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电视调台,耳边刮到《李卫当官》里的一句台词,是糊涂王爷说的:“我们大清国,就没有一个明白人了吗?”我把它改一改,作为本文的标题。

要关联的事是: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成色最高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再度空缺。而130多个机构专家无一票推荐屠呦呦。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表示,“屠呦呦先生发明的青蒿素为保护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获得诺奖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但是最高科技奖有自己的法定程序——如果没有人推荐她,我们也没有办法。”

此言一出,一些人议论的并非这一结果是不是合理或有没有教训,而是纠结于屠呦呦该不该被称为“先生”——没知识啊!宋庆龄、何香凝、杨荫渝等女中豪杰,自民国伊始就有先生之尊称了。

网上找了一圈,以张田勘在《北京青年报》上的专题评论《最高科技奖本可弥补屠呦呦背后的人》最得我心。文中明确主张:『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果不是单独给予屠呦呦一个人,而是给予青蒿素发现的成果,本来是可以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既对科学家进行奖励,又可以对更多的参与青蒿素发现的科研人员予以补偿的,尽管科研人员做研究并非是为了获奖。』

接着,文章又质疑130多个具有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没有人推荐屠呦呦或青蒿素的发明这事,认为『这本身就令人不解』——我也觉得,这几百号人有尸位素餐之嫌。

随后,作者对推荐的程序提出了三条改革方案:『不只是中国人和中国单位(机构)可以推荐,外国人和外国机构也可以推荐;而且不止是由下到上可以推荐,由上到下也可以推荐;即便无人推荐,但只要是在国外获得重大奖励的也可以视为自动推荐。』

我为张先生的观点和意见击节赞赏;同时更祈盼有司能接受他的提议——接受的标志是:在2016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蒿素发现”这个了不起的科技成果能够实至名归地获得姗姗来迟的大奖……
posted @ 2016-2-23 19:54 Tuesday sslab 阅读(552) 评论(0)
【题解】题目有点拗口,意思是说:对事物的定性要比照其属性,是怎样的属性,就是怎样的事物,不能有附加条件;倘若有了“只是”二字,就意味着多了点什么,或者少了点什么,那就“不是”所指称的那个事物了。换一句国人都懂的话来讲,就是“量变引起质变”。比如某些山寨可乐,加了红枣、白芷、良姜、丁香、金银花、乌梅、蜂蜜、姜汁,那玩意儿还有资格叫作正宗可乐味吗?

据20160116《环球时报》:一位叫作克拉丽莎·魏的作者(大约是华裔吧)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表题为《为什么美式中餐是真正的中餐》的文章——
       在美国,陈皮鸡深受包括华人在内的各族民众喜爱。但同其他美式中餐一样,陈皮鸡在中国本土却背负“骂名”。中国所谓的美食家认为这道菜和做这道菜的餐馆都不地道。那些喜欢吃陈皮鸡和其他美式中餐的人,那些对海外华人历史有些了解的人,恐怕会有疑问:何为地道?何为正宗?
       美式中餐就是地道的中国菜,是由中国人做给中国人吃的。只不过,这些中国人恰巧生活在国外而已……
       “美式中餐就是中餐,”纽约一家中餐馆的老板朱莉·刘(音)说道,“我们集纳中华料理的各种风味,独创出一种新味道。”刘的厨师全部来自中国,最受欢迎的菜是左宗棠鸡,然后是陈皮鸡和宫保鸡丁。
       为什么不把美式中餐看做中餐的一种?在中国,菜系、口味和烹饪手法有很多。而美式中餐只不过肉、酱汁和油炸较多,但确实出自中国厨师之手,而且越来越多地采用“地道”中国食材。美式中餐的厨师并不比中国严守传统烹调手法的厨师差。事实上,正是他们的改革和创新才使得中餐在太平洋彼岸流行起来。

这文字给人以强词夺理的印象,对执着于“正宗”的中国食客是没有说服力的。

首先,她对“地道”的解释存在误区——国人所说的地道,或者上海人口中的“道地”,讲究的是产地和流通路径。比如同仁堂从湖北蕲春采买“蕲春四宝”(蕲蛇、蕲龟、蕲竹、蕲艾)。像这样的,方可称得『地道药材』。你在美国采购的食材,有几样是漂洋过海而来的地道货呢?

