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遂昌买回一球带泥的“石斛”(他们说的),我感佩于这种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就搁在食盘中当盆景养着。看它的土干了,浇点水;没有其他的侍弄。一年下来,倒也生生不息。不过我听说这植物是要寄生在树上的,光靠一层泥巴“糊弄”,自然是无计兴旺起来的。

 

我种过一盆葱蒜,安置在空调室外机之上。这地方甚为古怪:阳光能照到,雨水却几乎淋不着。天晴的日子里,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生怕泼到楼下)浇水,不胜其烦。于是,等一茬剪完,就再也不高兴种下一茬了。我小妹养狗,每次旅游,都要把老公强留在家——道理都一样。

 

夫人在德国时被月月感染,开始捡些闲花小草回家养起来。不过她比我聪明,就放在水斗旁的窗台上。搓抹布时顺手拧点水进去,省得专程浇灌了。她还特别嘱咐:“花侬勿要浇——人家讲呃,格是‘懒人花’,水勿好多呃!”我就此逃过了做花匠的命运,岂不幸运哉!

 

然则“懒人花”的称呼不知是指“我”懒还是它懒,从人家的盆景里分过来半个多月了,还不见它红鸾星动。夫人乃沿袭逗引孔雀的老法子,在树下拾了一朵吹落的石榴花(不是摘的),摆在旁边“启发”它^_^还有一个小盆景,也是人家送的。我不识花,叫不出它的名目。
1.jpg

posted @ 2015-5-17 11:18 Sunday sslab 阅读(580) 评论(0)

我有些“专业后遗症”,不管有事没事,总喜欢遐想,说得老实些就是瞎想。我的专业方向是影视文学,即所谓的编剧。一个靠谱的编剧,就要成天在头脑里演戏,让主角配角们颠来倒去地折腾;等那“戏”演得无懈可击了,再写出来供真人搬演。

 

由于常遐想,因此我也常做思想实验。“跳火车”命题曾经是其中之一。这类实验的结论,大多数是人的一辈子都不大可能用得上的,但设想一个预案,也未必是多此一举的事:它能提高人在遇事时的反应速度,有时或能下意识地消弭灾祸于电光火石之际。

 

自从电影《铁道游击队》公映以后,“跳火车”就被人们作为经常性的话题。怎样从飞奔的火车上跳下,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向前派”,说要向火车行驶的同方向跳车;也有“向后派”,说要向火车行驶的反方向跳车。我的思想实验却强烈警告我:这两派主张的“方法”都是不顾死活的假说!

 

先说“向前”跳。当年的火车车速大约60千米/小时,即16.7米/秒,按照常情估算,人舍命跳跃的速度应在10米/秒左右。人若在火车上向前方跳出,两速相加,人飞行的时速超过96千米,落地时无论采取什么保护措施,基本上已没有生还的可能性。

 

反之,假如向火车行驶的反方向跳车,可算出相当于飞行时速24千米——一正一反,速度下降到了四分之一。但是且慢!在得出结论之前,我们还应考察“向后”跳的致命缺点:跳车人在落地的瞬间,因惯性而仰面摔倒,后脑着地,也是凶多吉少。

 

“向前派”为什么会得出足以害命的理论?我加以倒推,揣测他们的思考是基于这一个出发点:要保证跳车人在落地的瞬间,必须面向前方,才有可能紧接着采取一系列自我保护的动作:抱头、前滚翻、尽可能让肌肉和脂肪厚实处着地……

 

“实验”至此,结论自然得出了——人在火车低速行驶的情况下跳车,保险系数最高的方法是:面向火车前进的方向,使劲向后蹦达;在双脚触地的同时,做一系列自我保护的动作,以化解向前的冲劲。还有一点,“跳车”姿势可以借鉴跳远姿势:双腿适当前伸(亦即身体在空中向后躺倒一些)。

posted @ 2015-5-16 22:41 Saturday sslab 阅读(553) 评论(0)

中国的影视翻译人员十分偷懒,凡以动物为角色的动画片,千篇一律地翻译成《XX总动员》。我写博客太多,在起名上已江郎才尽,所以萧规曹随,也凑趣写个“总动员”的题目。

 

刚才在换窗纱,忽听下面传来一声哀绝的狗叫,朝下一看,见一大妈在与一个协警模样的人激烈辩论,辩题大体是:“迪只黑狗老好呃”。协警则辩解“有人反映”之类,并且指责大妈把狗狗关到楼道里,“侬还不肯开门!”与此同时,另一位虎背熊腰的大汉用大铁钳夹着黑狗的头颈,拖出来,欲往车厢里(大约有笼子吧?看不清)甩。说时迟那时快,也不知他没甩准还是松钳子的时机没有拿捏准确,那狗倒吸一口气之后,在空中划出一道黑色的闪电,四脚落地,丧家般地逃走了……
1.jpg

