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中文网络以来,网络语言此伏彼起,始终阴魂不散。这两年,一帮脑漏又在玩一种低级的文字游戏,号称“新新成语”——其实是对词语的一种歪讲。比如:“普大喜奔”(普天同庆大快人心喜闻乐见奔走相告)、“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对方在干什么,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细思恐极(仔细想想,觉得恐怖之极)、不约而同(很久不见有人约我,而变成了同性恋)……乍一碰眼,谁能知道这些是哪个教派的咒语?

P.S.
我用的输入法会自动存储新词语;我怕这些渣滓污染我的词库,所以只好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常用词一个常用词地输入。

最叵耐的,是中国文科教育的最高殿堂北京大学,竟也在这股浊流汹涌之时淌了一脚浑水!据《北京晚报》——
       『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的墙壁上,挂上了一幅幅书法作品。不过有细心的北大学生发现,在这些书法作品中,竟然出现了“喜大普奔”、……“图样图森破”等字样,字体有草书、也有小篆。不少北大学生听到消息过来拍照,“在人人网上看到二教挂上了‘经典’艺术品,一定要过来拜一拜。”一名经济学院的本科男生说。
       “喜大普奔”(亦作普大喜奔)……在一些网友的使用中,也含有幸灾乐祸的性质。而“图样图森破”则是“too young too simple”的译写,也被广泛地用于网络中,带有调侃的意味。
       网络用语写成书法作品出现在教学楼也引发了校内外师生的热议。几位看到过这些书法牌匾的北大教授昨天告诉记者,他们很难理解网络用语竟然能成为书法作品在教学楼里出现,“教学楼是学习的地方,很严肃,应该挂一些陶冶性情、给人带来向上力量的艺术品。”……看到这些书法的光华管理学院新生小杨感叹“这才是北大的兼容并包”。
       不过“兼容并包”似乎持续没多久,到昨天下午三点左右记者来到二教三层南侧时,这四幅书法作品已经被撤下,背向叠放在一个角落里。』

在汉语的修辞法中,素有“双解”、“曲解”和“缩脚韵”之法。各举一例:以“鲁智深”为谜面,射一成语“粗中有细”(虽鲁而智深也),是双解;把“度日如年”解释成“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在过年”是曲解(刻意的);以隐去底下一个字的常用语“风花雪”、“海底捞”来暗示“月月”,则是缩脚韵。至若“普大喜奔”,什么也不是,无非一篇野狐禅。玩这个的人,他的品味就差了。何况,即使要玩,也大可不必捏造“普大喜奔”、“图样图森破”之类的新新成语,许多现成的词语都能通过篡改,牵强附会出“浑身不搭界”的意思来。就说同为“普”家门里的一个词语吧:“普华永道”,我把它“解释”成“普选终成、华夏之幸、永志不忘、道远任重”,你说通也不通?妙也不妙?
posted @ 2013-11-30 20:01 Saturday sslab 阅读(625) 评论(0)

网上在流传一个帖子:『如何有效遏制细菌通过握手等皮肤接触传播,医学专家……对此给出了答案——碰拳。自2008年奥总在竞选时与米歇尔采取碰拳方式致意之后,碰拳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其实是是减少细菌传播的一种非常的好的方式。从医学上讲,碰拳比握手更为卫生……相比之下,握手的接触面积比碰拳多三倍,而且接触时间也比碰拳高出2.7倍,在此期间传播的细菌多的无法计数。』

小巫之礼.jpg


对这种少见多怪的轶闻,我大都一笑了之。说是接触面积小和接触时间短,毕竟还是接触了嘛。真要有“袁猎猎”(郑渊洁小说《病菌集中营》的主角,一只病菌大王)的话,皮肤一接触,千军万马早过去了!要说“遏制”,如何比得上中国的国粹——凌空打拱?

早在1960年代,三家村中的某一位,已经在报上提倡废除握手礼而改行作揖礼。只是那时革命气氛正浓,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们非但不予采纳,反而在数年后的大革文化命中用来作为他们三人的重要罪证和“批斗”依据。中国就此又一次失去了引领世界潮流的机会。

我自己行礼的习惯是这样的:初见时作揖为礼;在应酬、交谈中需要表示谦恭、钦佩、感谢等各种情绪时,一般辅以行合十礼居多;告别时则随当时心情而定。

我在上海真如寺的佛法知识普及帖上,得知行合十礼的规矩:左右手的十指相抵,双掌并不合拢而形成一个宝塔造型。含有行一礼如建一座浮屠之意。我颇觉有理,后来就一直这样行礼。