第二个问题是论证与题目脱节——『美式中餐就是中餐』、『把美式中餐看做中餐的一种』等说法都正确,但都不足以证明她的论点:“美式中餐是真正的(!)中餐”。

事实上,作者已经暴露了造成不正宗的问题所在:『只不过肉、酱汁和油炸较多』。这就像《报菜名》里的满汉全席: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南煎丸子、苜蓿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氽丸子,是什么配料、什么味儿,就叫什么丸子,杂糅不得的。设或豆腐丸子加肉、白丸子加酱汁或氽丸子油炸,就不正宗了。

我在慕尼黑吃过中餐,口感是“还算像中餐”,因为厨师没有乱放作料。又曾在江宁吃过“上海菜”,厨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淮扬菜里加一勺糖,还走出厨房怀疑我是不是正宗上海人——因为我无法咽下他炮制的美馔^_^还有,我一位朋友到葡萄牙的中餐馆打工,老板要他先培训再上灶;培训的第一个科目,就是“番茄酱蛋炒饭”——正宗与否,就这点差别!

其实,美式中餐可行的诉求路线是“更健康、更营养、更美味”——这是事实,可以理直气壮地宣传。这三个“更”,比起“正宗”而言,显然更有说服力。举个例子作为佐证:一种产“地”是北美的名叫“嘎兰特区恩”的草药,经由海轮远“道”运往中国,当作人参出售;它虽不是正宗的人参,但在一定程度上胜过了普通园参。这,就是药用价值独特的西洋参。

【附录】最后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下图(上半幅)的旗帜里“只不过”多了横竖两道,结果呢,就发生了质变。
300.jpg
『連自己競選團隊的旗子有問題他也沒發現,還當啥總統』(照片和原配说明引自《凯迪社区》)

posted @ 2016-2-23 0:38 Tuesday sslab 阅读(572) 评论(0)
我的关于“文字马赛克”的拙文贴出后,意犹未尽,再写一篇小文,把意思补齐。

古有“事急从权”的明训。这一点,从事实际工作的人都熟知(但我所用输入法的字库里却没有这一条,奇怪)。今我从中化出另一条处事原则,曰“事大从‘权’”。意谓:凡事若有性命进出,便必定是大事,须以全力呵护人的生命“权”——呵护不是呵一口气便能保护得了的,而是要呵禁侵凌因素,使弱者受到最好的维护。

郑渊洁写到一件事:大街封路,为多少分钟以后要通过的国宾车队清场。此时适逢一辆载着一位即将临盆女子的车子想要横穿过去。以下的过程略过,直接讲作者的设想——假如当事民警拦下车队,告知请为两条生命让路,估计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但母子平安、中X友谊因此而更上一层楼;那位元首,也将被知情者视为呵护生命的英雄。

在这件真事里,或许事急从权的原则还不足以让民警叔叔“犯上犯外”;但倘若他曾被施以事大从权的教育,情节可能就会按照郑老师的脚本展开下去……
posted @ 2016-2-22 14:11 Monday sslab 阅读(602) 评论(0)
有篇书摘,标题是《台军情局高官披露:蒋家太子身染梅毒成废人》,被各大网站相继转载。
 
正文第二段是这样的——
       『民国五十年左右,蒋经国警觉到“富不过三代”的危机,可惜为时已晚,而且所托非人。尽管他也学着古人,使尽了“易于而敦”的绝活,却仍无法挽回半似必然的悲剧。』

至“易于而敦”四字,猛觉双眼被啄了一下,顿时兴味索然,这次阅读也就戛然而止了。

类似的话出自孟子之口,叫“古者易子而教之”;虽然上引的四个字似是而非,但在这个语境里,有点知识的人应该一望便知是“易子而教”四字。

即便是少读古文的“??后”,郭德纲和于谦的故事总是听说过的吧:『两人关系亲密,易子而教,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拜师于谦,而于谦的幼子于云霆则跟着郭德纲学艺……』

这句错话从书稿一直到进入某君的博客,中间经过的关卡何止十数道。我不知具体错在哪一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出错以后,只要下一道工序的责任者是一个明白人,这个谬种就不可能继续流传,除非它出于网编自以为是的妄改——但按情理推想,这不大可能。

P.S. 20160222
在与读友“相与析”的过程中,我继续往下读,于短短一节之内又发现了两个错字,终于再也不想让眼睛受委屈了:㈠“壤胚”当是“壞胚”之误;㈡“经园先生好喝酒”显然也是鲁鱼亥豕的差错。
posted @ 2016-2-22 1:20 Monday sslab 阅读(576) 评论(0)
近日,网上传播着一段视频,是一档调侃性质的电视片。上传者给它起的标题是《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按语则说:『《非你莫属》五年前的春节特别节目,有一位被称为“诺贝尔哥”的民间科学家就曾提到过引力波,巧的是五年后,引力波被证实了。我只想说请尊重别人的梦想!』

一时间,网上“雌雄”粥粥,尤其对于这场事件的主角之一方舟子,几乎清一色地挞伐有加。在此,我亮出我对这一幕“娱乐演出”(与闹剧也没啥两样)的观点——

一.引力波从属于爱因斯坦的理论体系
引力波绝对不是那位“民间科学家”提出的。科学家说:『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内,又发表论文论证了引力的作用以波动的形式传播。』

二.“诺贝尔哥”的“预言”虚无缥缈
即使引力波被证实,它可能的“应用”还是遥远的幻想,眼下哪来的“千年王八”和漂浮车(都是“诺贝尔哥”的憧憬)?!

