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南京十年了,许多特色点心的滋味一直忘不了,比如那里的“两碗面”——三元巷的皮肚面和小火瓦巷的硝肉锅盖面。

查锅盖面,得知武夷路就有,离我家不远。什么时候顺带(初稿写的是“便中”,觉得不妥,遂改)弯过去试试味道。皮肚面也有,在浦东,相对我这年纪而言,远了……

所谓“皮肚”其实是水发肉皮,味道与肚丝相去甚远。前日夫人买回一包雨润熏煮火腿的“碎头”(切片过程中的边角料),其肉紧,口感倒有五分像煮过头的肚片(火候到家的肚片应该是带韧带脆的)。正巧家里有水发肉皮,一时兴起,决定DIY一碗“沈记”双浇皮肚面。

两样主料,配以杏鲍菇、芹菜、香菜,炒成浇头,盛出一碗过桥。再下100克面条、倒半杯鹿茸酒,很精彩的一顿午餐。
400IMG_20190118_120956.jpg

posted @ 2019-1-18 13:58 Friday sslab 阅读(457) 评论(0)
“脱糖”并非高大上科技,与DNA之类丝毫无关。

有一种“脱糖电饭煲”,在一些省份的购物频道上叫卖;因为没打进上海(包括在上海落地的外省电视购物平台),所以我一直不曾风闻。

前一阵,康佳牌脱糖电饭煲进取心高了一点,终于把广告推送到我的浏览器导航页中。只是,它高昂的标价(1980元)让我感觉到一丝“趁你病,要你命”的阴险!当然咯,不管买不买,弄个明白总是应该的。

经过大量搜索和分析,对这一个品类有了大致的了解——

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煮大米饭的半途中,滗去米汤(被定义为糖尿病的诱因),再将剩下的“米渣”焖熟或蒸熟。

二,这类电饭煲的卖点是自动分离米汤。分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胆(电饭煲的锅胆)上部“潽”:让沸腾的米汤翻滚进入一个附加的容器。此种的售价等同于普通电饭煲。
300O1CN01ZB7DHA2CkXnSTY5tT_!!3474618512.jpg

2.胆下部“漏”:增加了一个底部漏水的内胆,称为“子母胆”。由于号称有专利的存在,竟要卖到三百多、四百多。一言以蔽之,很不厚道。
300漏.jpg

3.胆外部“排”:在锅胆底部设置一个电磁阀,来控制米汤的流出。这种设计听着比较靠谱,我只信任它。但目前只有一个品牌采用电磁阀,导致它的售价高达1299元。
300O1CN015tNK4k1W10YuDrun7_!!1965522727.jpg

具体不展开讲,看图就了然了。

三,1299元、1980元固然不是良心价,但还有更张狂的:一款韩国货(估计是从那边的“乐天”免税店批来的)居然开出2580元的天价!

贵不贵的还在其次,先要验证煮出的米饭能不能吃。我决定先自己捣腾,利用厨房里的常用炊具,“手动”煮一锅出来试试。

实验是一个逐次逼近的过程,此处从略。只讲最终确定的工艺——
       1.大米80克(我一顿的饭量),淘净,涨发20分钟。
       2.倾入小的不锈钢锅中,加水200毫升,在电磁炉上煮沸,然后用中低火煮5分钟。
       3.滗干米汤,约得100毫升。
       4.把半熟的米饭摊在不锈钢蒸盘上。
       5.在电磁炉配套不锈钢锅中注水,水高2cm,趁滗米汤的间隙煮开。移入装好米饭的蒸盘,中火蒸20分钟。
350IMG_20190116_133833.jpg

品鉴评语:虽说是米渣,毕竟不会比糙米更难吃;作为病人,也认了。目前阶段趁有暇、有兴,先按这个方法过渡,将来等电磁阀电饭煲售价减到三分之一以下,再考虑出手。

posted @ 2019-1-16 16:52 Wednesday sslab 阅读(589) 评论(0)

【按】以下这则报道,被所有大网站屏蔽了。我需要在微信上转帖,就先在博客登载,再用手机下载这篇文章。

敢欺负我妈?看我一脚踹飞你!这个少年很硬核(组图)

新闻来源: 梨视频 于 2019-01-11 14:02:54 正常字体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最近,一个12岁的硬核男孩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看到身为保安的妈妈在工作时被无故踹倒,男孩一个箭步冲上前,把打人者一脚踹开,转身拿起钢叉护母。
据@梨视频 报道,1月6日,沈阳某小区的监控视频显示,一男子在小区门口随意停放电动车影响业主出行,女保安上前劝阻,却被该男子撞倒并踢打。女保安12岁的儿子闻讯赶来,冲上前把男子一脚踹开,还从保安室拿出钢叉准备反击,被周围人拦下。目前,打人男子已被民警带走调查,被打女保安被送往医院进行验伤检查并治疗后,已回家静养。
据该女保安叙述,当天下午17点20分左右,她在小区门口保安亭执勤时,发现一男子将电动车停在了不允许停车的位置,她上前提醒并劝阻,对方却骂骂咧咧的,还说:“我骂你怎么了,我还打你呢。”说完,就故意用电动车把她撞到在地。

