异食癖,腹部出现了肿块,通过手术,医生在她的胃里挖出了1斤多重的一大团头发。医生说:『目前该类病症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可能是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或因肠道寄生虫而导致营养成分不平衡所致,也有可能与孩子的心理压力大等有关……』

我看了这篇报道,首先发问:这小孩有没有长期处于严重的二手烟环境?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有个与医界说法不同的判断:异食癖的病因,有可能是尼古丁毒化了味觉神经——我自己有过一次体验:那事发生在我30岁时。之前,我的烟瘾不大,约3天一包;吸烟最深到小舌头,绝不进气管。某一天晚上“开夜车”,靠香烟刺激精神,忙完后脸也不洗就入睡。次日醒来,忽觉上下嘴唇像涂了一层蜜糖,香甜可餐。我思之再三,肯定没有其他因素所致;就此警觉起来:这似乎是我的神经系统认可并“喜爱”上了香烟,把“不好吃”的东西当成了至味!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一次次戒烟,挣扎了足足30年,终于在花甲之年彻底收功。

抛开我的未经证实的假说,说说异食癖的预防。有些家长默许幼儿什么都往嘴里“拷”(厾进去也)。他们的理论是:“让伊去,不好吃伊自会吐出来的。”这话一般而言是对的,但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会放任了幼儿异食癖的发展。
    
由此还联想到:那个钻头觅缝想挤进中科院的烟草大鳄,倘若能就这一课题写出一篇类似《尼古丁与感知障碍的因果关系》的论文,那就是诺贝尔奖的水平,当个院士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人想阻扰他高升“翰林院”,都将是徒劳的。
posted @ 2014-1-20 19:43 Monday sslab 阅读(554) 评论(0)
先说一个掌故:乾隆17年的除夕夜,一位客人从通州回京,途经前门时,见一家卖“烧麦”的小店还亮着灯,便进店用膳。吃到高兴处,和店主闲聊起来。得知小店还没店名,就说:“今夜京城营业的就你一家,就叫都一处吧!”几天后,宫中送来一块刻有[都一处]的虎头匾,店主方知那夜是天子驾幸,不禁额手称庆。从此该店生意十分红火。【博主补充】:据世居京师的老人讲:大清时,[都一处]店堂正中那副皇上龙臀坐过的座头,一直用黄绫包裹着,供众多愚夫瞻仰和合影(达盖尔摄影术于1837年发明,时值道光朝后期)

此段佳话过去261年后,京城又出了一桩微服私访的新闻——习近平同志到庆丰包子铺就餐,排队买包子。消息传开后,应虔诚食客的要求,这家老字号的猪肉大葱包子、炒肝、芥菜成为京城最热门的“套餐”【沈按:不知哪天还会加上习酒一盅】。『想吃庆丰包子?不排队一个小时没戏。』

事情至此应该圆满收场了,可是没完。据2014-01-16《北京青年报》——
       『那套桌椅在月坛店的办公室里保存起来了,我特意在桌子底下用黑笔【别价呀,用黑笔多亵渎啊!应该咬破手指写血书,再撒上金粉。那不就彰显虔诚么?】标注出来“2013年12月28日上午12点20分,习总书记到月坛店用餐用过的桌椅”。下一步是否回归原地,还没想好。
       因为在习总书记吃饭的地方拍照人太多,为不影响周围顾客用餐,我们已经打算在原地用线划出来,方便大家留念。』
       
对这种肉麻当有趣的俗事,我懒得置评,只赐他们一个店名叫[又一处]。此外引用一个相得益彰的神话故事助兴——

       @作家崔成浩:朝鲜人相信,最高司令官参观过的地方,总是能带来特别的灵气。这是元帅曾经光顾过的平壤的一家肉夹饼餐厅【注:原文附图】,每天都涌进大量群众合影。因为据说有不少人在光顾这里之后,多年胃病、关节炎什么的慢性病再也没犯过,你说奇怪不奇怪。


