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全体网民都腻味网站们强加于自己的形形色色的“验证码”。前几日买过一趟火车票,感受了一次12306的备受调侃的图片验证码。在被“麻球”、“章鱼”等狠搞了一番脑子之后,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骂了几句……

出门的两天里没领淘金币,回家后恢复这一习惯,却发现申领页面上的验证方法变了:不再是花里胡哨的字母、数字,而是变成了一个滑块(类似调音台推子)。点住滑块向右拉到底,验证就完成。这个验证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被破解之前)是需要依赖手动操作的,因而的确具有排除机器作弊的作用。它的推出,保证了验证过程一次成功;更重要的是,让用户不再因反复遭受挫败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了。

通过这种细节,很容易判断出某个“百足之虫”的网站是否僵死了。所以,它是值得写入《帕金森定律》的典型指标。
posted @ 2016-1-29 7:59 Friday sslab 阅读(546) 评论(0)
偶因查阅音乐资料,竟读到我曾经的学生屠澜澜小姐已于10年前病逝的消息。

我对她有印象,是因为她写的一首广告歌曲“你有家,我有家……”曾经斩获上海第一百货店歌征求的优胜奖,我因而在系里大大表扬过她。

她是一个教养很好的学生,待人真诚。其时我业余在编撰一个音像专栏,也曾向她请教她父亲和她是否进入了电脑作曲的阶段;她告诉我,她家用的是日本带回的8轨作曲机。

屠澜澜毕业后数年,我也离开了那所学校。那时大概她原在班级的QQ群尚未建立,因而后来没有人通知我这一噩耗。此番无意中得知悲讯,不胜唏嘘。悼文几行,以表追思。

呜呼!毕业一别,弹指已近廿载。上帝急召你纯洁的身体和灵魂升天,一定是天堂唱诗班太需要英才了。愿你在那里开心地咏歌、作曲和指挥。每当空谷传声、仙乐缥缈,我们就知道一定是你又有新作诞生了!
posted @ 2016-1-28 20:49 Thursday sslab 阅读(588) 评论(0)
我这人不讨财神爷欢心,从来没有发财机会,更不曾被“馅饼”砸中过。日前去赴一次喜宴,那司仪小哥善于调动气氛,礼品频频发、红包随手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来宾站在那里延颈鹤望,都希冀能沾着一些喜气;我则一如既往地故作矜持。突然,一个红包箭也似地飞来,在我腿上稳稳停住。俗语怎么说来着——“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这就是注解。虽然里面只是5元钱,但也令我喜气洋洋。

400.jpg

我背向司仪,这红包沿“香蕉路线”而来

posted @ 2016-1-26 19:16 Tuesday sslab 阅读(586) 评论(0)
1月23日的上海,怎一个冷字了得!早上我偕夫人去常州走亲戚,刚上公交车,就开始下雪;接着在火车行驶的2小时时间里,中雪一直下个没完。火车抵达,雪正巧停歇了。出站后见到,雪后初霁,蓝天白云下的景色美不胜收。穿越红梅公园去转车,一行人慢悠悠地徜徉、留影。我看到雪地上婆娑的树影很有几分气韵,就拍了一张空镜头,权充艺术照。
400.jpg

乡下的房子都很宽敞,一家两口住三房、四房-100多平米毫不稀奇。平日即便再节约,有客上门也要找遥控、开空调。先开客厅里的,不等我们进次卧,主人抢先进去把里面的空调也开了。我在家里暖气房间呆久了,到空荡而冰冷的地方只觉得『心哇凉哇凉的』,连应酬的心情也冷淡了。想到那一小撮在空调机面前炮制『上海人民习惯了冬季不取暖』或者『改变习惯反而要生病』等等P话的“专家”,打心眼里感到愤怒和厌恶!