500
截图自@梨视频

她见男子要走,便拽住男子,谁知对方跳下车就冲她踹了好几脚,还拿头盔砸她。

500
500
截图自@梨视频

女保安年仅12岁的儿子随后赶来,冲着男子就是一脚飞踹,男子反应不及,差点被踹个“狗吃屎”。

500

截图自@梨视频


男孩仍不解气,冲回保安亭拿出一把钢叉还要“追杀”,被周围的人拦下。

500
截图自@梨视频

他便走回男子留下的电动车旁,又一个大力,把电动车重重掀翻在地。

500
截图自@梨视频

据被打女保安的一名保安同事透露,闹事时,该男子身上有酒味。
保安队负责人则对@梨视频 表示,打人男子已被派出所带走调查,被打女保安去医院验伤检查,结果显示为轻微伤,多处淤肿淤青、挫伤,目前正在等待派出所的进一步处理。
为这个硬核少年点赞!


posted @ 2019-1-12 15:36 Saturday sslab 阅读(553) 评论(1)
我与沈潋讨论以名词作动词的语文现象,他说:『以名词作动词,都要改去声。未见哪里有理论,但到处都这样。比如“而王关中”等等。形容词作动词亦是如此。』

我以前对此没有系统研究过,故引@番茄特攻的阐述——
       『(1) 这是古代当时实际口语里有的现象,并被运用於书面诵读之中,再经由文献记载被後来的人延承了下来。而在後来的口语裏,这些现象可能部分仍延续下来了;但也有大量的失传了,只保留在书面诵读中。当然,在现代的普及教育条件下,书面诵读对口语的影响又比以前要大,这使得部分仅保留於书面用法又有可能重新进入口语体系。
       (2) 类似的情况,性质是一种构词法上的形态现象,体现的是先秦汉语最初曾有的通过改变表层的词形来实现语义上的构词派生的现象。怎样理解这个性质?这涉及的是历史语言学裏基於汉藏对比进行的先秦汉语构拟,现在的构拟模型方向大致是认为,先秦汉语及其前身是有构词形态的,但这种形态不是针对语法的屈折的而只是面向语义上的派生的。具体说来,先秦汉语的形态主要包括辅音词缀(不带元音的前中後缀)、同部位的辅音交替(声母交替与韵尾交替)。
       (3) 在我的归纳裏,平上入变为去声,至少有两种典型的形态效果:宾动化(不及物变及物),名词化。「名词活用作动词时读去声」只是前一种类型;而後一种类型则可以有「行事之行读平声/品行之行读去声」这样的例子(这个例子在口语裏失传了,但古籍注疏裏是辨析的)。这两类,体现的可能是不同的语音效果上的形态,比如可能一种是-s後缀形成的而另一种是用韵尾交替(加送气-h)形成的。就是说,这种表面看起来是声调变读的情况,但实际在先秦是体现为非声调特徵差别的。
        综上,类似的情况,一般以《经典释文》裏记载的辨析为依据。《经典释文》是隋朝学者陆德明著集的一部专门辨析重要经籍裏的多音字及疑难字的音义的著作,记载辨析的是自东汉洛生咏传统开始的书面诵读体系。如前所述,这些书面诵读都是有实际口语依据的,性质大概就是在传承东汉洛阳城裏的一些实际语言上的音义及用法辨析。就是说,这并不是像题主所以为的那样是後来的人规定的,而是东汉洛阳城实际曾有的,只是这些辨析在後来的口语裏有不少失传了而已。』

P.S.
关于“行”,此处再举一例:容志行,按照他家的念法作zhihang。有人说应读成zhìxíng,但是严格根据《辞海》来读,应该是zhìxìng(“志行”是词组,有出典的)。

自忖此生不再教书,故而没有必要对以上引文理解吃透。不过,文中提到的《经典释文》倒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在就读中文系时,居然从未在哪位老师、同学那里听闻这部书。

以下摘自《搜狗百科》(我略有标点方面的修订)——
       『《经典释文》是古人读经书时用的字典,唐陆德明撰,30卷。它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了十四部文献:《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保存了在唐代当时音训较早的一部字典,为历代学人推崇。
       宋刻宋元递修本直到1985年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300jpg.jpg

       另外,2006年,中华书局排印出版了黄焯的《经典释文汇校》……这部书最大的特色是全书十二部分的释文都充分运用可以见到的旧钞残卷(尤其敦煌写本)、单刻本以及30卷残本进行校勘。所以单以参校之富与参校版本之精一项,《汇校》之作就已远超乾嘉以来诸家。而且黄先生在出校方面,只要有版本出现与底本相异的文字则为之出校,不避繁琐务以存真,且并不妄下断语,可谓“天下至慎”,所以堪称目前值得信赖的版本。
jpg (1).jpg

这样大部头的书籍,现在我是买得起了;可惜再也没有精力研读了。还是那句千古名言:有牙口的时候没有(或者不知道有)花生米;如今有了花生米,却没有牙口了……

posted @ 2019-1-3 23:31 Thursday sslab 阅读(70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