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60528《中华网》——
       『西点军校……24日在社交网站上传一张照片,照片中的男子身穿笔挺的军服,手中紧握纯白的军帽,在一群肃静的白人学生中,他脸庞上的两行热泪显得特别突兀……照片中的男军官,是来自海地首都太子港的伊德拉契。吸引网友的不仅是流着泪的伊德拉契,还有他的故事。伊德拉契全家自海地移民至美国,侥幸逃过了2010年发生的大地震。当时他们一无所有,但父亲非常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我爸爸总是说‘我无法给你什么物质享受,教育是我唯一可以给你的礼物。’”』
西点.jpg

据20160526《大众网》——
       『26日早上,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东营市河口区胜利十三中老师在学校门口拦截学生,没收其早饭,没收的早饭扔在垃圾车上……对此,学校回应称此举主要是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出发。大约一周前,学校就已经做出了不让带早餐进校园的要求。今早上确实没收了部分学生的早餐,但后来又让学生回来取了……当记者问及为何不愿意去食堂吃饭时,“贵,难吃。”该学生表示……针对学生们反映的食堂饭菜难吃的情况,老师称众口难调,虽然不能保证符合每个人的口味,但比外边的安全。』
东营.jpg

据20160528《腾讯微博·田野》——
       『27日,蔡英文上任后首度下乡行程,安排到新北市石门参访干华国小,与小学生一起互动,关心偏远地区的教育情况。她说,选择偏乡学校作为“总统”身份第一个参访行程,一是谢谢偏乡教育工作者的付出;二是提醒自己与官员“政府存在的意义,就是照顾每一个国民”。蔡英文还说:“我们要努力让每一个国民,不因所在地方或出身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这是她的责任,也是她一直在努力的事情,接下来,一定要做得更好。』
小英.jpg
posted @ 2016-5-29 19:49 Sunday sslab 阅读(561) 评论(0)
今人的古文“学问”大都脆弱得很,所以很多问题都只能任其一直含混着。而我,偏偏又是欢喜把事情从根上厘清的人,所以三不两时地因一些字和词语而自寻烦恼。这些烦恼中的一种,就是汉字的转音。先举一个例子:据20141113新华社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指出,35年前,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和两国人民交往的新时代。今天,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两国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习近平表示,中国古人说,“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这话原是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里说的。“志行”这个词汇,念zhì xíng(已转音了)没问题;然因“志行”(以及“品行”、“言行”等)系古已形成的词语,倘若拿来取名,不如保持它的旧读zhì xìng为宜——过去曾有容志“háng”还是容志“xíng”的争辩,当时我就说了:这名字是有学问的人取的,应该念成容志“xìng”。

我自己的名字也在不知不觉中转了音:“瑞”,沪语念如“才”;很多人却叫我“传”勇。久而久之,我自己也把“瑞”字念成了“传”。这还没完:“墨迹化开”,我又把“随”念成zui、“翠”念成cui、“岁”念成sui……

最近还有一个新发现:上海土语中,表达“刚才”意思的“kaka”,我推测是“刻刻”的转音。

我们读唐宋诗词,有时发现有些诗词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读音来念的话,明显的不押韵,其原因,也是因为唐宋以后一些字词的读音发生了转音。我以前已有文章谈到“改读古音”的方法来增加这些诗词的朗读性。比如:“嫁与弄潮儿”的“儿”字,可按照沪语念法读如“倪”。

现在有个为难之处:有些字,它的古音存疑,或者除了专家一般人都不知道,那应该怎么处理?我的意见是,遵从约定俗成的念法,达到依然朗朗上口的目的。以下分述两种情况——

一.古音存疑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现在多读作“霞”;虽然我在几个地方的方言调查中只发现有些人念“峠”或“cia”音,但我也不反对别人念“霞”音——把它当作当代的转音现象,就想得通了。

