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罗玉凤的微博——
       『我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自七岁就被我父亲抛弃。初中毕业后,因为家贫,我读了与自己理想和抱负相差极大的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在职场举步维艰,多年怀才不遇。作为一名沦为蚁族,只租得起一张床的屌丝,我发表一些对生活境遇不满的言论是完全正常的。而这些言论出现在政治课试卷上,则是完全不正常的。
       我也努力过,我也挣扎过,毕业后,我去了偏远的地方做老师。希望为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力量。我去了上海,希望有好的职业生涯。我投出一万份简历,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只好在家乐福做收银员。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的起点太低。当人的口袋里只剩下最后一分钱,为了挣钱被人当猴围观也是可能的了。』【按:某校政治试卷上出现诋毁罗玉凤的题目,“凤姐”奋起自辩。】

 

【我评】:情真意切的表白,使我对凤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她的文字水平,不亚于那个出题的“政治”教师。这一席话,令我把先前关于她的不良记忆一扫而空。

posted @ 2015-3-14 3:45 Saturday sslab 阅读(511) 评论(0)

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说:『君子不器』。历代对这句古训有多种解释:有说『君子不动武』,或曰『“君子不相”(禅宗说,“器”就是“形”;“形”,就是“相”)』、『君子要做形而上(就是动口)的事情』……我采纳主流的解释,把这句话翻译为:【君子不必成为一个单一功能的人】——换言之,就是君子想要“为政”,就要成为通才。

 

我最近在修订自己文集的《自序》,把“器”的问题也写入其中。我不敢以圣人弟子自况;但内心确实有一种全方位了解世界和人生的希冀。在这种欲望的催动下,我不愿意在某一种专长上花费太多的训练时间——从写字、治学,到运动、游戏,我一无是处。从表面看来,我提『君子不器』隐约有掩饰自己的懒散和为自己的不成器找借口的用意;不过从内心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兼修文理的思想基础。

 

昨天与沈潋谈起这话题,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器到了一定的程度,发现就不再器了。编程,到了一定程度,就看到了开发者所谓的哲学;研究立法,到后来更多的看到了人文。
       先器;然后知道何以器;最后才能不器。最后一步太难。』

 

我理解,这话的中心思想是:先器,然后谈不器。必得要器过,才有资格说“我不要器”。就好比只有真正富贵过的人说“富贵于我如浮云”才不显得矫情;阿Q想要学舌,就招笑了。调整了思想再来玩味圣人的教导,我体会这样解释似乎更好:君子要“不一器”——成器之后,升格了,就不再拘泥于单个方面的成器,而要具有更高的目标、更阔的视野、更多的造诣——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是:礼、乐、射、御、书、数,学好了哪一门,都堪称成器;等到世间出了“六艺经传”皆通如孔子者,此时一个“器”字反而贬低了他的才能和学识。

 

这般想过以后再看我与这个境界的差距,诚不可以道里计!念及于此,不胜惭愧之至。接下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一节话从自序中删除了。

 

P.S.
苹果CEO蒂姆·库克发布推特,纪念创始人乔布斯诞辰60周年。说:“怀念史蒂夫,今天是他的60诞辰纪念日。成大事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posted @ 2015-3-5 0:34 Thursday sslab 阅读(522) 评论(0)

据《西部网》——
       『2月25日,一名网友给一家网站上传了一张照片,是一条横条纹的连衣裙。她觉得裙子的颜色是白色和金色相间的,而她的朋友们则很坚持地认为是蓝色和黑色。双方争执不下,又都说服不了对方,她只好将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这张照片迅速地火了起来,这不,昨天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中,有不少人被一条其貌不扬的裙子刷屏,又有多少人傻傻地盯着手机屏幕,为这条裙子的颜色争论不休?
       昨日,为了给这条裙子“正色”,很多网友分为了两派,“白金派”和“蓝黑派”。而据一家调查机构数据显示,目前来看,白金派占了上风,有97万多人,占73%;蓝黑党则只有36万人,占27%。』
2015022715443695119.jpg