这一仪轨属于哪个宗派?我没有查到,因此作了一些间接的探索——

一,『1991年后,为满足佛教徒活动需要,将真如寺恢复为宗教场所,成立真如寺修复委员会,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旸法师任名誉主任,市佛教协会会长真禅法师为主任。』

二,『1926年春,明旸法师随侍大师到宁波七塔寺、天童寺熟悉佛门仪轨……1930年于天童寺圆受具足戒。』而天童寺为佛教禅宗“五大丛林”之一。

真禅法师『为玉佛寺两序推举为玉佛寺住持。』而玉佛寺全名“玉佛禅寺”,其为禅宗道场无疑。另有论文直指真禅法师为“禅宗与华严的综合倡导者”。

三,自1992年起担任真如寺住持的妙灵法师(现为真如寺退居方丈),曾担任玉佛寺监院。
posted @ 2013-11-27 15:44 Wednesday sslab 阅读(899) 评论(0)
【题解】:胡适写道:『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受朋友推荐,打开一段视频。这是在京城名望潽潽的一个“铁嘴”的一场演讲,叫《人大教授还原中国大饥荒真相……》。我看了10几分钟,无以卒睹,只得罢看了事。夫演讲,因当场没有思考的余地,所以听的人极易被说的人带到他想要你进入的境地中。为此,一场演讲,需要主讲人倍加严谨、分外公正。否则,只须片言只语、道听途说的几个“材料”,就足以蛊惑人心、格式人脑——尽管听众是一群有点儿脑子的大学生。

这场演讲到了10几分钟时,发生了什么呢?那位人大教授突然以鄙夷的口吻批判起朱成武少将的“鹰派言论”,说他对美国人搞“核讹诈”。听话要兼听则明,所以我按下这头,到网上寻找有关朱成武的资料和对他的报道、评价去也。一找找到了一篇视野更宽广的、评论核讹诈来龙去脉的述评:http://www.millike.com/2013/1119/106180.html 以下摘录部分与朱成武的言论有关的内容——
       『奥巴马要灭北京 中国将军一句话吓疯全世界
       2013-11-19 16:12:54 来源:战略网
       美国借“911”之机先后发动了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的小布什政府,“指着”一份美国五角大楼2002年公布的“正式文件”——旨在“解释美国现行核战略”的“核态势评估”、不止一次地、以种种方式“宣读”过“美国核打击力量的计划打击座标”——该文件“白纸黑字”地列明:美国有计划对7个国家进行核打击,名单中除了列有伊朗、朝鲜、利比亚等小布什所称的“邪恶轴心”之外,还将中国、俄罗斯也明列其中。
       此外,美国国防部还非正式放风称“或攻击中国三峡大坝”。事实上,鉴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强大核战略打击力量,早在美国国防部公布那份“打击名单”时,我们就注意到如下声音:其一,许多分析人的士当时“非常肯定”地认为:华盛顿之所以将俄罗斯也明列其中,不过是为了“不过份”刺激中国而已。
       其二,这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份将“美国计划进行核打击”的“打击目标”明列出来的“军方文件”,几乎就是专门针对中国的“核讹诈”,是在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对北京实施核讹诈:警告中国不要在“美国专心于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期间、挑战美国核心利益。而对“上述声音”,一方面,我们深以为然,因为,美国基于当时的国际角力需要,既有必要、也的确对中国进行了“核讹诈”。
       ……
       另一方面,基于上述“强烈质疑的根据”与“强烈信心”,对“上述声音”,我们也“从未以为然”。显然,以当时中国的核战略打击力量,美国“实质性介入”台海也好、美国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核打击也罢,都必将受到中国的“打击效果对等”的“核报复”。朱成武(又名朱成虎)将军【按:朱德外孙】几年前的“个人警告”对“美国利益”的冲击是极其强烈的。
       实际上,这种“打击效果对等”的“核报复”能力,恰恰是当时解放军国防大学朱成武少将,以“如果美国将他们的导弹和定位发射系统对准中国领土内的目标,我想我们将一定用核武器予以还击。”、“中国的领土包括战舰和飞机”、“如果美国人决定干涉,我们就决定还击”、“我们中国人准备好西安以东的城市全部被毁,但美国人也要准备好数百个城市被我们中国人摧毁,”公开警告美国的底气之所在。同样众所周知的是,几年前,这份来自朱成武将军的“个人警告”对“美国利益”的冲击是极其强烈的。
       而这种“强烈冲击”明显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美国高官在不同场合急于搞清楚“朱成武将【脱一“军”字】警告”的“背景”及“用意”;另一个层面是,在大众媒体层面严厉封锁消息。“这种封锁”又“极其矛盾地”表现为这样一种“强烈对比”上,即:一方面,是美国白宫的政府官员、和某些国会议员闻讯后一跳三尺高、强烈谴责“中国对美国发出了战争威胁”,但另一方面,之前一直“开口闭口”就要核打击中国的美国军方,在耳闻“中国准备大规模核打击美国”之后,却显得“异常的平静”,“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一样!不仅如此,最为蹊跷的是,却是“美国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控制下的美国媒体”,无一例外地保持着非常奇怪的“低调”,似乎全然不懂这才是证明“中国威胁论”的最好材料!显然,美国决策层还是洞悉“这番警告”的用意的。
       因为,在东方军事评论员看来,朱成武将军的“讲话”,站在中国的战略角度,其“用意”首先就是针对“美国全国人民”进行一次“全民广播”,是对“在美国愚民宣传下至今不知道中国是核武大国、强国”的“美国人民”做一次“核威慑科普”。……前些日子,美国一位总统候选人不是闹出了不知道中国已经有了核武器的“国际笑话”吗?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美国愚民宣传”的强烈效果下,其有意问鼎白宫的上流政客的“核常识”尚且如此,其普通民众又可想而知?事实就是,在“如何宣传”中国核战略打击能力的层面上,美国利益集团不仅针对美国民众搞所谓的 “愚民宣传”、甚至也对美国盟友搞一种“愚友宣传”。』