江南人民过去冬季的确不取暖,但那是有前提的——一般人家秋天选几十上百斤好糯米,做一大缸米酒,贮藏在灶间里。这样,冬日农闲时,就躲在灶间,“脚踏柴仓,背靠酒缸”,一天三顿酒、烟杆不离手,暖烘烘、醉醺醺地等着过年……坐在大灶背后烤火取暖,是我儿时温馨的回忆之一;在我记事之后,我家灶台还保留了好多年。
P.S.
大灶的烧火位置周围都堆放了很多柴禾,这地方就称为“柴仓”。

我家的柴仓堆放有硬柴、引火柴、炭甏(大灶需要熄火时,把烧着的硬柴钳入甏中,加盖断绝空气,木柴变成炭条,供烧暖锅用或老人家烧火盆用)、火钳一应俱全,但没有风箱,连吹火筒也没有。

吹火筒,上海人称作“火通”。有俗谚说:“命里犯在煨行灶,走尽天下吹火通”。

【延伸阅读】据20160125《大河报》——
       『K1453列车员报错站【按:应该是先有司机停错站,才有列车员报错站的乌龙事件】 百余人凌晨下错车滞留
       1月23日凌晨1时53分,网友@like女孩在微博上称,其从潢川乘坐23日零时19分的K1453前往新县。零时54分,列车员通知车上旅客,火车已到达新县站,打开车门让旅客下车。下了车之后才发现是泼河站……
       据了解,泼河站是货运站。该趟列车的停靠站里没有泼河站。当时下错站的有100多名乘客。家住在泼河附近的20多人下车后就离开了。其余的七八十人只能滞留在泼河站。“回家的路真难,这么近的路,却走了这么久。”一名滞留乘客抱怨道……
       “火车甩客,泼河站是货运站,就不应该停车,如果咱们铁路的工作人员都以这样的态度工作,我们还能安心地坐火车出行吗?”网友@LEO如梦人生说。』

P.S. 20160127
夫人今天听二姨姐说:她儿子的家里全部采用地暖供热;年轻人喜欢让热气一直开着,所以入冬以来每月支付的煤气费都在3千元以上——这个月上海暴冷,取暖费不知还要涨到多少。
posted @ 2016-1-25 20:42 Monday sslab 阅读(601) 评论(0)
据20151228《凤凰新闻》——
       『中国小伙因钻石不够大求婚遭拒 英网友齐发贺电
       中国成都一小伙为向女友求婚,街头上演舞蹈快闪,女孩开始也热泪盈眶的,却在看到小伙的钻戒后扬长而去。原来,女友嫌小伙的钻戒没到一克拉,不达标。事儿传到了英国,牵动了当地网友的神经,大家一致向中国小伙发来贺电:你躲过一劫,知道不?
       @ettyboop:这绝B算是跳过火坑了,珍惜这份福气,翻过这—页吧。
       @Awkward Squad:幸运躲过一劫啊.这女的明显就是一烂财迷。
       @Bill Saunders:给她个萝卜(注:英文“萝卜”carrot跟钻石的“克拉”carat谐音)都嫌多。
       @MG Worcester:浅薄的人才在乎大小。
       @ustne O:呦吼,中国女王喂。这哥们够走运的,这女的不是能过日子的人。
       @Eric B:这就是为什么不该在公共场合求婚。
       @ezzzzzzz:从此以后,他过上了幸福生活!
       @Bara:她会让你生不如死,这下你可以松口气了。
       @Kiwi-plonker:哥们你这是渡劫成功啊,快跑!
       @Grandpa92:他解脱了,这女的暴露了真面目,她根本不爱他,只想从他身上捞点什么。
       @Theadeptone:很明显,她只想找“饭票”.去找个要爱不图财的好女人吧。
       @Fishin chip:他真是太走运了。能跑多快跑多快吧,感谢你的幸运星吧!』

据我看,这些一边倒的英国舆论未免纯真了一些。但凡耳闻目睹这种场面,务必冷静分析一下事情的真实性质,然后决定给以什么评价。

首先需要怀疑的,是自媒体从业者的串戏摆拍——媒体也叫它“炮制新闻”。现在此类草台班不少:找一个“拿人”的题目,组织自己公司的职员素颜登场,混杂在不明真相的公众中间客串一齣仿真的伦理道德剧,如“北京男子地铁与人对骂”、“深圳女孩给乞丐喂饭”、“95后萌妹子用身体换旅行”。广场求婚这种戏码,对场景、道具、演技、器材的要求最低,因此暴出道的小团体最易趋之若鹜。