 

随后,一批科学家出来了,对这个现象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对于其中一些不着四六的“科学”呓语——诸如『灵长类生物学(一个空洞的概念,没有实质内容)』、『你的大脑在捣鬼(一个笼统的断论,没有实质内容)』、『经过不同的白平衡调整后(一个模糊的解释,没有实质内容)』等等——我一概嗤之以鼻,因为这些纯属闭着眼睛说瞎话。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眼科刘是的解释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时候,他对颜色的认知都是不同的。跟背景光也有关系,背景光强的时候,背景光暗的时候,背景光有互补色存在的时候,它都会对目标颜色的判断产生影响。所以产生对不同颜色的理解,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来源:《陕西新闻网》』

 

【我评】:这是典型的理论脱离实际:就这张具体的图片而言,背景光是强还是弱?背景光的颜色与什么颜色存在互补色?这些因素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判断产生了什么影响?谈话者(或者记录着)都不负责任地“省略”了。

 

另一位学者的“道理”比较高深:『威尔斯利学院研究颜色与视觉的神经科学家Bevil Conway表示:“当你看见这张照片时,你的大脑正在根据日光矫正这种色差。所以如果人们忽视环境光源中蓝色的部分,则他们看到白色和金色;而如果他们忽视金色的部分,则他们看到蓝色和黑色。”(不过,Conway自己看到的是蓝色和橙色。)』

 

【我评】:这根本是在无的放矢——须知大家都在看屏幕,而不是图片,完全可以忽略或躲开日光,并不存在“根据日光矫正这种色差”的问题。

 

至此,我开始不甘寂寞,希图依靠我的科学素养,也来提供一个解释。至于这一家之言是否能得读友之心,那就随缘吧。

 

我从拍摄、视觉和显示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曾经记叙过:在一次现场表演中,一位美国摄影家运用不同的灯光,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把一块红色丝绒的背景板拍出了红、黑、白三种颜色,而对前景的模特儿的曝光和颜色还原却始终正常。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在当时的光照条件下,拍摄者的手机把裙子拍成了什么颜色——别的暂且不论,至少我没有看到“黑色”。

 

二,73%的人看作“白色”的部分,我乍看之下见到的是很浅的蓝色;等“游戏”正酣时,显然视网膜上感受蓝色的细胞受到了激发,越来越敏感,此后就见到浅灰蓝色,再也回不到“很浅的蓝色”的视觉感受了。次日再测试,仍是根深蒂固的浅灰蓝色。

 

三,73%的人看作“金色”的部分,我乍看之下见到的确实是金色;此后,如上所述,随着蓝色感光细胞的活跃,金色变深了:在没有其他辅助照明的条件下,它们在我的“大宇”显示器上呈现中度棕色至深棕色;而在我的东芝笔记本上显示褐色至灰褐色——不管怎样,都不是黑色。

 

我的结论——
1,原照片没有拍到黑色;
2,在屏幕上呈现什么颜色,与屏幕的显色性能有很大的关系,这点不统一,就是典型的“鸡同鸭讲”;
3,观者看到什么颜色,又与其人的视觉生理特性有很大关系,从道理上讲,27%一眼看到蓝色的受试者,应该以视觉退化较小的年轻人居多。

 

P.S.
1,我用“国米”(国际米兰队)指代“蓝黑色”,想来大家都懂的。

 

2,一个署名阿X的人趁机贩卖起“心灵鸡汤”:『一件禮服的顏色被熱烈討論,將近各一半的人,分別看到兩種配色。奇怪的是,我怎麼都看不見對方說的「顏色」。科學說是背景影響了白平衡,後來想想,每個人生背景,都生成了不同的人生白平衡:「我們其實都被決定過」。也許重點不在哪種配色為真,而是你願意理解差異如何形成,並以心去感受對方的不同。』

 