假如在今天,我会提问:“2015年9月14日被地球上的精密仪器侦测到的引力波,是大约13亿年前两个黑洞碰撞,因巨大质量结合所传送出的扰动;为了享受你的研究的成果,我们是否也要等待13亿年?”

在当场,我会担忧:“在你那个物理体系里,乘着无轮车漂浮的、永寿的我,还是我吗?不会变成一堆分子团吧?”

三.方舟子没错
方舟子说:『诺贝尔物理学的那些奖,物理学奖的成果,普通老百姓看不懂,但是物理学家看得懂,你可以找物理学家来,要对物理学家有信心。』

大多数科学工作者恪守的的科学伦理是:“我没听专业人员说过,所以我就认为没有这回事”——方舟子的上述评论反映了他的立场与此一致。我认为,他作为一个追求学术程序公正的“科学法官”,秉持这条界线,是可以接受的(要不然也就没有方崔之争了)。所以,在对待“引力波添寿、造车”这些假想上,他的态度是无可挑剔的。
P.S. 20160626
对于新事物,我可以说我没听说过,但不可以此为理由,来抗拒别人的揄扬或批评。比如别国用“地沟油”(生物燃料)开飞机和舰艇,我可以说“没听说过,要问专家”,也可以说“不知有什么优缺点”;但是在人家质疑“长期使用会不会积炭”时,我不能一口咬定“没有报道,所以是安全的”。对待转基因,道理完全相同。

四.中肯的评价
@JanLatte的尖锐批评:『民科【指“民间科学家”】对于科研的意义,跟出租车师傅对于政治的意义差不多。』这话我认同。

在科学史上,“大陆漂移说”曾被斥为“荒诞的怪论”、“积木游戏”;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习惯于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这并没有错。所以,正如不能因此要求正统学者向魏格纳『道歉』一样,方舟子在道义上也不欠“诺贝尔哥”的——至于以调笑别人为能事的节目编导和主持人,则另当别论。
posted @ 2016-2-21 22:15 Sunday sslab 阅读(547) 评论(2)
【题解】阅读范围广的朋友,估计会知道过去有一套书叫《智匪斗探》(《亚森罗宾探案集》);今我反其意而用之。

据20160108《现代金报》——
       『光天化日之下抢劫安徽太和女孩的三名嫌犯再次引发关注——他们的头部分别写着“马赛克”三个字,该微博来自用户@中警安徽,认证信息显示该用户为中国警察网安徽站官方微博。
     1月7日,中国警察网安徽站微博编辑潘先生针对嫌犯照片头部写着“马赛克”三个字回应记者称,自己对人贩是发自内心的厌恶,且法无明文规定必须打马赛克。』

此照一出,舆论大哗。“言论正生”们在豆腐渣里挑骨头的本领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不予转述。广大网民的点赞狂潮则要摘录几句:『这样的马赛克我给满分』、『这肯定是最有爱的马赛克』……

在下我也在点赞人群之中。之所以持这一态度,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此举不是『黑色幽默』,更不是什么『哗众取宠』,而是一种出于正义而展现出机智行为。这样处理的结果是,对犯罪分子予以道义上的打击、对少数心怀犯意的蠢蠢欲动者形成威慑,同时也给予某些教条主义者一个嘲讽。用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提前“宣判”罪犯的身败名裂,比起数月前『拐卖即死』的刍议来,既不违反法律,又收大快人心之效。

二.“打码”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视觉媒体为了撇清自己而设置的一种障眼法——前天又有被举报的“港独”艺人『全程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被打码』。对于戕害儿童的罪犯,我诅咒他们得到报应。报应的方式,甚至不排除西西里式复仇(此乃天机,诸君自去查考)。说到在他们额头上“刺字”,实在是太轻微的惩处,何须大惊小怪哉。