二.古音生僻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风”字,与“杖藜扶我过桥东”的“东”字,同属平水韵一东韵部。张玉来指出:中古汉语中,“风”的读音是pjuŋ!准此,我认为“风”字依据沪语念“fong”音,是个不错的办法——无非是再一次转音而已。
posted @ 2016-5-28 23:17 Saturday sslab 阅读(713) 评论(1)
有朋友转发一篇名唤《鲁迅终于滚蛋了》的帖子。我留言——
       『应该指出,这篇帖子传抄了3年多以前的一篇旧文。那篇文字说『新学期学校的课本终于把鲁迅文章都删了』,迹近造谣——那一年,留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文章尚有11篇。』

然后我借题发挥——
       『作为受鲁迅影响很深的学子,我赞成在中小学课本中撤下他的大多数文章。理由就一条:他会强烈影响学生的三观,以至于终身以批判现实主义者自居,以“怀疑、批评和抗争”为己任。
       鲁迅就是一段历史、一个非凡的人、一部巨著。他占据了一间殿堂,供对劲的、有缘的、痴迷的后人去膜拜。连研究都不需要——像几只铜钉的细节也再三核对过了,还有什么没有“研究”到的呢?
       或曰以后有人需要鲁迅精神怎么办?好办呀:在搜索引擎里打上“鲁迅是怎样说的”就齐活了——这与过去的草莽英雄,请来说书先生开讲《瓦岗寨》和《水浒传》当教材,是一个理儿。』

或曰,鲁迅空出的篇幅,拿什么去填充呢?正巧昨天月妈的微信写到——
       『送完弟弟回家,陪月吃早饭。
       她开不了真空包装的鱼子酱瓶盖,我就拿了勺子扳开一点,让空气进去。再给她试,就开得动了。
       于是我给她讲了马德堡半球。用手机一查,发现马德堡半球现在就陈列在德意志博物馆。
       然后又讲了食物用真空保鲜的道理……讲起细菌在人体的普遍存在,及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引起的疾病。再讲有用的细菌,引到她正在吃的蓝霉奶酪,说起了臭豆腐,想到小时候的臭豆腐。』

我的评语是:“随风潜入‘晨’,润物细无声”。我觉得,这样的说理文在教科书中应有一席之地。

关于德意志博物馆的马德堡半球也可以单独写一篇。这段信史要比『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圆形穹顶图书室磨出脚印』的传说有意义得多。

P.S.
我在《家用音像530问》中有一篇自序。沈潋认为此文有些阅读价值,值得选进中学教材;我自己也觉得是这样——1980年代以后,如是美文已成凤毛麟角矣。
posted @ 2016-5-25 14:45 Wednesday sslab 阅读(561) 评论(0)
月妈推荐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菊芋”。我一查,很便宜,就网购了4斤。没等到货,就兴匆匆地去杂货店买泡菜甏。甏的材质有两种:陶器的和玻璃的。我以前用过陶器的,所以这次买玻璃的尝尝新。

等第一批菊芋“泡”透可食用之时,才发觉:玻璃泡菜甏其实是个“馊”主意:眼看着里面的盐水一天天变混浊,眼看液面上开始漂起一片一片的“霉衣”,心里不免有点“嗒嗒动”(沪语,谓小小的腻心)。夫人不说,但她对我的成果坚决不碰!不过她态度还是宽容的:赶紧买来高粱酒,命我“杀霉”。

其实,我做泡菜是“老师傅”了:不但用陶器泡菜甏做过好几个冬季,在江宁独居时,甚至用几个菜碗和面盆做都有成功记录。根据我的经验,泡菜出点“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时一个冬天下来,原液太浓,液面上甚至还会形成一层薄薄的结晶!

但不管怎么说,做泡菜还是“黑箱操作”的好。至于酱菜和蜜饯,更是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眼不见为净”!
posted @ 2016-5-24 20:25 Tuesday sslab 阅读(559) 评论(2)
思想的惰性有时是很不可思议的。我心中有个小疙瘩,它埋藏了60年,昨天我终于打破魔咒,把它弄清楚了——这还得托网络之福,让它有水落石出的可能性。

我记得一年级时听语文老师讲解“拔萝卜”的“拔”字时,他说过这个字的右下方是个“又”字还是“大皮绞”的问题。其时我还是蒙童一只,对他讲的规则不甚明了;以后写到这个字时,依照书上的印刷体写,倒也没被扣过分。