【我评】:真是一个无聊的弄文者。你说『也許重點不在哪種配色為真』,为什么?莫非你的高论就是建立在这样模棱两可的基础之上的?!

posted @ 2015-3-3 0:11 Tuesday sslab 阅读(560) 评论(0)

据《腾讯微博》——
       『@作家崔成浩:平壤某大学教授张世悦,因为聚众偷看南朝鲜电视剧,近日被法办。据悉,张的一名研究生给了他走私进来的违禁光盘,张组织另外五名大学老师一同观看,在国家保安部人员突然断电检查各家DVD机时,张暴露其反动罪行。在审讯时,张世悦及其同党对反动罪行后悔不迭、供认不讳,现均已革职到发电厂做运煤工。』

 

读到这条消息,我并不震惊,因为:一,“断电检查”的手段,从日伪时期就有的(那时是搜查抗日电台);二,这一招,兲朝一直用到1990年——这一年,公安部的“除六害”通知强调:『到公民家中依法检查时,应该依法处理,不能采取断电扰民等方式』;三,由于依仗『到公民家中依法检查』之法条,入室查“黄片”的壮举不绝如缕。比如2002年延安某派出所违法“查黄”事件。

 

现在来还原一下张教授他们出事的缘由。首先可以推断,播放用的不是多媒体电脑——凡电脑光驱,不论台式机的抑或笔记本的,都具备一个强制开仓孔。当碟片托盘弹不出来的时候,用针伸进去把关仓闭锁机构捅开,仓盖会弹出1~2cm;再捏住这一段一拉,托盘就能全开。因此,只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在手边常备一张“主旋律”碟片和一根针,就能在3~4秒的时间内完成“调包”动作。平壤的一帮知识分子假如有电脑,恐怕不会笨到对这一根救命稻草茫然不知的程度吧?
P.S.
很多人呼吁:把“掉包”、“掉头”统一成“调包”、“调头”,我响应。

 

由此可以推断,播放用的应该是DVD机(在我见过的出仓式碟机上,都没见过强制开仓孔)。显而易见的是,朝鲜国民家中的DVD机不可能来自韩国——想想60年前买台湾货是什么罪名?!至于俄罗斯,不是低看一眼,90元一台的DVD机他们做不出,只有进口的份(深圳外销到俄罗斯的DVD机,批发价也就90至95元人民币)。弄清了这个基本情况,我就要责怪中国的DVD机厂家了:你们落后于形势一大截哉!

 

听到我这个指责不要不服,以下举一个鲜活的例子来对照——
       『@唐静:拙夫在淘宝上买了个1T的移动硬盘,卖家问他是男女是女。拙夫回答男的。又问,你是买来自己用还是给老婆用,拙夫说自己用。结果寄到后发现里面塞了好几G的动作爱情片【按:这是一个专有名词,既非动作片,也非爱情片】。于是他在旺旺上问那个卖家,如果我当时回答说是给老婆用,你会在里面放什么片?卖家说,韩剧。壮哉大淘宝卖家与时俱进。』

 

所以,DVD机的制造商要深刻反思,不要听任自己的出口产品变成他国自由人士的“自杀机”。如果你们能解决产品的快速开门,这对朝鲜买主来说,不啻是一条拯救身家性命的“活路”。你们所做的,就是“起死人而肉白骨”的无量功德!不过在DVD机上开“安全门”,不可采用增设强制开仓孔的办法——本来全世界都没有的,你画蛇添足地钻一个孔,不是自投罗网让国安怀疑吗?为了消灾弭祸于电光火石之际,我提供两个可行的方案——

 

1,改用掀盖式光驱:有一阵子,流行一种加装了碟机的“四喇叭”。那种碟机都是“上开盖”式,而且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外销给朝鲜人民使用的DVD机,大可采用这种机芯——一般是常设Eject钮,只要按一下就能快速开仓盖(低档机没有阻尼开门装置);更简单的,可以直接掀开顶盖。

 

