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杂记之廿八,德国民众的教化

我在德国普遍见到的是,宪法和法律具有绝对权威,政府和军队具有足够的公信力。对于政府的施政方略,老百姓报以信任、支持和拥戴。举个例子:慕尼黑近年来到处在建造新的住宅区;我们到附近转悠,见不少新房子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我和沈潋都疑惑过:德国政府针对太阳能发电的特种补贴已经结束,这些房主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自己安装呢?后来悟到:这是不是民众对政府言听计从的一种表示呢?

P.S.
我有个想法:像沈潋他们那种独家居住的洋房,不妨安装一两块光伏板,获得的电量专供地下室、过道、楼梯等的长明灯和常开的排风机,以及住宅安全保卫系统。不过这事儿要在建房前就规划好,以便铺设专用的电气线路;等隐蔽工程封闭完毕,再考虑就迟了。

德国国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法律加以规范——沈潋曾经告诉我:德国法律条文的总数,是其他民主国家的四倍。也举个例子:月月家搬进新房后,那个小区的居民迟迟不能感受到室内加温的效果,原因是开发商按照规定,把取暖启动的气温上限设定为16℃。后来住户们只好集体“请愿”,要求在18℃时就供暖,让大家早日体验温暖。

行走在市区、城镇、郊区和景点的马路上,从来没有听到一声鸣笛,没有遭遇一场吵架,没有看见一次交通事故,没有发现一辆清障车。马路上也没有一个“日立牌吸尘器”的交警——甚至连猎奇游记里讲到的硬纸板“警察”也没有见到过一块。更要紧的,没有“闻到”一处乱撒尿的所在!【参阅文末所附的《外一篇》】关于鸣笛,也有例外:有一次,走在去德意志博物馆的路上,突然后边开来一溜轿车,却都在使劲地揿喇叭!沈潋告诉我:在德国有个惯例,迎亲的车队,有特权可以鸣喇叭,以示喜庆。而且,旁边的车辆也可以“和鸣”表达贺喜。果然,路过的车主都不放过这一难得的机会,大家都借题发挥,趁机满足一把常年压抑的按喇叭欲望。

德国普通老百姓们,生活都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轻易不肯越雷池一步。11月9日是“119消防日”,上海在电视中打出公益广告,警示不要堵塞消防通道。可是,有兴者不妨检索一下“私家车挡路 消防车救援难”消息,不难找出几万条关于此类悲剧的报道来。而在慕尼黑,事情就简单得多:只要在关键地段树立一块警示牌,就决不会有哪个吃饱了不消化的车主会妄想去停车。

那种中国意义上的“坏料”,还真不易见到。至多在公共洗手间连抽4张卷筒纸就为了揩揩手,或者在农田里踩出一条“便道”的小“恶”。在路牌上划一个卐字符号,是我看到的最严重的“罪行”。夫人则见过在无人售报摊取报不投币的小劣迹——那是一个到养老院探视的中年人,他大概是念及晚景凄凉,所以现在要省两个小钱。

权威不是靠逼迫建立的.jpg
权威不是靠强迫建立的

P.S.
据20131005《北京青年报》:『北京天坛公厕大量卫生纸被游客拿走 3分钟一卷』

【外一篇】
上海的市容管理有个痼疾:不少户外工作人员在内急时,一般不会寻找公厕,而是找个早已谙熟于心的墙角,就地解决——电视台还拍到过,有好汉在人民广场绿化带里“方便”。此风恶极,治理无计;“市民市容巡查团”也大都治疗作用,避之唯恐不及。以前看到,有些私宅主人也受其困,无奈之下只得在外墙上大书“乌龟”之类的诅咒语出一口毒气。但这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招来城管干涉。

我在小区门槛到新泾公园的淞虹路上走,要经过4+2处(后两处是新近“开辟”的,还处于犹抱琵琶的状态)这种臊臭的墙角。其中一处的前方新建了一座公交站亭,像一面屏风,把后面的龌龊事“一床锦被遮盖则个”。土方车队的司机们真的具有无上的嗅探能力,不几天就瞄上了这里,停车小憩、用餐(盒饭)、吸烟、喝水——毋庸置疑,当然少不了“那个”!

每次路过这些“濒水景点”,都会义愤填膺地为业主打抱不平,而且积极地代为运筹。本文既讲到市容,索性就把我的计谋贡献出来,请业主们审核,看通是不通。在开腔之前,先要声明:一个城市应该有多少免费公厕,这是有理论和公式可依据的。政府有责任通过调查、布点、灭死角,让上海的免费公厕数量和密度达到及格线之上。在此前提下,那些被整治的随地撒尿者才无话可说。

守株待兔型:在藏污纳垢的墙角加砌一道墙,高可及腰,外侧做成抛物面,弧度要请几何学家计算好,务求把所有标上去的“水”都原物奉还给撒烂污者,全部反弹到他的鞋面、裤管上!

主动出击型:在墙角安装红外感应自动冲洗喷头。理由是冠冕堂皇的,无须多言。一旦有不怕死的莽汉敢到此拉开拉链,马上清汤招待:夏天滚开、冬季冰冷。有种的别缩回去,算他狠……
博主上一篇:«雨润,I拉黑U!
博主下一篇:»解读
posted @ 2013-11-20 0:24 Wednesday sslab 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