P.S. 20140120
据《联合早报网讯》——
       『昨天,记者来到南京华东饭店探访,发现江苏省两会的午餐是自助式的,每桌只提供两道固定菜食:一笼最近很红的庆丰包子和一锅杀猪菜。
       扬子晚报报道,据服务人员介绍,这里的庆丰包子是正宗的,而且和习近平吃的一样,也是猪肉大葱馅的。
       不过,为了提倡节约避免浪费,所有的包子都比正常销售的小了一号。』

【我评】庆丰包子既称正宗,那就必定是从京畿定货后低温空运的。媚俗兼媚上,媚到这副招势,与和珅可算脚碰脚了。

江苏有多少好吃的包子啊!单说蟹黄包,就有“龙袍”的、靖江的、如皋的——我甚至还建议朋友到上海来开一家包子铺,专卖这三种蟹黄包呢……

posted @ 2014-1-19 13:50 Sunday sslab 阅读(599) 评论(0)
在电视中看到,一位成都选手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老子明天不上班》。他用方言唱,按照发音记录下来,就是标题展示的那样。这首歌的词儿写得幽默,贯口也唱得熟练清晰,是我听到的最有才兼有味的说唱之一——至于他唱的算不算R&P,我才懒得管他呢。

然而,随后有个不知好歹的歌词作者在微博中对这首歌的歌词大加挞伐:『拿无知当个性,“老子”这个口头禅是明显狂妄的恶语。央视在《中国好歌曲》推崇树立这样的价值观,让人大跌眼界。』

这个“横戳枪”杀手的粉丝们也起哄架秧子:『非常不可思议,这种满口脏话,教坏小孩的歌怎么会公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歌里传达的全是目中无人,没有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与人为恶的负能量!』、『我也觉得“老子 ”是个很不文明的词,不是简单的“我”的意思,更多的是不文明』。

我对这些人的“正义感”感到厌恶——唱歌而已,值当那么义正词严、横眉冷对吗?我把唱歌分为艺术和娱乐两大类;艺术的功能是令人感动;而娱乐的价值在于愉悦观众。这也就是我一向不会鄙视民间艺人的缘故——小沈阳、洗碗姐……TA们让观众愉悦了,就达到了歌唱目的;这种演出就有资格被称为娱乐。

进一步说,同样委身娱乐行业,难道“擦掉一切陪你睡”的作者就有资格对“老子明天不上班”的创作者发起无端的责难?至于拿“老子”这个自称来说事儿,更是一根筋的思维——这些少见多怪的蠢人不知道的是,不但明代思想家李赀自称“卓吾老子”,兲朝的《人民日报》也早在报道倪志钦破跳高纪录的特写中,就转述过他的豪言壮语:“老子比他高出一大块……”

再看一个类似的例子——美国前防长盖茨,在他的回忆录的结尾『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感到自己总是在和所有人为敌呢”他的答案是:“这是因为……要想做点正事太他妈的难了。”』——我没有核对原文,但可以肯定:如果作者没有在文中用“fuck”之类的脏话骂街,译者是绝无胆子擅自添加的。

接着就“不上班”问题说道几句。

一,“明天不上班”的原因多着咧——每天有人可唱;每人每年有120多天可唱;遇到灾害天气,一个地区的草苠人人可唱;每逢长假,连续7天全国到处都可听到这句歌。因此而说人家是“无知当个性”,根本是欲加之罪的架势。

二,除了上班,人还有别的活法:做词曲作者、做撂地艺人、做游方和尚、做打桩模子、做自由业者、做AV女星……都是正当而值得自豪的。怎么在“擦掉”者的嘴里就“上纲上线”到了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了呢?这扯得上吗?

三,从广义上说,在央视献唱者,大都是从上班族演进到“不上班”的人。当其辞职成功的那一刻,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浮一大白、骂几声街、唱几句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由此一句歌词而“深挖细找”,镐尖直指央视,这可有点装B了!

四,兲朝还有数不清的不到退休年龄的不上班族,比如啃老族、宅男、寓公。他们的生活来源,不管是上人扒的还是自己早年间掘得的,总之现在都是坐吃“不怕”山空。唯有这种丧失了劳动本能的人,才值得鄙夷。可是那些乌鸦嘴抨击过这种人了吗?