2,仓式碟机也可以快速开门:这类驱动器的出仓马达一般是3V供电的。制造商可以悄悄地在后面板上加设一个直流3V的输入插孔和一个应急开仓钮,再加以伪装,比如标为Audio OutⅡ;销售时不必太过声张,只须略微点拨一句:“这机器有两大优点:第一全区号,第二断电取片。”就足矣。

posted @ 2015-2-27 20:31 Friday sslab 阅读(568) 评论(1)

我在《“打了不用管”》中顺带讲了“假货”问题,本文趁汤下面,再说说几件“真作假”和“假作真”的好玩事儿。

 

一,不批准就是“假药”
综合网上信息——
     『陆勇患有慢粒白血病,服用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名为“格列卫”的抗癌药。这种药品的售价是23500元一盒,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每个月需要服用一盒。2004年6月,陆勇偶然了解到印度生产的仿制“格列卫”抗癌药,药效几乎相同,但一盒仅售4000元。印度和瑞士两种“格列卫”对比检测结果显示,药性相似度99.9%。陆勇开始服用仿制“格列卫”,并于当年8月在病友群里分享了这一消息。随后,很多病友让其帮忙购买此药,人数达数千人。去年9月,“团购价”降到了每盒200元左右。


       陆勇从网上买了信用卡,交给印度公司作为收款账户。2013年8月下旬,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在查办一网络银行卡贩卖团伙时,将曾购买信用卡的陆勇抓获。沅江市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对陆勇提起公诉。他的300多名白血病病友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他免予刑事处罚。


       一切源于一枚被白血病病友视为救命稻草的高仿黄色小药片。由于未经国家药监部门审批,至今它仍属“假药”范畴。』
P.S.
据20150226“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消息:『检方决定不起诉“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不构成犯罪』

 

【我评】:在“小鱼儿”它(不是写错)们每7分钟批准(!)一种的“新药”里,真正的假药有多少?

 

二,在制度保驾之下造假
中药制药业,“替代”似乎是传统之一。安宫牛黄丸用水牛角代替犀角,就是一例;对此,患者都深恶痛绝!我再来举一个规模更大的“充好”的例子:1958年,中药业开发了两种新剂型(在橡皮膏上涂药)的伤膏药,一曰伤湿宝珍膏,一曰伤湿止痛膏。我们小时都喜欢宝珍膏,因为它是含麝香的,不但疗效显著,而且浓香扑鼻。可是等到我们有了“劳保”能配到“伤筋膏”(民间都这么叫)时,麝香已被换成了“麝香草”!一字之差,药效全失。那时我们几乎人人、常常去配伤筋膏——不为疗伤,而是拿来“补”工作服的^_^

 

【我评】:改变了配方,尤其是抽去了最重要的一味药,却仍旧沿用原来的药名,这难道不是造假吗?

 

三,“真”假之别
据《中国经济网》——
       『国家卫计委官网近日刊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函件中显示,允许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仅为白酒,最大使用量为每公斤0.02克。至于添加金箔的好处函件只字未提。营养学专家对此表示目前已确定人体必要元素有20多种,但肯定不包括金。』

 

【我评】:我买过南京的金箔,知道它的价格:一瓶白酒里漂浮着的那些星星点点金箔屑,最多值个两三元钱,但转为“正咖”身份以后,至少多卖几十元;即使卖到天价,JS们也会振振有词!

 

四,我盼望的“假货”
我过去喜欢用“顺风”(猪耳)下酒,但已多年“不知肉味”了——现在这东西成了贵族食品,寻常时节真的不敢惦记它。春节期间想“海威”一记,到超市看看卤猪耳,见小小的两块,都要30几元(54元一斤)。拿起放下几次,最终还是绝情而去wu-wu

 

我一直在想:何不用脆骨切片,覆以肉皮(不要做皮鞋的那种厚皮),做成“假猪耳”?这种用下脚料制成的“千层脆”,只要售价合适(比如半斤一块卖10几元,肯定会异军突起,风靡低端酒客市场!