三.潘警官素稔法律,知道『法无明文规定必须打马赛克』的法理,所以能够做到“你有千朵莲花,我有一定之规”。先是将罪犯的丑容曝光;然后,或许为了安抚某些人对犯罪分子的天然的恻隐之心,又给打上了“马赛克”。这“不为”和“为之”都没有超出法律范畴,绝对无可挑剔。

四.这伙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掳掠儿童,并且其罪行已被监控系统确凿地记录下来。从那一刻起,他们的罪犯身份就已由他们自己坐实了。出现在审讯室的他们,就是被缉拿归案的逃犯!此时虽然名义上还把他们叫作“犯罪嫌疑人”(在移交法院之前都这么叫),但谁要是真的认为他们只是“涉嫌”而已,那就太天真了——不过我也知道,其实绝大多数人并非东郭转世,为罪犯声索“XX权”之行无非矫情而已。

五.千句并一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犯罪事实被确认。这一确认,可以发生在对犯罪嫌疑人审讯之后,也可以发生在对其拘捕之前,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个嫌疑人就是罪犯——比如赫赫有名的红色通缉令,便是如此。我想,不会有哪个傻乎乎的“捂蛇农夫”,会要求在通缉令的头像上打马赛克的吧(废话!打了格子还怎么通缉?)^_^

【乱曰】
一.退一万步讲,即便给那三人打了码,就能风平浪静了吗?不!反对派若想“捉扳头”(沪语挑刺之意),有的是狠招。不信我来个角色扮演:说下面这张照片中警察给犯罪嫌疑人的脖子上套绞索。这样的恶意指控,是不是很难辩解?
300.jpg

二.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正如我过去所说,人人要学会适应网络时代的游戏规则;办案子要这样,做“文明执法理念”的宣传者要这样,做劫匪更要这样。
P.S. 20160228
强调一句:并不是成天捧着个手机(PAD)就自然能跟上时代的。很多热衷于发照、转帖的时髦人士,无非追求一个“数码生存”的形式而已;有些人连TA自己是否阅读过、辩证过都存疑。以我的经验,一个人若不知道“元芳你怎么看”之类的“新典故”,你基本上别指望与TA沟通了。
posted @ 2016-2-20 20:49 Saturday sslab 阅读(576) 评论(0)
台湾政坛上的候选人五花八门,大都缺乏政治领袖的素质:阴谋家、食言而肥者、书呆子、“不粘锅”、巧伪人、大嘴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话又说回来,这一干人等,总算还是在玩政治票的;还有一种陪衬小咔,则更有意思:2008年出了个“关二哥”,青巾绿袍,杵在那儿一言不发,把个青龙偃月刀舞得风生水起。此君说话不利索,记者也问不出他的竞选纲领,我在电视中瞻仰他的风采,笑独前俯后仰。去年底,大约是孽缘未断,不知哪股风,又吹来一株奇葩:据20160104《中国台湾网》——

    『据台媒报道,现年81岁的赵XX,2014年用拾荒存来的200万参选台北市长,并勇夺台北市第3高票。现今赵再度挑战2016大选,他提出了5项政见,其中一项为“以民间进入大陆,炸大陆生化制造及存放区,抢其军中兵器,攻打大陆收回失掉的国土。”』

可以想见,赵某人平日一定浸淫于打电动和看电影之中——“魂斗罗”等游戏的主角就是这类孤军深入的刺客。《007》电影则更是把炸点选在X州附近的化肥厂……

这位老哥显然是打过仗的,或许还当过作战参谋之类的“要职”,所以他的作战计划,尽管痴人说梦,却也有板有眼、层层展开。想来他一定无数次地献计献策又无数次地被打回,而今到了“久久”之年,终于忍不住想亲自挂帅,实施他的“收复”大计了。

中国人给“诸葛亮”加过不少定义,如“门角落里诸葛亮”、“事后诸葛亮”、“带汁诸葛亮”;眼前的这位好玩的达人,我以为可以赠他一个美称,曰:“悠悠一念诸葛亮”。所以,若有选民对两造都丧失信心,大可投这个老兵(此处打个问号,因为吃不准他的身世)一票,图个乐子。
posted @ 2016-2-20 15:51 Saturday sslab 阅读(547) 评论(0)

元旦吃个火锅,红红火火一锅春。

0101.jpg


我一贯的理念是: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幸福就是毛毛雨。

2016=777+777+77+77+77+77+77+77
posted @ 2016-2-19 19:48 Friday sslab 阅读(601) 评论(0)
去年年底,维昌兄嘱我为一个社交网站写一些稿子。我观察了一阵,见上面比较乱,就氛围而言,有点及得上上海的“宽带山”;于是我谨慎地在已写成的稿子里挑选一些观点平稳的小文,隔三差五地贴上去。