引文至此,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朱成武是在什么背景下、针对哪一个核讹诈集团所做的回击。与“人大教授”的国际犬儒主义态度不同的是,我十分赞赏朱少将的爱国主义立场——人家都已经扬着核弹告诉你已被列入死亡名单,还不许我方的人说几句大实话吗?!最后声明一点:由于我无暇考证上述文章所有论据的真伪,故也不敢照单全收;但这并不妨碍我将它与“铁嘴”的演讲并存,相互参照着看。

posted @ 2013-11-26 21:34 Tuesday sslab 阅读(579) 评论(0)
我和沈潋以前讨论过一个好玩的问题:对于姚荫梅唱的《旧货摊》里提到的“一粒jiao”,我曾经在几十年里不知所云。后来沈潋查到了一个出处,说应该写作“一粒娇”,是一种耳坠的名称。于是,我又笃信了多年。日前听周柏春的贯口,有“广东刨花一粒ziao”一句,又使我重启疑窦——盖因“娇”字在沪语中是不读尖声的,因此可以据此推测:“一粒jiao”好像应该还有另外的写法。

为慎重起见,先重查“一粒娇”。只有《百度百科》提到:1963年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有“一粒娇”这个角色。其余阙如。再查“一粒jiao”,有《有道》搜到的杨汉生博文。他辑录的山歌里有“梓子花开来一粒蕉”。至此,知道“一粒jiao”的另一种写法可能是“一粒蕉”。顺着这条线索下去,却没有查到“梓子花”。又疑心此系“栀子花”之误,故查阅了一些栀子花图片,但也没有发现与“一粒蕉”有关的线索。

又查“一粒蕉”,有Google搜到的YouTube上一篇网文,中有“大象愛吃一粒蕉”句子。我没有刻意登录过YouTube,所以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解释;但是,从大象爱吃香蕉这一常识出发,我们能否把“一粒蕉”的“蕉”同香蕉联系起来呢?遂检索“香蕉花图片”,见它的模样煞是可爱,倒是很有可能被某些实用器具设计外型时所借鉴。

香蕉花蕾.jpg


接着推测“一粒蕉”可能与什么物件有关。首先,根据香蕉花的“水滴”般的形态,若说“一粒蕉”是一种耳坠的造型,我认为可以说得通。但是,对照《旧货摊》里的其他荒货,耳坠这样细小的东西,与“香炉蜡扦”、“一捆旧书”和“坏脱发条也算留声机”等等“大件”扔在一起,似乎体量上有点不大相称。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研究周柏春的唱词“广东刨花一粒蕉”。沪语中的“刨花”特指用榆木块刨出的“黏(音如“凝”)刨花”,用它泡出的粘液为老辈人梳头必用的“发胶”——现在还是戏曲演员上妆的必用品。 刨花与一粒蕉关联,似有暗示。准此我大胆推测:若说一粒蕉是发簪的造型,我相信可能性更大一些。
posted @ 2013-11-25 21:36 Monday sslab 阅读(673) 评论(0)
我在上一篇《德国民众的教化》中,报告了在德国看到的民情。本文接着思考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应该如何反思中国的教化。我的思路很杂,所以需要并把问题扩展开一点来谈。