P.S.
“寓公”早已有之。“宅男”据说是日文。我实在搞不懂有些人,一方面宣称“抵制”;另一方面却拿人家最没落的生活方式做榜样。竖子不可教也!

关于这首歌,就“挺”到这里。接下去趁势议论一下辞职的问题。

首先,辞职有两种:一种是以上说的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人生的胸怀大志者,他们的故事都很励志,我常常在阅读过他们之后,对乔布斯讲过的一句话产生越来越深的共鸣:“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

另一种则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可以用沈潋的一句话来概括:『好的企业,走的都是呆不下去的人;坏的企业,留在里面的都是没本事的。』所以,即使是被迫辞职的,也要先考察一下其原来所在的单位是好还是坏。对于那些从坏企业中逃离的人,我是非常理解和同情的。他们才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最好的注脚。

兲朝那些投靠企业主的文人,动辄祭出“企业文化”的法宝。他们口中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公版”答案叫作“以人为本”。然则以人为本不应该仅仅流于一句口号,它理应是一种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之下,所有的企业行为必须最终形成一种综合效应,从而向外界昭示这个企业的文化内涵。而这,普天之下有几家企业能切实做到?

【延伸阅读】
1,谌洪果《体制无处不在,我无处可逃》:『我知道,体制无处不在,我无处可逃。所以,请相信,我的辞职,不是在逃避退缩,我只是害怕失去我所看重的尊严、底线和原则。请大家理解今日大学面临的各种无力抵挡的压力。说到底,我是在跟自己较劲,就像少年派与他心目中的那只老虎的搏斗。』

2,拍桌子离职的知识分子最渴望掌声 http://news.sina.com.cn/pl/2013-12-25/071929074831.shtml

3,80后公务员自述:我为什么辞职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4-01/14/content_24314137.htm
posted @ 2014-1-18 20:37 Saturday sslab 阅读(536) 评论(0)
在兲朝,有过受人唆使的草苠疯抢碘盐“抵抗”核辐射的壮举;去年冬天以来,这批人又打算听从一个弄潮儿“营养师”的“教导”,通过“吃红黄蔬菜”来减轻雾霾的伤害。这真令我辈有点脑子的读书人为之齿冷。

月妈的微博转发了一篇技普文章(我一贯把技术普及简称为“技普”),是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166元自制空气净化器》的实验报告。它介绍了在北京工作的美国学者Thomas Talhelm的试验成果。经作者测试,该装置的效果足可比肩专业成品。我读了好生佩服,决定自己也来DIY一把。首先要做一个验证实验,考虑先制一台适用于放在办公桌上供个人使用的小型机。这样,即使实验不成,还可落得一台小电扇聊解暑热。

需要的部件为:㈠4寸/12V车载电风扇,14元(促销价,包邮);㈡12V/1.5A直流电源;㈢PP塑料盖碗1只;㈣“飞利浦吸尘器配件出风HEAP滤网”16.6元(促销价,含邮费)。我没有计入直流电源的费用,因为有点动手能力的人,都不难从家里找出一两个来;我使用的的是淘汰机顶盒的电源。塑料碗是叫外卖得来的。选飞利浦的理由是他们的牌子高悬在那里,别人不敢假冒,他们自己也不肯偷工减料。

在中学里,我听说一位同学自制了“磁带录音机”,很是羡慕。及至见到实物,是一堆用用宽紧带和缝纫机线团的线轴杂凑出来的破烂货。表面虽不露声色,内心颇不以为然。从那时起,我对于自己鼓捣新物件,有条底线,就是要弄得像原创设计的那样妥帖和精致。那种拖一爿挂一块的东西,我是不认可的,更不会拿出手给人嗤笑。

后来也见识过各种工业设计,有个阶段还广泛收集过各种进口产品的造型图片。给我印象最好的,是德国的的轿车、美国的实验室仪器;印象最差的,是日本的“柯美”数码照相机:其造型丑陋不堪,简直比我那位攒录音机的同学高明不了多少。这个品牌后来被逐出了民用照相机市场,我认为其实一点也没有冤枉它!