其次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在“孵化”网红。现在,“网红”已成一门行当并且十分走俏,所以少男少女们都憧憬高调行事以求机遇,若一不小心在网上红火一把,顿成吸金大户、天王女友也未可知。高调行事的门类细分,有拗腰身、说疯话、献丑态……不一而足。把这幕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摇求婚的闹剧视作一伙人的联手炒星行动,估计虽不中亦不远矣。

最后还应该查实TA们是不是一群升级版的“闪客”在表演行为艺术——闪客由来已久,因其附加了有剧情的表演,所以我称之为“升级版”。或曰,倘若人家真是求婚vs拒绝的一对儿,那又怎么说?好,我就来说说我的观感。

妄想高调求婚,便要掂量掂量“高调”的行情有多高。像人家眉清目秀的“凤姐夫”,就掷下豪言:“若凤姐真嫁,我便真娶。以八抬大轿为场面,1000万为礼金(据20151228《网易娱乐》)”成都小伙假如不幸未生富贵家,就实惠点、正常点,别玩那种“浪头蛮大呒没浪花”的游戏,以免被求婚的对象鄙夷一句“南京大萝卜”——我把当日那儿戏的场面想象成:阿Q捧上一篮霉干菜向赵四爷家小姐(假如有的话)求聘……

长三角地区对于送礼有个标准:“光动心没用,送就要送得烫心”。“烫”字可用上海俗语来诠释:“一烙铁烫平伊”。比如,如今开着豪车当街求婚的不算少,但开一辆车的话已没人带你玩了——河南土豪动用了10辆,并以价值400万的法拉利跑车作聘礼(有人问:“这要偷多少个井盖啊?”);深圳光头壕更是拉来了20辆做面子,亚赛《玩具总动员》。

1克拉钻戒,算它RMB5万元钱吧。贵吗?有点小贵;但一旦作为花式求婚道具,让对方“永远被锁在这块岩石上”,哪可就一点不嫌贵了!何况,这只是郭MM被约一次的代价。想玩一把惊艳,总要出点血吧?这种事,在女子的立场上叫“钓凯子”;如男方主动出手,似可唤作“凯子钓”,为此“搞落两钿”也正常得极。这位空心大老倌偏不:又想抱得大鱼归,又试图在“鱼饵”方面七折八扣,哪他只有到隔壁蜡烛店入赘的一条出路。
P.S.
“永远被锁在这块岩石上”这句话是宙斯对普罗米修斯的判决。后来宙斯有意对其从轻发落,就把岩石变成一小颗,镶嵌在一节锁链上命其戴上。此即“戒”指的来历。

总之,在如今这样的行情下,没几两银子的傻小子也想东施效颦,遭拒自是难免的。其实这种行为,在2100年前就遭到鄙夷了——“豚蹄穰田”就是嘲讽那些以小博大的“农民”的。
P.S.
这个成语出于《史记·滑稽列传》:“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穰田者,操一豚蹄酒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汗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求告田神的人,拿着一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高地上的收成盛满笼,低田里的收成装满车;五谷丰登,米粮满仓。】
posted @ 2016-1-18 21:38 Monday sslab 阅读(609) 评论(0)
据20160105《中新网》——
       据韩联社与法新社报道,朝鲜方面6日称,该国进行了“成功的”氢弹实验……
       据朝中社去年12月10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日前表示……朝鲜已经成为一个准备好使用核弹和氢弹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核强国。

上海人把草包称作“洋盘”。近来风头正健的原装洋盘当数“床破”(对共和党总统候选人Trump的最可爱的译法),他的最新疯癫言论是:『“中国应当挺身而出解决这一问题【按:指朝鲜拥核】,没有中国的援助,朝鲜人连饭都吃不饱。朝鲜核试验的问题应当由中国来解决,美国应当向中方施压促使他们着手处理这一问题……如果中国不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应该让他们在出口贸易上吃到苦头——我的意思是,只要提高进口关税或者中断贸易,中国在两分钟之内就会崩溃。”(据CNN)』由于本文只是拿床破做个由头,故此轻飘飘地评议一句:若这等狂徒也能被抬进白宫,美国选民的智商需要重新测定了。