不几日,见一人在坛上挥斥方遒。起初还以为是钱玄同和刘半农的故事重演;及至见识了其人歪批的质量,方始明白决计不会有人麻木到请他来演“双簧”。我因不缺明白人指点,故而没有接他的茬。又考虑到此处不是“语丝”,所以也没有因他而多费口舌。忍了他一个多月,这撬客被封号了。

又数日,春节“小长假”过后,我就此货的行径写了几句议论。待要登录贴出,发现网站已被关闭,据说因为它惹上官司了。这样正好,我可以不伤情面地退出而不必说明理由。我自己明白的理由有三条—— 

一.学不会
中国的文化,早已被这类东西毒化了:『一个用卫生巾做国旗的国家还妄想拿下钓鱼岛!就算你是夜用超大号,中国也要让你侧漏一个太平洋!』但区区不才甘于守愚,始终坚守我的宗旨:为文,毕竟应以充实、质朴、别致为要义;有那个力气堆砌张牙舞爪的陋文,不如写些一得之见的、有人愿意赏光一读的“小清新”。

二.揪心
我在一个德国的园地里发中文博客,收到“小隐隐于野”的效果:捣乱的“歪果仁”侵犯不进来( 第二代EMLOG在反黑客方面堪称典范),内地的网虻不知道我;只有三五好友常来转转。现在要把敝帚自珍的文章铺在众目睽睽之下,虽说是四平八稳的正论,不应引起什么争议,但常常提心吊胆,时时想着去翻看别人怎样评论。这让我很不适应。

三.时间精力不够用
我除了每日笔耕,还有家务和手工劳作(比如最近在研究防雾霾窗纱的使用)要做。平素写文都是“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写意(此处一语双关)得很。然而看人脸色的文字写多了,记录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质朴感想的内容相对就少。再万一我“从善如流”,用更多的心力去捉摸“画眉深浅入时无”,则得不偿失矣。

念及于此,果断地就汤下面,结束了这一轮试水。那十几篇“插曲”,将陆续把它们移植回来,“出口转内销”。

P.S.
发不出去的最后一篇,有一段话是劝人劝己的,附录在这里:“有些人胸中有块垒,对事对人不‘海威’几下就觉心气儿不顺。睥睨天下,目空一切;评点起他人文字来,用的是‘我为舍弟改文章’的口气。此种人我见多了,故不会大惊小怪;不过我愿意向这样的主儿奉劝一句:块垒无非是块垒,终究算不得丘壑,更成不了江湖之格局。”
posted @ 2016-2-19 19:46 Friday sslab 阅读(554) 评论(3)
20160123,新华社于凌晨发文,称肆意投机和恶意做空将面临巨大损失,甚至法律严惩。两天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再发文表态:做空中国者终将败于市场。官媒连续发声,是因为『做空的寒流突袭香港市场,1月20日港元和港股更是遭遇“股汇双杀”,投资大鳄索罗斯做空被疑“魅影隐现”(引自《深圳粤商贷》)。』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少数本土派分子瞅准时机在旺角煽动暴乱。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手里只有港币的愚苠,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去“躬逢其盛”,真有点儿不知死活——莫非他们以为,托市是北京的天责,而闹事是他们的“本职”?

索罗斯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世界经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基于各种假象各种谎言的连续剧(引自石齐平谈话)……如果相信这话,人们就不能不想到另一种可能性:做空中国大陆只是一招“声东击西”;真正的目标,也许是“枪口抬高一寸”也说不定。

有鉴于此,不佞我认为,中国政府必须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不惮花上比1637亿港元(1998年朱镕基投入的资金)多得多的钱击退空头,坚决打赢大陆和港澳的汇率保卫战——这是没有退路的;上引官媒的声音,表明了李政府对此已树立了充分信心,令我辈草苠欣慰。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经济主管部门有必要与外交部商议连署办公的事宜了。刚才说索罗斯有可能是在耍弄声东击西之计,那么这个“西”有没有可能是台湾呢?至少不能排除吧。真要是到了那一天,“外(交)经(济)联署”就有事可做了——一方面,台湾经济的沦落,对香港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另一方面,台湾能求到谁托底,就看它的态度了。

不是有个上海傻女人在叫嚣『我们也要有一些这种迂回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调侃:『谁打朝鲜,我就打内战。三胖是亲人,台湾是敌人。这是什么逻辑)?其实,经济武器用得好,其威力不逊于地震和兵器。所以,问题的关键就看谁和怎样差使索罗斯推磨了……
posted @ 2016-2-18 14:55 Thursday sslab 阅读(547) 评论(0)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