言归正传。本机的制作没有难度,看照片就一目了然;唯滤网与风扇的联接要加强工艺性,别像原创者那样“找一条宽布带”固定。所以我用一只塑料碗代替法兰,把二者用热熔胶粘合起来。用上海话说起来,这叫“一拍一抿缝”。此外,塑料碗形成了一个“风洞”,藉以提高工作效率。真正需要DIY的地方,是供电单元的连接:把配备了点烟器插头的电源线拆去,再把直流电源的输出头子剪掉,线头直接焊上去即可。

上为完成后的样机 左下为拆下不用的零件.jpg

上为完成后的样机  左下为拆下不用的零件


验证结果评估——
一,必须选用优质名牌电扇,以降低噪声。

二,由于滤网的阻挡作用,实际出风量有限,所以出风口应尽量扩大。我用的直径120mm的滤网远远不够,应加大到300mm或以上。

三,来不及通过滤网的风,形成“驻波”(我不懂空气动力学,故借用过去摆弄音箱时学到并用过的术语),从风叶后方逃逸掉了。这是一个致命伤——后部未经净化的气流十分强大,那前方的出风还有什么意义?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风扇后部加装单向阀,或者改用鼓风机做气流源。

鉴于这第三点的改进需要定制零部件并严格测试,以我微薄的力量无法胜任,所以我个人的试验至此结束。
posted @ 2014-1-14 16:23 Tuesday sslab 阅读(586) 评论(0)
标题中的“回”,说来话长,这一回就要回到我们刚会造句的那会儿。1950年代,在中国流通的唯一的欧洲文学就是前苏联那一批作家的作品。那时别说没人敢反对他们的文风和句法,绝大多数人模仿还唯恐不及呢——比如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诗”。因着这个历史的原因,不但我在小学里没听到什么人非议欧化长句,连后来成为我中学老师的那些人,也没有时时要警惕欧化长句的概念。

我也算通读过鲁迅全集的,好像不记得他老先生曾经有过反对欧化长句的表示。相反,何可人认为:“他【鲁迅】曾希望借引入欧化的长句,来增加汉语对复杂关系的表现力。”

我把“欧化长句”分为“欧化”和“长句”来谈。

先说长句的概念。我的定义是:必须是包含多重语法关系的句子,才算得长句。一般几十个字长、只含一重语法关系的句子,只能说它“句子稍嫌冗长”而已。比如网传的“传说中的欧化长句”:『奔驰在中山大道上钻过无数车轮从小型机动车道横穿过大型机动车道终于平安到达人行道的猫——转自大宁儿的msn签名』,无非是一种有意省却标点符号的招摇写法。若加以断句,就是一句用数组动宾结构作为定语的简单句子:“奔驰在中山大道上|钻过无数车轮|从小型机动车道横穿过大型机动车道|终于平安到达人行道|的|猫”。

来说我自己。我是不喜欢把句子写长的。不写长句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小学五年级(或六年级)时,有位同学当堂朗读他的示范作文,首句是:“寂寞灵堂正中的祭案上香烟缭绕,我那@#$%&*的祖父怎样怎样云云”我听着,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哀伤,只觉得有一丝滑稽感……

我有个例外是以前写技术文章,比如写繁复的操作步序。往往几十百把个字,一“逗”到底。不过后来也改了:得到沈潋支持后,我引进了“→”符号,这样,一次次操作的递进关系就表达得很清楚。

再说欧化文风。其实,真正的欧化句,只怕石姓小学老师还没读到过几句呢。不信,我们用一段话请他开开眼界——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