看完德国,反观兲朝,我看不到成功的教化在哪里。大革文化命初期,我们中学的一位多嘴的教师讲了一句“反动话”,结果被斗得死去活来。其实那是一句大实话:“中国的老百姓最好弄”。距离斯人被斗,又是40几年过去了。现在的老百姓怎么样了呢?大家有目共睹: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化,“最好弄”的子苠再也不是那么好弄了;其中有些人,还变成了“最好(hào)弄人”的刁苠!

我曾经试图通过对月月的观察,比较德国教育与中国的差别。结果发现,就教育内容而言,那边除了没有“心向党”的“特色”教义,其余的都和我们那边教的没什么不一样,也是做人、做事、生活、艺术的基本道理。既如此,那么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的答案是一句话:在德国,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准则。这样的社会,她的每一个成员,从孩提时代开始,终身受到真善美的教育;绝大多数人平和地、健康地变成了社会中坚。

那么在我心目中,理性社会的民众应该怎样生活?一位德国小女孩帮我做了完美的诠释——她看来比月月略小,家长不知到哪里闲聊了;她独自直奔沙坑。和先到已开玩的同学招呼一声,一屁股坐在沙地上,立即进入角色。只见她拿起一个蛋糕模子,放在膝上;然后操起铲子,刨去表面一层浮沙,专挑深层的湿沙,填入模子并拍结实;最后,翻转、排队、脱模,一个一个“蛋糕”就新鲜出炉了。有人问这个还很小的女孩:你做的是什么?答曰冰淇淋。又问免费的还是收费的?说是出售的,这么大一个才卖2元……

假设兲朝也有这样一位内心世界澄明的天真小女孩,她的童年会遭遇怎样的“风刀霜剑严相逼”?请设想自己是她的监护人,你要为她防备、斥退和遮挡多少侵害——让她变成“大头娃娃”或结石肾的假奶毒奶、隔壁化工厂的废气、脚下含有放射性的工业废沙、头上豆腐渣般的三层滑梯、池塘里汞污染的废水,更别说还有辣手摧花的保育员、披着人皮的色狼校长、招着糖果玩具的拍花贼,戴着大盖帽的“预备役城管”少年、袖藏着榔头弹簧刀的别人家的家长……

一个社会要繁荣发展,与其奢谈XX主义、社会性质、当家作主、先进程度、进步与否,不如抓住事情的本质——在社会上立身和行事的标准。所以进步的道路很明确:根本保障是教育。而教育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教育所贯穿的是非观、价值观,要与社会奉行的观念完全一致——教孩子做什么样的人,若他们做到了,就将是一个好公民、成功人士;万一少数人没有达到教育的标准,那就会遭到社会的鄙夷和唾弃。总之一句话:不保证好人个个会发达,但坏人、浑人在社会上必定难混!

我不知有什么事是不让学生们做而公民可以恣意横行的;也不知有什么道路是指引学生们走而大人却可以绕道而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的!可是在兲朝,教学生的那一套,完全是不靠谱的。我们都在正直、善良、诚实、勤奋、机敏诸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试问,具有这样品质的人在现时的兲朝,有可能苟活吗?所以,大多数家长或亲授、或放任子女去学习生存之道、处世方法、左迁之路、纳贡之隙……活生生地把一个个赤子推到俗子的行列。于是,用白岩松的话讲,『现在中国人太专注于做有用的事,只有做的事跟升官、发财、成名没有关系,就被认为没用,便慢慢被荒废了。』而像我们这样自己不会也不让小孩“入世”的家庭,培养出的只能是一介书生;在这个社会里,注定是寸步难行的。

P.S.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12/02/content_481380.htm?div=-1
       『资中筠说,自己个人没有任何焦虑,但是对民族精神的焦虑却非常严重。她说我们现在从幼儿园教育开始,价值取向就太庸俗,把孩子们教成势利小人。“有人告诉我,八一学校居然到了这样的地步,过年的时候学生们互相交换礼品,有个孩子带来一件自己做的、精致的东西,结果老师往地上一扔,说‘这种东西也拿得出手’。在老师心目中,以金钱衡量礼品的价值,这样的老师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资中筠称,学校的教育不在于教科书里有多少篇古文、多少篇四书五经里的内容。』