我说过,我评论任何人事物的是非曲直,都遵循老百姓的亘古不变的逻辑,就是追究一下“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朝核问题这碗“豆汁”,甭管是咸是酸,毫无疑问应当由美国人自己去喝下——现今的“互不买帐”局面,源于一条僵硬的政策:2010年4月21日,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不会承认朝鲜为核武器国家。但是,青山遮不住,不管你承不承认那是氢弹,至少人家的核弹是能“响”的。在这种形势下还装出一副“不能惯着他”的晚爷面孔,那就不是僵化,而是不识时务到极底了。从一根筋这一点来讲,还不如那个33岁的政治暴发户。

用毛泽东的理论来分析,朝鲜已经进入了“1943年”,形势对它很有利。反观美国,已没有什么决胜的大棒可以挥舞了,只剩下装傻充愣(从朝鲜氢弹试验至今,奥巴马甚至在任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也没提朝鲜半个字)。不能预测今后美国会不会出一个现实些的总统:嚷嚷一阵后,无可奈何地承认现实,比照巴基斯坦方式或印度方式,柔性处理与朝鲜的关系……至于中国,则只有胡萝卜挥不挥的选择,所以极不应该让几个外国政客(尤其是流氓政客)“顶勒拉杠头上”。中国冲在最前头堵枪眼,是那些人所乐见的;而我们自己,若是为了“牡丹峰”那种小摩擦而毁了一张很好的牌,那就太小儿科了。
posted @ 2016-1-15 21:41 Friday sslab 阅读(501) 评论(0)
据20160107《新京报》——
       『临盆在即的内地产妇谢某2015年7月在香港转机时遇航班延误,她并未联络航空公司,而是逗留在香港机场的禁区内7天,直至临盆才惊动机场将她送院分娩,最终在香港生下婴儿。此后,虽然她为孩子取得居留权,但她却惹上官司被判入狱6个月。』

“鳌鱼脱却金钩去”!这位母亲肯定看过汤姆·汉克斯的《幸福终点站》,知道在航空港逗留的妙计,做并且做成了。了不起!

以前我看这部电影时,对于帮助机场把旅客乱停的手推车归拢而合法地得到一块硬币的关子情节很感兴趣。后来在德国亲自体验了投币借车。再后来,得知欧尚超市在2011年就已实行了这一举措——当然咯,超市不比机场,中国顾客也比外国旅客心细(是心细吗?),在这里即使想出卖劳力挣那一块钱,估计也找不到“无主”空车。

曾经也有人设想:足月孕妇可以到香港超量(1.8公斤)抢购奶粉,然后故意暴露;以吃2年牢饭的代价换得婴儿的居留权。相比之下,只判6个月,赚了!
posted @ 2016-1-15 11:34 Friday sslab 阅读(568) 评论(0)
我喝烈酒,主要是自己浸泡的药酒以及金奖白兰地。前者,说来寒酸相:都是些家里剩余的-稍微跟“补”字搭点界的普通药材,如黄芪党参等,买几瓶“习酒”之类的低档酒,在大口瓶里浸出琥珀色,闹酒荒时倒出来杀瘾。所谓闹酒荒,是指我惯常喝的金奖白兰地断档——此物现在售价飞涨,传统(不标级别)的那种,就卖到24元多;夫人一直帮我留意着,只等有“第二件半价”的优惠,就通知我去搬上个4瓶或6瓶;但这机会也不是随时都有的。

前几日,库存都已耗完,没奈何到网上酒庄去寻觅。见正宗的也要20出头,而且买一箱才包邮。正无头绪之际,瞥到一种青岛出品的“皇家骑士”威士忌,一瓶包邮,价只17.5元。连忙下单(怕它涨价也^_^),先购2瓶试味。货到后迫不及待地开启品尝,觉得木香(威士忌必须经过橡木桶陈化)、酒香、口味等都“对”。我饮洋酒,既不一饮而尽,也不加料博气质,依然是我自己一贯的喝法:自斟自饮,小口品咂。饮毕给以一句最高评价:“倒呒啥!”