 

鉴于“4腿鸡”(国外有生物学家想为快餐业培育新物种)遭到抵制,迹近怪胎的“多耳猪”肯定也没有诞生的机会。但是,培养软骨多一些、皮肤嫩一点的猪种,应该不是难题;有了大量的脆骨和嫩皮,人造千层脆必定能跌到穷人都吃得起的低价。

 

P.S.
1,据20150212《环球网》——
       『据《赫芬顿邮报》2月11日报道,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女医学博士Cecilia Westbrook突发奇想,利用自己的阴道分泌的……一匙分泌液,作为乳酸菌与牛奶混合。经过一夜的发酵,成功做出了“独家阴道酸奶”。


       Cecilia品尝后称,相比其它酸奶,“阴道酸奶”味道更酸,配上蓝莓一起吃,味道美极了。』

 

【我评】:这个太变态、太匪夷所思,我已不知怎么定性了。

 

2,据20110704《eNet硅谷动力》:『近日,日本……在研究如何处理生活污水中的粪便时,搞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都震惊的解决方案。据说,这种“屎造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3%。』

 

【我评】:不知道有没有哪个权力寻租的瘟官会让这想想都反胃的恶心玩意儿合法化?

posted @ 2015-2-26 23:30 Thursday sslab 阅读(587) 评论(0)

苗阜、王声是陕西的一对相声演员。他们在北京的声名,鹊起于“2013北京幽默喜剧大赛”和2014年“北京卫视春晚”。这二人在北京一炮走红的原因,我分析,是因为逗哏的苗阜属于“帅卖怪坏”中的“卖”派——使活卖力,笑料集中,包袱迭出;完全颠覆了京津相声“铺平垫稳”的老套路,以连珠炮式的“组合拳”,让观众有耳目一新、应接不暇之感。

 

羊年央视春晚播出前,就风传苗王档将会上演『三十年来讽刺尺度之最』的『反腐相声』,甚至据说相声中所用的反面材料直接由反贪部门提供。及至在晚会的“尾巴”上听到这段“小作”《这都不是我的》,大失所望!唯一的评价是:“这点破事还值得到反贪局去采集?”——这段无法引人发笑的“相声”中,“我”(贪腐分子)的坏事儿概括起来有“车子、房子、肚子”三件事。用马年央视春晚大张伟的一句歌词来形容,真是『天空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儿』。反贪部门提供素材云云,都是包装或曰“噱头势”(沪语,有“摆噱头造声势”之意,与单纯的“噱头”一词含义不同)。如此小儿科 ,与“九牛”相比,连“一毛”也不是;与“老虎”相比,连“苍蝇”也算不上——低矮的门限、平庸的段子,加上不实的拔高,使这段作品本身和它幕后的“轿夫”都成了笑话,同时也活活地毁了这一对黄金搭档的声誉。

 

刘源说:『这些硕鼠蛀虫居然爬到了中央高层,这是多么触目惊心啊!除了他们贪腐的经济数字惊人不说,最可怕的是腐败已经渗透到党的肌体,形成吏治腐败,这才是最要命的。他们形成了一个官官相护的利益共同体,行贿、受贿;买官、卖官,权钱交易,厚颜无耻。』下次谁谁号称创作“反腐相声”,务请涵盖上列“八毒”——经济数字惊人、吏治腐败、行贿、受贿、买官、卖官、权钱交易、厚颜无耻,至少每项罪名举一个真实例子吧——只有这样,草苠才会买帐。 

posted @ 2015-2-26 17:41 Thursday sslab 阅读(575) 评论(0)

校友群中见到老同学转发的动画片《山水情》。我重温了几遍,有一些回忆、感想和喟叹要记下来。

 