教育是一套,社会上通行的是迥然相异的另一套规范。这套不登大雅之堂的准则,有个唬人的名称,叫作“社会经验”。如果说,与“白”社会(毋宁说是苍白社会)相抗衡的是黑社会,那么社会经验所教授的,就是我说的“灰社会”的生存之道——它不是黑的,却也白不到哪里去。天网“灰灰”,法网“灰灰”;连空气也“灰灰”。我们常见到初次接触兲朝事务的外国人,一般都“缺乏社会经验”,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灰社会的概念。比如默多克,他在北京掷下的美金数以20亿计,但最终除却碰了一个中国女人一手指,自己连一根手指也无法伸进“竹幕”之后……

本篇讲了儿童教育的纲领性问题,下一篇将记叙我看到的德国儿童教育的情况和成果。
posted @ 2013-11-22 23:09 Friday sslab 阅读(555) 评论(0)
我现在每天早餐吃抹黄油的夹肉面包片。肉片经过遴选,采用的是“荷美尔”牌的风味火腿。这是一个拥有120年历史的美国品牌;我依稀记得,午餐肉就是公司创始人荷美尔发明的。东西较贵,但这类保质期很短的产品,时常打黄牌子处理。只要在几个超市转悠一遍,总能看到便宜的或较便宜的。看到就买他三四包,放在冷冻箱里备用。

前几天,从外面回来经过世纪联华超市,想起火腿片快要告罄,便弯进去搜寻。没有荷美尔的,有一个日资品牌的,还有雨润的。日资的那种我试过,没觉着好在哪里;于是就买了2包雨润的。开包使用后,发现其中2片上混有一小块暗红色的斑痕。我也没多想,去除令人起疑的部位了事。刚才又打开一包,见仍然有同样的“病灶”,这让我很犯忌!
艳若海棠的杂质.jpg
艳若海棠的杂质

细细推究起来,这污渍可以有许多种解释:没有把血筋剔净,混进了不能入口的废料(比如甲状腺),掺加了过多的添加剂,把过期的熏肉粉碎回用……总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足以使我对于这个品牌丧失最后一丝信任度!遗憾啊,我从2000年在南京初识雨润品牌,一直对它信任有加。今年6月雨润股价暴跌后,小命朝不保夕;我还想着用微薄的购买力帮助他们一小把……现在?算了吧,我的小命儿更要紧!为此,我向雨润知会一声:“mole(南京话“没得”的发音)法子,I只好拉黑YOU!”

【延伸阅读】
@飞枪手:『很早以前,这两家【春都和双汇】相互攻击,他说他用老鼠肉,他说他是和火葬场联营的!!!恶心得老子,干脆谁家的都不买!!!』
posted @ 2013-11-20 10:55 Wednesday sslab 阅读(628) 评论(0)
我在德国普遍见到的是,宪法和法律具有绝对权威,政府和军队具有足够的公信力。对于政府的施政方略,老百姓报以信任、支持和拥戴。举个例子:慕尼黑近年来到处在建造新的住宅区;我们到附近转悠,见不少新房子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我和沈潋都疑惑过:德国政府针对太阳能发电的特种补贴已经结束,这些房主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自己安装呢?后来悟到:这是不是民众对政府言听计从的一种表示呢?

P.S.
我有个想法:像沈潋他们那种独家居住的洋房,不妨安装一两块光伏板,获得的电量专供地下室、过道、楼梯等的长明灯和常开的排风机,以及住宅安全保卫系统。不过这事儿要在建房前就规划好,以便铺设专用的电气线路;等隐蔽工程封闭完毕,再考虑就迟了。

德国国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法律加以规范——沈潋曾经告诉我:德国法律条文的总数,是其他民主国家的四倍。也举个例子:月月家搬进新房后,那个小区的居民迟迟不能感受到室内加温的效果,原因是开发商按照规定,把取暖启动的气温上限设定为16℃。后来住户们只好集体“请愿”,要求在18℃时就供暖,让大家早日体验温暖。

行走在市区、城镇、郊区和景点的马路上,从来没有听到一声鸣笛,没有遭遇一场吵架,没有看见一次交通事故,没有发现一辆清障车。马路上也没有一个“日立牌吸尘器”的交警——甚至连猎奇游记里讲到的硬纸板“警察”也没有见到过一块。更要紧的,没有“闻到”一处乱撒尿的所在!【参阅文末所附的《外一篇》】关于鸣笛,也有例外:有一次,走在去德意志博物馆的路上,突然后边开来一溜轿车,却都在使劲地揿喇叭!沈潋告诉我:在德国有个惯例,迎亲的车队,有特权可以鸣喇叭,以示喜庆。而且,旁边的车辆也可以“和鸣”表达贺喜。果然,路过的车主都不放过这一难得的机会,大家都借题发挥,趁机满足一把常年压抑的按喇叭欲望。