上引的这段话,并不是马克思的原话,而是那些学德文、学中文、学社会学、学马克思的理论家和翻译家们,学“雀”掉以后的产物。这样的东西不能作为欧化句的代表。有鉴于此,敬请写文者牢记三条原则:第一,不要把欧化句子妖魔化。第二,西方一切好的事物和艺术、文化、哲学,包括欧化句,都应该学习,只是不要学僵了。第三,在中文篇章中出现一些写得比较“欧化”的句子,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我坚决鄙视那种拿着放大镜在字里行间找“欧化”痕迹(其实大多数是吹毛求疵)的冬烘先生——真要这样做了,还能写出好文章来吗?甚至,还能写出文章来吗?!我奉劝他们别净在这种细枝末节的地方掰饬。说实话,我们也未必掰饬得很清晰。我读书时,曾经梳理过“我看见他在吃西瓜”的语法关系,也曾讨论过“贵宾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的错对;实际上,到现在也没有研究出一个公认的结论来。

写文章的方法,过去叫“文法”,在我读书以前,就逐渐更改为“语法”。别小看这一改,里面是包含着深刻道理的——语法就是说话的方法,最高目标只有8个字:“我讲清楚,你听明白”;凡有助于达成这样一个结果的,不管是“东式词汇”还是西式文法,都应该兼收并蓄。在这一目标之下,山寨的欧化长句其实是难以存身的——我们都曾听到过那种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也绕进去的句子,都会有所警惕:不要让自己说话也那样夹缠不清。

至于欧洲文法,要学就学彻底一些——文学的、政治的那些书,要读,就直接读原文——谁让你选择了这门专业呢?读完想告诉别人,就本着“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本是一种程序设计方法。这里借用来表达面向诉求对象-读者的意思)的宗旨,自己尽量讲清楚、保证让人听明白。

P.S.
看现在语文教育的“成果”,想不“欧化”,可能吗?请看转载自《幽默搞笑大王》的笑话——
       『现在小学语文太难了,看他们的一道作业题:
       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注:正确答案应该是: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结果有一个孩子写:
       虽然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后来,发现更猛的孩子写道:
       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张海迪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
       张海迪姐姐是那么顽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学会了针灸,又在顽强地学习瘫痪。
       张海迪姐姐通过顽强的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照着一本外文版针灸书,把自己扎瘫痪了。』

【我评】说实话,看着一句比一句更惊艳的创作,我开始担心这篇笑话最后用什么来结尾。然而顾虑是多余的:那条“落幕包袱”果然很“猛”很牛很精彩!
posted @ 2014-1-11 18:01 Saturday sslab 阅读(540) 评论(0)
这两天临时起意,想吃走油肉;我一向不喜欢上馆子(没有前提,不论因为什么由头都不热衷),所以决定自力更生满足口腹之欲。做走油肉不很难,问题是要开大油锅、要全身装备、要用“盾牌”挡住爆出的油滴,以防烫伤——我以前是用锅盖遮脸,后来改用一面专门用来挡油的铝网(有卖的),完事后还要用去污剂擦地。这次心生一计,用双面煎锅炸蹄髈,居然弄得像模像样。操作大纲如下——

把出骨小蹄髈洗净,纵向剖一刀,摊开成扇面状;晾半天,使表面干燥。在双面煎锅中倒入四分之一深度(约5mm)的压榨食油(这样不需要先把油煮沸),取准备好的蹄髈,皮朝下放入,关闭上盖。开大火1分钟预热,然后改小火;移动锅身,使左、中、右三个部位各受热3分钟。关火,等锅内的热油停止沸腾,开上盖;将蹄髈翻身,使精肉朝下;再关闭上盖。重新开小火,依旧使左、中、右三个部位各受热3分钟。依前法,第二次开上盖,检查蹄髈皮是否炸得够火候了(因“小火”的火力不是一样的);若觉得没有炸透,可依照自由心经,把蹄髈皮的那一面复炸几分钟。