一,四部有影响的水墨动画片
先来简析《山水情》的技术:影片中远景、中景都是“呆”的,靠推拉和平移(当然不能使用“摇”拍摄法)产生视觉效果。陪体中,只有白鹭飞天、红叶飘零、竹影婆娑、群鱼抢饵等五六个场景可称得上是水墨动画,但那只是小品,显然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关键在于,两个主体人物采用的是墨线勾勒的画法,从动画制作的难度而言,与水墨动画片辉煌的里程碑《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童》有着天壤之别。与同是1980年代摄制的《鹿铃》相比,也只能屈居下风——后者的主体“小鹿”,至少还有水墨动画的遗风存在。

 

《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是水墨动画片的开山之作,《牧童》(1963年)则堪称扛鼎之作;它们在国际电影界产生的轰动效果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二者都采用了“没骨画法”。试想:每秒24帧画面,每帧之间要错开一点点,却没有线条稿作为依据,这其中的难度有多大?难怪外国人偷窃了《小蝌蚪找妈妈》中最精华的“四条金鱼”的一场,却至今没人山寨出水墨动画片来!所以,读友如果通过《山水情》对水墨动画片产生了兴趣,请千万别忘了欣赏前两部片子。
【注】
1,没骨: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景、物,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 

2,《小蝌蚪找妈妈》出国比赛,拷贝寄回后,发现失窃了一本。

 

二,中国动画片的复兴之路
2006年,南京视觉艺术学院的动画系划归我领衔的摄影学院领导。我为了努力改变外行领导内行的难堪局面,对动画片领域进行了一点探索;后来研究的心得向动画系的学生广泛宣传。当是时也,中国不少省份在一些短视者的聒噪下,不约而同地把“动漫产业”作为地方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比如江苏、山东等等),动画的“身价”陡然上升,我这样一个不入流学校中无名教师的话自然无人会听。反之,我对“他们”的那一套则根本不以为然——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哪一部动画片、哪一集漫画系列、哪一个电脑游戏成了文化产业(不是经济产业)里的“支柱”呢?

 

以我管见,中国动画片想要重新焕发光彩,须得牢牢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1,自1990年代以还,国际上的电影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趋势:传统电影动画化,动画电影故事片化。其表现为:过去视为电影大忌的虚假情景、虚构情节、夸张表演等只在动画片里才显得合理的成分,现在在一些“电影”中变成了常态化。相反,从《狮子王》开始发轫的动画大片,却把主角人格化,或者索性采纳历史人物作为主角(如《花木兰》),通过合情合理的故事,展现“人物”(包括狮子和熊猫)的命运——这不就是传统电影一直在做的事吗!

 

所以,动画片“低龄化”的决策,可谓错尽错绝。至于商业化,还用说吗?只要有了优秀作品,赚钱还不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2,要创造中国自己的国际化的动画人物,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动画界,有许多跨越国界的“人物”,比如阿童木、一休、机器猫、柯南……有关数据表明:围绕这些独创人物,形成了一个一个的综合产业,每一个的品牌价值都要超过10亿美元。所以我一有机会就鞭策学生:哪怕你不能靠画稿子吃饭也不要紧,只要设计出一个老少咸宜、中外喜欢的人物、催生出一个赚钱的形象,你就等着客户来付品牌使用费吧——甘罗、岳云、解缙……只要用心,你一辈子做一个都来不及!

 

3,要发展新技术。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动画片的电脑制作。当时,制作水墨动画的电脑工具已经问世;我督促一些求上进的学生把这作为重点去钻研,他们反映软件的开发水平还很低下,离开产业化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日前看到对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采访,老技师说,她们已经能用电脑制作水墨动画片;我因长久缺乏关注,不知这些电脑软件现在有了多少进步。此外,我还曾提出一些设想,让动画片步入一条越走越宽的道路(当时还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比如把水墨动画片与水幕放映结合起来,以求把“水墨”效果发挥到淋漓尽致。再比如,发明一种“雾幕”,利用激光照射,凭空放映出电影来——我提到过的“邓丽君再生”演出,其原理应该是与我的设想一致的。

posted @ 2015-2-25 16:36 Wednesday sslab 阅读(690) 评论(4)