德国普通老百姓们,生活都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轻易不肯越雷池一步。11月9日是“119消防日”,上海在电视中打出公益广告,警示不要堵塞消防通道。可是,有兴者不妨检索一下“私家车挡路 消防车救援难”消息,不难找出几万条关于此类悲剧的报道来。而在慕尼黑,事情就简单得多:只要在关键地段树立一块警示牌,就决不会有哪个吃饱了不消化的车主会妄想去停车。

那种中国意义上的“坏料”,还真不易见到。至多在公共洗手间连抽4张卷筒纸就为了揩揩手,或者在农田里踩出一条“便道”的小“恶”。在路牌上划一个卐字符号,是我看到的最严重的“罪行”。夫人则见过在无人售报摊取报不投币的小劣迹——那是一个到养老院探视的中年人,他大概是念及晚景凄凉,所以现在要省两个小钱。

权威不是靠逼迫建立的.jpg
权威不是靠强迫建立的

P.S.
据20131005《北京青年报》:『北京天坛公厕大量卫生纸被游客拿走 3分钟一卷』

【外一篇】
上海的市容管理有个痼疾:不少户外工作人员在内急时,一般不会寻找公厕,而是找个早已谙熟于心的墙角,就地解决——电视台还拍到过,有好汉在人民广场绿化带里“方便”。此风恶极,治理无计;“市民市容巡查团”也大都治疗作用,避之唯恐不及。以前看到,有些私宅主人也受其困,无奈之下只得在外墙上大书“乌龟”之类的诅咒语出一口毒气。但这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招来城管干涉。

我在小区门槛到新泾公园的淞虹路上走,要经过4+2处(后两处是新近“开辟”的,还处于犹抱琵琶的状态)这种臊臭的墙角。其中一处的前方新建了一座公交站亭,像一面屏风,把后面的龌龊事“一床锦被遮盖则个”。土方车队的司机们真的具有无上的嗅探能力,不几天就瞄上了这里,停车小憩、用餐(盒饭)、吸烟、喝水——毋庸置疑,当然少不了“那个”!

每次路过这些“濒水景点”,都会义愤填膺地为业主打抱不平,而且积极地代为运筹。本文既讲到市容,索性就把我的计谋贡献出来,请业主们审核,看通是不通。在开腔之前,先要声明:一个城市应该有多少免费公厕,这是有理论和公式可依据的。政府有责任通过调查、布点、灭死角,让上海的免费公厕数量和密度达到及格线之上。在此前提下,那些被整治的随地撒尿者才无话可说。

守株待兔型:在藏污纳垢的墙角加砌一道墙,高可及腰,外侧做成抛物面,弧度要请几何学家计算好,务求把所有标上去的“水”都原物奉还给撒烂污者,全部反弹到他的鞋面、裤管上!

主动出击型:在墙角安装红外感应自动冲洗喷头。理由是冠冕堂皇的,无须多言。一旦有不怕死的莽汉敢到此拉开拉链,马上清汤招待:夏天滚开、冬季冰冷。有种的别缩回去,算他狠……
posted @ 2013-11-20 0:24 Wednesday sslab 阅读(765) 评论(0)
我是一个“政盲”——那些官府文告,明明是用我读得懂的汉字写成,可是我却像患上了阅读障碍症,偏偏读不出它们的含义。读不出含义就不读罢。久而久之,用进废退,我现在就连读那些繁复一点的法条和合同,也往往会陷入不知所云的迷茫中。

三中全会的《决定》颁布后,我按照惯例,是不读的。刚才看到@赵鹏飞总结的《〈决定〉民间版》,觉得很有意思,遂认真阅读一遍:『1.私有财产不可侵犯;2.国企职工收入不能再涨了;3.院士不能终身制了;4.农民土地、宅基地可以流转了;5.做记者的门槛提高了;6.退休年龄要延迟了;7.单“独”可以生二胎了;8.文工团的人要下岗了;9.房产税要立法了;10.劳教制度废除了;11.高考不再定终身了;12入户一线城市更难了。』

美中不足的是,作者没有加以进一步的诠释。我想看什么样的诠释?这里有个范例,它是针对第7条的:『@cj的狗:一样的啊,你生二胎了,你孩子就有可能生不了二胎了,依旧是一个。』

所以说,我这样弱智的读者,需要得到“政普”(仿“科普”而造)人士的帮助。不过话说在前头:我不要那种无事生非的解读。什么叫无事生非?请看“伯克利的牙”所举的例子——
       『鲁迅:“晚安!”
       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末句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

【延伸阅读】 2013111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05/22/2130288_177558948.shtml 讣告上的政治学

创造者张幼军,可称是深得《政治修辞学》个中三味的好手了。


P.S.

