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说欧化长句

标题中的“回”,说来话长,这一回就要回到我们刚会造句的那会儿。1950年代,在中国流通的唯一的欧洲文学就是前苏联那一批作家的作品。那时别说没人敢反对他们的文风和句法,绝大多数人模仿还唯恐不及呢——比如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诗”。因着这个历史的原因,不但我在小学里没听到什么人非议欧化长句,连后来成为我中学老师的那些人,也没有时时要警惕欧化长句的概念。

我也算通读过鲁迅全集的,好像不记得他老先生曾经有过反对欧化长句的表示。相反,何可人认为:“他【鲁迅】曾希望借引入欧化的长句,来增加汉语对复杂关系的表现力。”

我把“欧化长句”分为“欧化”和“长句”来谈。

先说长句的概念。我的定义是:必须是包含多重语法关系的句子,才算得长句。一般几十个字长、只含一重语法关系的句子,只能说它“句子稍嫌冗长”而已。比如网传的“传说中的欧化长句”:『奔驰在中山大道上钻过无数车轮从小型机动车道横穿过大型机动车道终于平安到达人行道的猫——转自大宁儿的msn签名』,无非是一种有意省却标点符号的招摇写法。若加以断句,就是一句用数组动宾结构作为定语的简单句子:“奔驰在中山大道上|钻过无数车轮|从小型机动车道横穿过大型机动车道|终于平安到达人行道|的|猫”。

来说我自己。我是不喜欢把句子写长的。不写长句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小学五年级(或六年级)时,有位同学当堂朗读他的示范作文,首句是:“寂寞灵堂正中的祭案上香烟缭绕,我那@#$%&*的祖父怎样怎样云云”我听着,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哀伤,只觉得有一丝滑稽感……

我有个例外是以前写技术文章,比如写繁复的操作步序。往往几十百把个字,一“逗”到底。不过后来也改了:得到沈潋支持后,我引进了“→”符号,这样,一次次操作的递进关系就表达得很清楚。

再说欧化文风。其实,真正的欧化句,只怕石姓小学老师还没读到过几句呢。不信,我们用一段话请他开开眼界——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

上引的这段话,并不是马克思的原话,而是那些学德文、学中文、学社会学、学马克思的理论家和翻译家们,学“雀”掉以后的产物。这样的东西不能作为欧化句的代表。有鉴于此,敬请写文者牢记三条原则:第一,不要把欧化句子妖魔化。第二,西方一切好的事物和艺术、文化、哲学,包括欧化句,都应该学习,只是不要学僵了。第三,在中文篇章中出现一些写得比较“欧化”的句子,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我坚决鄙视那种拿着放大镜在字里行间找“欧化”痕迹(其实大多数是吹毛求疵)的冬烘先生——真要这样做了,还能写出好文章来吗?甚至,还能写出文章来吗?!我奉劝他们别净在这种细枝末节的地方掰饬。说实话,我们也未必掰饬得很清晰。我读书时,曾经梳理过“我看见他在吃西瓜”的语法关系,也曾讨论过“贵宾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的错对;实际上,到现在也没有研究出一个公认的结论来。

写文章的方法,过去叫“文法”,在我读书以前,就逐渐更改为“语法”。别小看这一改,里面是包含着深刻道理的——语法就是说话的方法,最高目标只有8个字:“我讲清楚,你听明白”;凡有助于达成这样一个结果的,不管是“东式词汇”还是西式文法,都应该兼收并蓄。在这一目标之下,山寨的欧化长句其实是难以存身的——我们都曾听到过那种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也绕进去的句子,都会有所警惕:不要让自己说话也那样夹缠不清。

至于欧洲文法,要学就学彻底一些——文学的、政治的那些书,要读,就直接读原文——谁让你选择了这门专业呢?读完想告诉别人,就本着“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本是一种程序设计方法。这里借用来表达面向诉求对象-读者的意思)的宗旨,自己尽量讲清楚、保证让人听明白。

P.S.
看现在语文教育的“成果”,想不“欧化”,可能吗?请看转载自《幽默搞笑大王》的笑话——
       『现在小学语文太难了,看他们的一道作业题:
       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注:正确答案应该是: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结果有一个孩子写:
       虽然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后来,发现更猛的孩子写道:
       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张海迪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
       张海迪姐姐是那么顽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学会了针灸,又在顽强地学习瘫痪。
       张海迪姐姐通过顽强的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照着一本外文版针灸书,把自己扎瘫痪了。』

【我评】说实话,看着一句比一句更惊艳的创作,我开始担心这篇笑话最后用什么来结尾。然而顾虑是多余的:那条“落幕包袱”果然很“猛”很牛很精彩!
博主上一篇:«清风风人
博主下一篇:»自制走油肉 不必戴围裙
posted @ 2014-1-11 18:01 Saturday sslab 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