现在年初五的子夜刚过,窗外“接财神”的鞭炮声参差地停下了。根据惯例,明晨可能还有一阵“开门炮”。等我明天上午起床,心里的一桩牵挂也可以了结了——我所牵挂的,是我们邻家的一位不知名的小毛头。

 

腊月廿八,我们楼的楼门上出现了一张“揭帖”,内容是——
『尊敬的邻居们:
       您们好!因我家新添了小宝宝,在这新年来临之际,恳请各位邻居,新年里不放或少放鞭炮,以免吓到小宝宝。望邻居们将心比心,我们全家替小宝宝谢谢各位了。
       谢谢大家!
                                                                                                                               一位邻居

                                                                                                                              2015.2.16』

 

帖子情真意切,不由得令我对这位不知是男是女、家住哪家的“小邻居”十分关切。记得月月有一年春节回沪过年,我还特地关照月妈月爸要买一副上好的防噪声耳罩带来,以免她受惊于地动山摇的鞭炮声。我知道这家芳邻的恳求其实是不管用的;为孩子着想,我觉得他们有必要到市中心或领馆区,反正控制爆竹最严的地段,找一家高层宾馆(那里的客房窗户都是密封的),分别于除夕和初四下午,抱上孩子去躲避一宿。

 

从年三十的下午开始,已经有迫不及待的“炮手”放起了高升。别说婴儿,就是我,也在埋头写作中一次次被吓得心惊肉跳!于是我开始担心起天下的赤子,不知他们和她们这几天如何度过一劫……

posted @ 2015-2-23 2:06 Monday sslab 阅读(579) 评论(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时尚圈流行起一个暧昧的词汇叫“小鲜肉”。也许在那些叫人的和被叫的小孩看来,这是一种昵称,叫起来显得“粉”、显得亲。今年“春晚”,导演还试图一次性捧出4块“小鲜肉”!

 

我记得,“鲜肉”的叫法最早出现于西德尼·谢尔顿的小说《假如明天来临》,情景是女主角特蕾西被押入牢房那片刻间发生的事——
       『她被押着走过几条走廊,经过那些关满各种犯人的牢房,她们中有黑人、白人、棕种人和黄种人。当特蕾西经过时,她们盯着,同时用几十种不同的口音朝她喊叫。特蕾西弄不清她们在喊些什么。
            “艳妞……”
            “新秀……”
            “鲜肉……”
            “咸豆……”
     直到特蕾西走到她的牢房前时,她才听懂这些女人在喊些什么:“鲜肉”。』

 

不知道那些没读过几本书的美少年们知道这个称呼的出典后,是不是还和从前一样心里美滋滋的?

posted @ 2015-2-22 12:37 Sunday sslab 阅读(551) 评论(0)

受沈潋留言的启发,接着再把话题延伸一下,谈谈名人题字中的笔误问题。话说这类人都不是鬻文卖字的书生,而是奔着“名”而来,卖着“名”而去;所以对他们写的字,要审慎评价、不枉不纵,以免贬损他们的文名。另外,乾隆爷的事儿比较复杂,故而放到最后讲。

 

一,邓小平题写的[南浦大桥],“浦”字的一点放的位置与常人的写法迥异,对此,有人挑刺;有人则为之圆面子,说邓爷爷讲啦:浦东开发晚了一点,所以这一“点”不能抬得太高……其实这纯粹是齐东野语——查书法字典,可知苏东坡、唐伯虎、文征明等都这样写过。何况,后来邓又题过[杨浦大桥],照此逻辑,岂非要“点”得更低?
南浦大桥.jpg

 