1,20131117
今天又从《铂程斋》读到两则对于第七条的诠释——
       《小雅》式的:『@xu52881766:因为我有兄弟姐妹所以我的子女不能有兄弟姐妹。』

       《国风》式的:『@弹弓子E:若干年后,张大妈对小女儿说:“我不同意你和王二狗的婚事,二狗不是独生子女,你也不是。你哥因为有病到现在没孩子。二狗他妈也希望二狗找一个独生子女,因为二狗他哥是个同性恋。你如果嫁给二狗,我们两家人就只能有一个第三代。二狗得知后说:结个婚还得像猪一样考虑繁殖率的问题?这是猪定的政策吗?”』


2,20131119

你说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何以一个比一个解读得精彩——
       『@张醒生:准备生二胎的小心了:42岁的妈妈是独生女,21岁的女儿也是独生女,她们老公都不是独生子,母女均可以生二胎。如果父母先生了第二个孩子的话,女儿生第二个孩子就违法了!如果女儿先生了第二个孩子,父母后生二胎,则不犯法。于是,将会看见外甥牵着小舅、小姨出去买糖吃。』

posted @ 2013-11-16 21:37 Saturday sslab 阅读(532) 评论(2)
沈潋对我说起过一个关于全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宏伟设想,我觉得起点很高,远远超出我辈老朽的思想水平——根据比较可靠的统计数据,中国现有大学的数目大约2千出头一点;美国比较正规的大学大概有4千多一些。国家计委可以统一部署,命令各大学根据自己的档次,“认领”2所美国大学。然后是补缺:把自己缺少的专业建起来,或者置换过来。接着,命令各个专业瞄准“结对子”(可惜是一厢情愿)院校的相同专业,进行学术跟踪,看人家在研究什么课题、达到何种高度、成果是否付诸实用、专利出售开价几何……

通过这样的“人盯人”战略(这已经不是战术层面上的布局了),我们可以在下一个历史阶段,比如10年之后,摸清美国人的家底,也趁机把自家的实力盘点一遍。到那时,各高校可以根据属下各专业的决心、规划、学术能力和经费来源(自己去找),决定哪些专业争取齐平,哪几个专业尝试超越……至于那些最不济的“孙山”,也可以委以两项重任:一,你们既然已经清楚了目标有多高、途径在何方,那么就给我迎头赶上!二,把你们推介给各主管部门,给他们介绍当今世界最高、最新科技和发展方向,掌握审批的尺度;避免盲目立项和多头引进之覆辙。

再来说武德:当今中日交恶,双方各放狠话,情势看似一触即发;其实明眼人心里有数:那都是虚张声势。此方敢派一架无人飞机去钓鱼岛上空招摇,就必然有无数后手对准彼方的全部战力:作战飞机、空警机、加油机、机场、雷达站、舰艇、补给船、港口、导弹基地……你昏了头扣一扣扳机,老子就陪你玩一局!当然,这一切都有个先决条件,就是把所有目标都算清,然后分别“摊帐”:“北海”负责谁谁谁,“济空”关照(日本人不是喜欢“请多关照”吗?)哪个哪个哪个……一旦有事,要让某某部队出动,简短一条命令就够了——一个字:“上”,两个字:“拿下”,三个字:“拗脱伊”,四个字:“阿米尔,冲!”下面官兵心领神会:“两年了,咱们天天盯着屏幕放空炮,今天要干真家伙了!”呼啦-轰隆一下,不等小日本弄明白“aoteyi”是哪国语言,飞弹已经“初到贵地”,然后就没有了……
posted @ 2013-11-16 17:09 Saturday sslab 阅读(612) 评论(0)
云中鹤的《冷面刀客》中,柳不思有段发自肺腑的告白。他说出了我的心意,为此我引用如下:“人生几何?不乘年轻时历练人生百态,做些有意义的事,到了你这种年纪,连回忆也无事可忆,岂不悲哀?我真的不想白话一场,虽则千千万万的人都在白活、平平凡凡在生老病死中打滚;活着实在是多余的。”可惜,尘世之中,像柳不思那样……不,毋宁说像我这样想的人,并不太多!“白活”的芸芸众生所追求的,大都不是历练和意义,而是荣华和富贵。这种人生观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生存欲望过度——大千世界,恒河沙数。世人都要获得活着的权利。活着还不算,都要争取比别人活得好;若做不到,就退而求其次:要设法让别人倒霉、自己上位;若还是做不到,就再退一步:使些损人不利己的腹黑招术,宁可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也不让“你”(非特定对象)活得比我舒坦。