 

有顷夫人锻炼回来,告知小区里已经传遍黑狗逃生的喜讯。

 

事情远未完结——大妈大叔们自发地聚集“民主角”商议,制定“下趟假使再来捉”的话,谁挺身牵制,谁暗中掩护,谁担当送信,谁负责藏匿的战术计划。
2.jpg

posted @ 2015-5-15 11:31 Friday sslab 阅读(523) 评论(0)

以前读前苏联的“反特小说”,有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一是苏联在边境线上设置一条几十米宽的松土带,花费人工把它翻深、犁细、耙平,任何人畜(包括套上动物蹄子的非法入境者),都会在它上面留下蛛丝马迹,因而无处遁迹。其二是西方潜伏特务会伪装成普通社会阶层,过平常日子;另一方面,他们会物色彩票获奖者,不显山不露水地把获奖彩票买过来,然后交给那个自己人去高姿态地领奖——以这样巧妙的方法获取“合法的”活动经费。

 

贪官和行贿者自然不会读我这个小文人的博文,所以这一记妙着不怕他们学了去;但是我倒是期待有“巡视组”官员碰巧看到这一篇,从而警惕有人借此“买巨奖”,掩盖他们的恶行。下面那个“小聪明”演了一出拙劣的悲喜剧,让人感叹他肚里实在是没货。

 

据《法制日报》——
       落马官员自编自导“中大奖” 掩饰受贿行为
       从收受的金剑南酒、红花郎酒、五粮液3个酒箱中各取出一瓶酒,再将受贿的40万元现金分别按照10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裹上塑料袋放入3个酒箱中,再将酒箱封存。新疆兵团第二师某团原副团长何立新想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受贿行为——对领导谎称自己“开箱有喜”,中大奖了。
P.S.
我之所以破例抄录此人的全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印证了主人的行为——何君真是个立异标新之人。

posted @ 2015-5-14 11:48 Thursday sslab 阅读(431) 评论(0)

关于3D视频设备,经常在网上看到假行家们“客里空”式的答疑。鉴于在这个历史阶段(2013~2014年),在中国,我们S&S Lab是比较系统、全面地摆弄过此类设备的一个团队,并有翔实的试验记录,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把自己的心得发表出来,以正视听;同时为后来研究音像历史的考古者留下一个坐标。

 

笔者从多年前就憧憬着民用立体视频设备的突破和普及。从2012年开始,随着一系列3D器材的上市,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配置了一些3D设备。首先从两台3D电视机开始介绍:一台是康佳LC42MS96PD液晶电视机,选这款的主要原因是看中它的原装LG偏振液晶面板,以及低廉的售价(购买时)。另一台是长虹3D51C2280等离子电视机,是在《电脑报》上读到消息后,想要用一用最后一代等离子电视机而购买的。

 

有些消费者把电视机的3D播放看作“白捡”的功能,偶尔找些3D片源玩个新鲜。以这样的消费观念,能保证乐趣最多而烦恼最少。然而倘若像笔者一样,是直奔观看3D视频目标而来的,那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真正有价值的“同期3D电影”(我自己的定义,指一部电影中的大多数镜头是使用3D电影机拍摄的,而非后期“转换”而来)总共只有几十部,远远不能满足观赏需要。若论网上搜罗到的“2D转3D”的假立体电影,观赏体验很差;除了贬损3D电影的名声,其实并无多少“正能量”。

 

所以,自己动手拍摄,才是家庭3D视频系统自娱自乐的主要形式。笔者前后使用过两架3D拍摄设备:一架是索尼的HDR-TD30E摄像机,用于拍摄3D视频。另一架是松下的DMC-3D1照相机,用来拍摄3D相片。这台机器也具备1080p的3D视频拍摄功能,有时候手边没带摄像机,可以拿来凑合一下。

 

两架拍摄设备所拍得的视像文件是这样的——
    1,索尼3D摄像机拍的视频(以下简称“索尼视频”),后缀为.MTS,格式为AVCHD;
    2,松下3D照相机拍的视频(以下简称“松下视频”),后缀为.MTS,格式为AVCHD;
    3,松下3D照相机拍的照片(以下简称“松下照片”),格式为JPG/MPO。

 