但是“大皮绞”不大皮绞的事一直没有明确画上一个句号。时不时地泛起,然而又没有动力将它掰饬一番。日前,这个心结忽然又浮上来了;这次没有再偷懒,在Bing(我正试着抛开“百度”)上一通搜索,总算把问题的前因后果理出个头绪来了。

1955年,有关部门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表中所收的正体字为规范字,相对的异体字为不规范字,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场合外,不再使用。这其中,就有“拔”字:过去人们写这个字时,多数画个大皮绞;往后,只有写“又”的才符合规范。
规范前后.jpg
字体说明:
Adobe 楷体|徐三庚篆书|衡方碑隶书
褚遂良楷书|赵孟頫行书|怀素  草书
posted @ 2016-5-21 15:30 Saturday sslab 阅读(609) 评论(0)
一觉醒来,洗脸时发现上唇平添了一条皱纹。夫人说这很正常,你脸朝哪个方向睡的,哪边就可能压出皱纹。我说这不行!昨天还没有的,今天就挤出一条;不消几天,岂不就“老了”?!
加圈.jpg

我揣摩这是肌肉弹性减退的缘故,想来局部按摩会有用处。为了“心理安慰”,又在淘宝上找了一种据说有效的“新面孔金眼霜30G(除皱抗皱)去细纹笑纹眼精华”,特价13.9元还包邮。到货很快,隔天送达后马上使用,效果确实明显:几小时后那条皱纹就消失了。

看来,中年的“尾巴”我还能抓住一阵!

【外一篇】鬼脸儿
既然已把笔触伸向美容领域了,索性来讲一个令人骨鲠在喉的东西:面膜这个劳什子。

话说面膜,不论什么材质、什么设计(诸如“抚纹拉提”),都有贴合不密切的地方;这里摁平了,那边又鼓起来。尤其对应眼睛鼻子嘴的地方,是4个洞,像煞突击队员的头套(想想《虎胆龙威2》吧)。凡是贴面膜的女人,估计都不曾想过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假如这些宝贝真有美白的效果,那她们的脸将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呢——是不是一张白生生的脸上,眼睛、鼻端、嘴唇,被4个墨団包围着?!
posted @ 2016-5-19 23:00 Thursday sslab 阅读(589) 评论(0)
那年代流行“早请示晚汇报”,我们中学的造反派规定“早课”要背诵红色经典。某日,正在背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跟着众人滥竽充数。背完最末一句,我一个“厾头呆”(吴地土语,音如沪语“特头岩”,像丢了脑袋一样地发呆。表示失落、丢掉意思的“de”,暂系一个“厾”字),“九”字脱口而出!

我蓦地警醒,瞥见周围的人都在找寻“大不敬”的主儿;情急之下,效“放屁装无辜”之故伎,也扮出一脸惊愕、四下张望的模样,混迹其中。在坚持了数秒钟的高难度演出以后,接下去开始背诵《愚公移山》。终于,警报解除,侥幸逃过一劫。
posted @ 2016-5-19 11:22 Thursday sslab 阅读(565) 评论(0)
书籍发明后,人要读书。电视发明后,越来越多的书本知识化为了视听(还会有嗅、尝、摸)节目,在某些领域里,一跃成为最重要的教育手段——比如美食。

过去有人宣传名人不看电视的故事;我自己也转述过某位晶体管发明人家里只有一台老式的黑白电视机,那机器的选台钮已经损坏,每次调台要用到一把老虎钳……

我所在的微群里,也有人宣称不看电视。

别介呀!你们不是要把我这样的文化俗人挤兑到格调的最底层去吗?!