二,生存能力过度——在“欲而不得”(我已解说过)的年代,强健的生存能力是所有人维持生命和延续生命的前提。等其中的一些人初步达到了温饱,他们的生存目标进而变成了要立于不败之地,而他们的生存能力依然蓬勃。再后来,少数人已经出人头地、顾盼自雄了,其生存能力照旧澎湃……

有了这两个过度,则这个乾坤怎一个“乱”字了得?!随手摘录几条探亲期间在网上看到的奇闻——

据20130609《华龙网》:『成都62路公交车一路开着空调,……上来个中年妇女并且直接打开窗户,同时要占前排的两个座位,而且大爷不能吹风【没写清楚,大概生病吧?】,很生气试图想关窗户,与此女产生争执,而女子为了赶走大爷竟直接坐到了大爷腿上。』

据June 08, 2013《都市快报》:

       『女友提出分手 迁怒竞争对手

       淘宝店主火烧对手仓库致8人死
       一审判决如下:被告人林XX犯放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给……16名原告140.89万元。』

再阐述我所痛感的中国人的第三个“过度”症候:家庭训教(我不想亵渎“教育”二字)过度——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无师自通的,而且个个雄心勃勃、自信满满,仿佛都有绝对的把握教育出一两个世界级的神童来。他们和她们,会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汇集成“社会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和下下一代。这些经验的核心内容,很大比例是如何在社会上立住脚、往上爬、利用人、反算计的“厚黑学”;把它们归结成一个主题,就是“玩人”二字。这些东西,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展”,已经变成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负能量”!

以下我根据对外国的国情、民情的间接了解(依靠第一手新闻报道资料,而不是“别人嚼过的馍”)以及在德国的短暂考察的印象,斗胆评议一下外国社会制度下民众的生存能力问题。

上一篇讲了我的一个关于社会学的命题:“一个滋生不出‘亡命’的社会,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今天进一步讲第二个观点:“一个要老百姓依靠强盛的生存能力才能存活的社会,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社会的好坏取决于社会制度。作为兲朝城市小康一族,我对社会制度的衡量标尺是:
1,保障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和人权;
2,保障穷人有活路;
3,保障肯努力、有本事的社会成员过好日子;
4,杜绝一切明目张胆的歪门邪道。

以上四条,其实是老生常谈,因为每个社会写在纸上的宣言都是这么说的。社会主义,若想突出其优越性,就必须在第二项上面表现得分外出色——兲朝在这方面实际做得怎样,人人都看得清,就无须我多嘴多舌了。

在德国,没有听到什么人一直在高调宣传“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之类的虚幻人生目标。大家都比较现实,比较低调,实实在在地生活着。我家月月在她6周岁生日时,对自己前途的理想是当一个厨娘。在她宣言时,我也不敢太扫她的兴,只是婉转地告诉她:我们这样家庭的子孙,假如能够读得上,还是读大学比较好……

我年轻时的人生哲学是“三本56”——本色、本分、靠本事吃饭。56岁退休(我曾是高温操作工),然后过十几年属于自己的生活,即孔老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看今天的德国人,好像与我的人生目标暗合;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是“三本67”——可能德国人比较勤奋,做到67岁也无怨言(前年还是65岁)。有消息称,未来退休年龄可能将延迟到70岁。

与我的不遗余力地捞世界的同胞相比,他们最突出的优点表现在人生的低潮阶段:不沮丧、不“躺倒”,更不自暴自弃。附图是一位颇有气度的老者(比我小10岁左右),我走在他身后,看他的穿着和步态,根本想象不到他是一个拾荒者;直至他翻检过一只废物箱后、神态自若地走向前方那一只,才省悟他的暂时身份是无业游民。

刚搜索了一只垃圾筒的流浪汉.jpg

posted @ 2013-11-15 22:06 Friday sslab 阅读(591) 评论(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