二,西安碑林东西门外的匾额,据说是林则徐所书,其“碑”字,上面没有一撇。于是又有好事之徒出来编故事,说林则徐被贬,有意在“碑”字上少写一撇【似乎在映射“摘去花翎”,倒是蛮形象化的】。这些人本意是为尊者讳,实则多此一举——据明白人考证:『魏晋以至唐人,现集于《书法大字典》各家之“碑”字,无一字上边有撇。』这个证据甚是过硬!就是说:无撇的“碑”字才是正字;后人加了一撇,反倒有画蛇添足之嫌。
碑林.jpg

 

三,扬州平山堂匾额[風流婉在]的“流”上头没有一点,导游们对之有各种演义。还有个一箭双雕的解释,说“流”字的这一点飞到“在”字上。然而这个“流”字并没有写错——很多大书家像褚遂良、柳公权、苏东坡(以上楷书)和黄庭坚、董其昌、赵孟頫(以上行书)等书界巨擘都是这么写的。顺便说一句,由于黄若舟的字帖《汉字快写法》中的“流”字没有一点,所以我一直也是这样写的。

 

相反,最后一个“在”字实实在在是错了,这用不着否认。
风流宛在.jpg

 

四,武侯祠有块匾,上书[明良千古],“明”左边的“日”变成了“目”——不是缺笔,而是多出来一笔!这又是一个异体字。查书法字典发现,历代书法家写楷书(只限于楷书)“明”字,大多数都写“目”字旁。
明良千古.jpg

 

五,康熙皇帝曾写过“多出来一笔”的字,这就是被“恭维”成『天下第一错』的[避暑山庄]匾——金光闪闪的“避”字,右边“辛”的下部多写了一横。要说这康熙心机也不深:你若嫌“辛”字不吉祥,何不金口玉手改写成“幸”字,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避暑山庄.jpg

 

后来,大概皇帝觉得多赐一笔“亏了”,就在题写[靈峯勝境]时“找补”回来——那“峯”字的布局偏低,下方只能容纳两横了。
灵峰.jpg

 

六,康熙的孙子“老乾”(这是侯耀文叫的,不是我!)的题字也常有难以掩饰的错误。著名的有沈潋提到的[花港觀魚]碑:“鱼”下边少了一点。依我的浅见,这字的写法或许情有所原——不是原谅的“原”,而是原由的“原”:大概乾隆在花港御览的金鱼都是三叉尾鳍的,导致他写“鱼”字时下意识地均匀排列了三点。
花港观鱼.jpg

 

乾隆在《快雪时晴帖》上题有[神乎技矣]四字。其中的“矣”字的写法是左边没有一撇。查书法字典可知,这字从《说文解字》起就是这样写;写成“矢”的,只有董其昌一人。
神乎技矣.jpg

 

最纠结的是趵突泉南门匾额中的“突”字,很有些“有权任性”的意思:把“犬”字的一点撇在最后一捺上的写法,在[宋璟碑]上能找到;但是“穴字头”能不能变成“秃宝盖”,我却没有找到任何依据。
趵突泉.jpg

 

P.S.
1,题字中少一“点”的还有不少,如岳飞墓前右边墙上的“盡忠報國”四字,“國”字少了一点;上海“裕安大厦”的大字楼名,“裕”字的“衣字旁”少了一点;孔府大门楹联[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

 

有人专门为这些字的写法编造了很多理由,说它们都不是无心之失,而是有意为之,进而颠倒吹捧题字者的『深刻寓意』。这种辩解,说轻点是文过饰非;说得重了又怕伤害他们作为辩护士的自尊心……

 

2,如上所分析,有些“错字”其实没有错。陋儒们有的加入这帮瞎指摘,有的挤进那帮瞎袒护,乱哄哄的好不热闹,实在都是没见识的表现。我愿意好心劝说他们一句:若想药店碧莲,奉劝下笔前查查工具书。这里,不为了他们,而是为了我的读友,我推荐一部简明的在线书法字典《中华博物》。http://images.gg-art.com/dictionary/dcontent.php?word=%C3%F7

posted @ 2015-2-20 21:51 Friday sslab 阅读(832) 评论(0)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