我今天只讲观赏美食节目的二得,略微证明一下看电视也是有好处的。

第一得:凡电视里介绍的各地小吃,制作人(一般都是几代传承的)就将之视作最有力的软广告,藉以加大网络销售力度,我这样的顾客寻找起来毫不费力。比如最近,就按图索骥订购了普宁特产大长陇南糖、赣南特产月亮巴、宿迁特产洋河埠子车轮饼、铅山特产麻子粿,以及宝鸡小吃岐山擀面皮。品之,各有特色,都不难吃,有的(如车轮饼)还是乾隆爷亲尝过的。

第二得:过去在自制美食中存在一些错漏,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受到电视节目的启发而豁然开朗。比如我曾对魔芋凉粉的口感十分失望,把它形容为奶脯肉;同时三思而不得其解:我在魔芋刚投放市场时吃到的,是一种像烤麸一样的食材,为何我自己做出的却是这样一种“素海蜇头”呢?日前偶尔在电视上瞥到一眼,立刻茅塞顿开:原来,我制得的还只是半成品,下一道工序是要切块后冷冻,做成“冻豆腐”——当初我仅凭形状和颜色,就把它错当成烤麸了。

前几天特地重做了一次,做完上次的全部步骤后,不急着下锅,而是盛在盘子里进冰箱冷冻室。次日取出、解冻,挤去水分,搁在室外吹晒。一天后收回,洗净,入红烧海蟹卤(蟹吃完了),煮到入味。这下与原来的口味迥然不同了:口感偏老,纤维感极强,可以冒充以前烹制的猴头菇。

P.S.
@刘夙:魔芋是大家熟悉的植物,因开花时无叶,花序从地下突兀长出,故名为“魔”。但为什么《中国植物志》会写成“磨芋”呢?因为《中国植物志》天南星科所在卷册完成于“文革”年间,出版于1979年。根据当时的意识形态,鬼、魔是迷信,不宜用来命名植物,所以鬼吹箫改成了“风吹箫”,魔芋也改成了“磨芋”。
posted @ 2016-5-18 16:50 Wednesday sslab 阅读(572) 评论(1)
【前言】在那“天翻地覆···”的十年里,个人的境遇,无非分成“活着”和“活不下去”两种。恼人的、烦心的事情,咱能不提就不去提它了,说点那年月里悲惨的可笑事吧。我曾经写过的“联司必……”,情节甚是拿人,我把它作为这个系列的开篇。以后想起什么,随时增添进来。

昨天新购了一只玻璃泡菜坛,所以今天讲一件有关玻璃的事。1960年代后期,他老人家的画像和塑像在每家每户都好几处供着。我家也贴着耄画像,还有一尊玻璃的他的胸像。有一天回家见先母惴惴不安的样子,就询问原由。她压低声音告诉我:擦拭梳妆台时,不慎把玻璃像跌碎了!

我这个人,有一点点好处:遇着小事虽然茶饭不思地发愁,但摊上大事时却能保持头脑冷静。于是我当机立断地告诉家母:没事,我保证把它弄得不留手尾!说罢打开工具箱,又搬过椅子板凳佯装修理;真实用意却是把用报纸裹着的玻璃碎块用榔头砸成细末^_^完事后,天已擦黑,就趁着夜色,装作给无花果树松土,把玻璃碎屑深埋了……
posted @ 2016-5-17 23:10 Tuesday sslab 阅读(578) 评论(0)
关于雷X一案,因着质疑的、回应的和评论的三方表现都甚差劲,我本不打算对此徒费口舌的。昨天沈潋留言对“人大同学”进行严肃批评后,我也有意思续写几句,指出他们的《声明》中显失水准之处。提纲列出后,已到我平日规定的上床时间,于是就把它放下,准备今天继续完成。

上午照例读《留园》,惊悉事情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网传:『雷洋不肯为“毒地”签字 被江苏便衣警察打死』这是一颗特大当量的核弹!假如我是标题党一族,准保会用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标题:《中国的法治出大事了》……至此,什么同学、所长、时报,统统可以退一边去。

这件事,有人敢冒“500次转发”的风险上网求证(现在的网民应该早已是实名的了吧?),只怕至少有些儿蛛丝马迹可寻的。不知道《环球时报》是不是依旧认定这是一个『基层案件』,也不知幕后的调遣者有没有胆量出来发几声;甚至,只要所长证明他们是不是常州口音就基本能坐实或者揭穿了。简而言之,不管此后的剧情如何开展吧,这破事儿『震惊地球』(网民的议论)是没跑了,它将成为为中国法制过山曲线上的一个黑色坐标点,也是可以肯定的。
posted @ 2016-5-14 23:41 Saturday sslab 阅读(568) 评论(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