遥想“大革文化命”当年,“四旧”名词纷纷遭遇“革命”,洋酒自然首当其冲:伏特加改称“俄得克”(要攻克苏修,伟大吧?也不知怎么给他们捉摸出来的),白兰地叫作“葡萄露酒”(朗姆酒是不是标成“甘蔗露酒”,我没有考证)。最奇妙的是威士忌,被冠以“呈茄露酒”的怪名。呈茄,当时不知为何物,直到用上搜索引擎以后才查到,是一味中药。至于它与威士忌产生交集的原因,我一直茫然——凭空瞎想,莫非因它的气味与橡木的香气暗合?
posted @ 2016-1-12 10:35 Tuesday sslab 阅读(581) 评论(0)
在《快播》的案庭审中,出现了近乎一面倒的控辩。据20160108《泡泡网》——
       『1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快播及其高管……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一案。在庭审过程中,快播高管坚称无罪。CEO王X以快播是一家技术公司,不生产、不发布、不传播淫秽视频,且内部有防范非法视频的“110系统”为理由,对公诉人的指控进行辩解。
       在昨日公诉人举证环节,快播方多达10人的辩护律师团队在与公诉人的言语交锋中屡占上风,对关键事实的质疑和反驳多次直击要害。』

【我评】公诉人不称职,简直太露怯了!他们需要做的,不是诘问“你们明知自己的技术已经被网民利用,明知已经很难监管,为什么你们还不转型?”——这种黔驴技穷的盘问法不就是反过来帮被告证明他们只是监管不力的小过失吗?!该案攻防的关键是,必须从“主观犯意”入手。对于被告以『快播提供的是技术,技术不会去顾及视频本身是什么内容。更确切的来讲,快播通过相关技术和工具搭建了一个广义的视频平台,但自己却不生产内容,这和提供商家工具和平台的淘宝颇为类似。』、『和快播播放器一样的还有暴风影音等等,还有鉴定人用的完美解码,市场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播放器。给快播播放器扣上所谓的涉黄帽子,是不合理的。』和诸如此类的借口为自己开脱的可能性,事先早就应该预料到。反驳也是顺理成章的:“曾经有好几家公司造‘工具’;别家的工具是通用型的,而你们出于便利播放淫秽视频的目的设计了工具的一系列属性。当你们的工具销路大大好于别家的时候,你敢说你不知道那些人付了钱以后拿工具去干什么吗?”
posted @ 2016-1-10 21:24 Sunday sslab 阅读(525) 评论(0)
一.切肤之痛
我年青时曾患肺疾,故对空气污染恨之入骨。在江宁时,《纪录片》专业课的学生交来的考试作品,有相当比例拍的是环境污染;看着片子里的臭水沟:白沫翻滚、雾气蒸腾,我仿佛觉得自己像是在演《时迁偷鸡》的吃鸡一场,喉咙口烟熏火燎的。后来到了溧水,校区旁边一家台资拖鞋厂庞大的废料堆场里,隔三差五地有人点火焚烧。只要风朝我们这边吹(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日子是这样的),就见到滚滚黑烟把校区笼罩。辛辣的气味把我逼到校外避风头——可悲的是,2千来名学生居然安之若素,没有任何骚动……

2009年刚搬来淞虹路时,这里的空气还勉强过得去,每年只有(说得多轻巧^_^)二三十天,空气中弥漫着似曾相识的焚烧塑料的气味。我不得不跑前跑后“嗅探”,看毒空气是从南边还是北边吹来的,然后决定是紧闭南窗还是北窗。

嗣后我开始踏上了“技防”的漫漫长路。最初的措施是在空调机回风过滤网上加覆一层过滤膜(在《第二季》中已写过)。当初没有测试仪表,但看着每季两次替换下来的滤膜,都变作黑乎乎的一片,我心头战栗不已。暗想:假如肺也变成这副模样,那该是多么可怕可悲的事情!