炸好的蹄髈沥干油,取出,浸在净水里泡软(这水可以利用来烧菜)。数小时后改刀切成薄片,加水、红酱油、味精、黄酒、葱姜、香辛料(如花椒、茴香、桂皮,也可以省事用五香粉或十三香代替)。根据蹄髈的老嫩,文火炖1至2小时——我是煮了1小时就迫不及待地“嗒”一块、“嗒”一块……2小时后,半只蹄髈不见了!
posted @ 2014-1-11 2:24 Saturday sslab 阅读(576) 评论(0)
泡制黄瓜,有浸渍和发酵两种工艺。我在麦德龙买到的是“俄式酸青瓜”,色略绿而吃口脆,那显然是浸渍的;又鉴于发酵工艺难以掌控,我决定也做酸青瓜。

1,幼小荷兰黄瓜300克,洗净,纵向剖成4片;
2,配浸渍料:水330ml煮开,投入盐5~7克(取决于你的口味)、糖10~30克(取决于你的口味和“糖情”)、洋葱1“层”(切碎)、药芹2根(切碎)、香叶2片(揉碎)、黄芥菜籽5克,文火煮1分钟;
3,将煮沸的浸渍料倾入洗净的带盖玻璃瓶,以对瓶内杀菌;
4,浸渍料冷却后,加入酿造白醋30~35ml(取决于你的口味),再将剖好的黄瓜装入;

5,冬日在厨房中放7天,即可取食。其余3季的贮存方法和浸渍时间待探索。

装瓶后的酸青瓜.jpg

posted @ 2014-1-7 16:47 Tuesday sslab 阅读(656) 评论(0)
皇冠老师台端大鉴:

我认真阅读并深刻领会了您的批语,不得不承认:您是一位称职的小学老师。您讲的这些道理、经验和规则,对小学生而言,不啻是写总结、写检讨、写情书的金科玉律!

不过老师您显然有所不知,各行各业的行业文字,都有其独特的写法,此所谓术业有专攻也。比如你我共同的祖师爷鲁迅老夫子,鄙视“等因奉此”的公文格式,结果不知哪天反让上台鄙视了……      

你的前同行杨玉霞肯定也不懂此中经纬,所以她写出的那份认罪书绝对不可能及格——盖因怎么看都是小学生写作文的那一路和小学老师批改作文的哪一套。

再譬如写广告词,针对什么样的诉求对象,就要什么样的文案师去撰稿。难以想象一个烧火丫头能写好凤冠霞帔的广告语,也无法否认新新人类必定排斥你我书蠹所做的陈腐广告。

又如网络语言,您绝对是恨之入骨,并且三天两头在课堂里批判的。受您教诲,我同样也与之誓不两立。其结果,您也看到了:您和我,我们都没有资格成为网络上的风云人物和坌分机器!

以上是这封信的“比兴”部分——从您把“宇宙浩瀚,星汉灿烂”斥为“没用。废话,可删”这一点,可知老师尚不知比兴为何物,为此我必须说明一二;班门弄斧之处,敬乞原宥。

其实咱们蒙古民族最流行的就是这一口,比如我的同学们,言必称“草原上的骏马,如何如何;蓝天上的雄鹰,怎么怎么;天山上的雪莲,哪样哪样……”好像并不见您有任何排斥,反而在他们的作文簿上用红笔打了密密的圈。这却是为何?

以上是这封信的“比兴”部分,接下来要谈到问题的本质了:夫庙堂专用的政治文件,亦即《诗经》中的《颂》,是普天下最难懂难学的文体。小可我曾经悬梁刺股地学了4年,又在秘书位子上实践了3年,终因未窥堂奥,无奈退位改行……

被您批得体无完肤的这篇《新年贺词》——我奉为圭臬的《现代汉语词典》未收“贺辞”条目,学生我不敢妄用——其实相当不错啦。我对这种文体的标准是一个“正”字;他文风正派,我就叫好。他没有明显的错失(比如把莘莘学子念成XinXinXueZi),我就不自讨没趣地瞎找茬。

专此布达  即颂

教琪!
                                                                                                                      门下  知名不具
                                                                                                                                  年月日

P.S.
请读我老师的原文、编者按和一位“半山居士”的质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2824b0101dfaw.html
posted @ 2014-1-7 14:03 Tuesday sslab 阅读(563) 评论(0)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