二.初试牛刀
第一次染指空气净化装备是在2014年初,读了《166元自制空气净化器》的实验报告后,按照文中的精神做了一个样机进行验证。结果证明:HEPA滤网置于出风口的方案存在着极大问题,未臻实用。我不愿扫人家的兴,因此用比较和缓的语气否定了这种设计。

14、15两年整年在忙;空气净化实验中止,实验器材被塞到了远离“手边”的角落。对付受污染空气的手段,仍然只有空调机加覆过滤膜一个办法,为此我一次就订购了20包过滤膜,做足了长期抗霾的物资准备。

三.曲高和寡
去年底,微群里有一位“言论正生”,就《166元自制空气净化器》发了一番高见——
       『我早就这样用了,那是在扫地时房间里有扬灰,这样蒙几张面巾纸开一会鸿运扇,还是有效的。现在为了2.5用这个办法,我不相信的。这是2.5哦,又不是扬灰;再说了这里还有一个吸收率的问题,我们的房间永远脱离不了雾霾的大环境,就好比房间不可能抽成真空一样。永远不要期望在发展中国家里能摆脱雾霾,这是每个国家发展都会经过的阶段,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总要有那么几代人为了后几代人而承受这种代价。看看世界经济史或者科技史就明白了,比如伦敦的绰号是雾都。现在笑话我们的国家其实就是在笑话他们的老祖宗哦。人有时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能感叹人生正逢时[呲牙]
       在雾霾悲观主义的前提下,我提供三个措施仅供参考:1,出门戴口罩,经常更换。无论什么口罩都戴双层,使之间隔有空隙,可减缓2.5进行速度,回到室内就洗鼻;2,少开或不开窗,每周通风一两次即可,每天两次每次一小时开厨卫脱排和洗手间排风扇;3,多吃蔬菜水果。我觉得这三条足矣,再用别的办法,其效果不会比这三条更有效[偷笑]』

想不到,附和的大有人在——
       『有道理,同感。
       查了一下HEPA,即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中文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所以此DIY的关键在于有货真价实的HEPA过滤网,当然未必当真,或许只是心理上的一些安慰而已。』

如果说这一派是“右倾”,那么另一派就“形左实右”到变态的程度:抛出『现代半导体工业和制药工业的净化室』的空气标准,警告『直接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很快就会堵死失效,那你就不断地换高效空气过滤器吧!』

我受到这些欧吉欧巴们的刺激,漏夜撰文,赶写空气净化器(正巧那几天购置了一台)的试用报告并贴出。但是这样一篇精心之作竟连但一滴水花也没有溅起;而且没几天就被和谐,连我这个发帖人自己也打不开了……

四.痴心不改
我没有气馁,再次投入实验,在张杰的启发下,利用HEPA滤纸改造房间空调机,使其增加空气净化的功能。实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使一般居民有了一举两得地降低室内PM2.5颗粒数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简便措施。

这时读到一篇《评测空气净化器?不需要专家你自己来》。文中贬低“风扇+滤网的DIY流”,说是“外国友人几年前开的玩笑而已”。接着,显现了它的广告软文的实质,开始指名道姓地推荐起商品来了——说是『我们找几台测试机真的很难。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按照原先的计划或买或借到了』,怎样的笨鬼才会相信这话?

对上文的主旨,我不以为然。我的理念十分简明:不必吹毛求疵,在财力、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空气质量改善一分,你的呼吸就会顺畅三分(别忽视了心理作用)。反之,看了他们的雄文,就像听到蝲蝲蛄叫唤罢种庄稼,连气也快不敢出了。我们既不要因无所事事而坐等癌症侵袭(谁敢保证十年二十年里能根治雾霾?),也不要被一堆数据吓得一蹶不振。治霾的关键是行则灵、诚则灵。我不揣简陋,还会继续摸索下去。若问我的动力是什么,一句话的答案:因为我现在气顺了许多!

经过两轮的实验,我已把室内PM2.5视作疥癣之疾,何足道哉。战斗正未有穷期,接下来的实验计划将作滚动升格,调整为“实用的新风系统”,“低价高效的过滤材料DIY”和“便携式个人户外空气净化器”三个项目。
posted @ 2016-1-7 14:57 Thursday sslab 阅读(580) 评论(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