用这两架机器摄得的三种种视频或照片,导入上述两台3D电视机中播放,结果令人悲观——
    1,索尼视频拷贝在移动硬盘上,通过USB接口导入电视机,都找不到文件;
    2,松下视频拷贝在移动硬盘上,通过USB接口导入电视机,都找不到文件;
    3,松下照片拷贝在U盘上,通过USB接口导入电视机,都找不到MPO文件——所以当然只能放出2D图像。

 

【小结】号称3D电视机,其实3D解码能力极其有限。我的论断是:这就是整个3D产业做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它们相互间不能对接,貌似非得用同一品牌的产品构成系统。这种现象可能基于厂商的市场战略,但对消费者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品牌忠诚度怎能靠强制手段来培养!

 

既然此路不通,只能另辟“弯路”(不是“蹊径”)了:利用电视盒子的3D解码功能。笔者于第一批3D盒子上市之际,先后购进了两具:开博尔k620和杰科GK-HD330。用这两具盒子在上述两台电视机上做交叉试验,结果如下——
    1,索尼视频,拷贝在移动硬盘上,通过盒子上的USB2接口导入,都能播放立体图像,并自动识别出“这是3D视频”;
    2,松下视频,拷贝在移动硬盘上,通过盒子上的USB2接口接入,虽与索尼视频是同样的后缀和格式,却都不能识别和正常播放;
    3,松下照片,拷贝在U盘上,通过盒子上的USB2接口导入,JPG文件和MPO文件都能找到,但是仍然只能放出2D图像;

    4,顺便指出:电视盒子中“优鹏影视”提供的免费3D片源,在两台3D电视机上均不能正常播放。

 

【小结】这个结果确实令人气馁。笔者试用到这里,就完全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购机者在网上对3D器材发出迷茫的咨询和无奈的责问!

 

至此,只能委托一位拥有LG47LW4500型3D电视机+海美迪H7电视盒子的机主进一步做试验,希望性能较强的电视机和盒子有助于求得一条解决问题的通途。试验结果如下——
    1,索尼视频在LG电视机上只能放出2d视频。依靠海美迪盒子,能播放立体视频。
    2,松下视频在LG电视机上无法播放。依靠海美迪盒子,发现其目录结构同蓝光BD的目录结构相同。视频为左右格式,能播放立体视频。
    3,松下照相机直接连LG电视机,能播放3D图像。在电视机里可以看到,每张照片有两个缩略图:第一张是2D的;第二张打开是黑色的,要再按一下确认。
    4,海美迪盒子不能识别松下照片,只能播放2D图像。   
    5,海美迪盒子有3d片源,可以在LG电视机上正常播放3d电影。

 

【结束语】以上是笔者通过实践掌握的3D视频设备之部分真实情况,读者可以据此得出自己的结论。此外,笔者特别希望有能力的单位,能搜集市上所有3D的电视机和电视盒子,把它们的3D解码功能彻底试一遍,看看是否还有“沧海遗珠”,以期给消费者一个惊喜……

posted @ 2015-5-14 11:40 Thursday sslab 阅读(799) 评论(0)

传说朝鲜战争前夕,一家“兰德公司”对“中国是否出兵朝鲜”题目进行预测,得出了有9条理由支撑的结论:“中国将出兵”。当时,兰德公司欲以500万美元将研究报告出售给五角大楼。但美国军界高层对兰德的报告并不感兴趣——关于标价,中国的流言家说法不一,说200万、150万的都有,好像他们参与了讨价还价似的。此外还有一个标新立异的说法:『美国政府最终以200万美元买回了这一份380页的过期研究报告。』

 

今又见一篇托名兰德公司的报告《中国现状的分析》。根据我的“分析”,这篇既杂且乱的东西不可能出自一个曾经头脑清醒的公司;而万一真是它生的“嘚壳蛋”,那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兰德公司休矣!以下是我的分析。

 

一.逻辑混乱
它的一个自然段落里有时包含多重意思。比如“面临著巨大挑战”的第一段,就讲了银行和新增劳动力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更有甚者,它的一句话里也往往杂糅了两个不同的方面。比如“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这分明是两个命题:缺乏诚信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性质截然不同。前者属于需要“分析”的范围,后者则不然,国民只要遵纪守法,就是合格的、优秀的,何须去担心那个虚无缥缈的、无法量化的“社会责任感”?

 

二.把各国的“共性”扣在中国人头上
1.“他们现在最痴迷的就是男女之事”——试问,哪一个国家的子民敢说他们是例外?!

 

2.“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的血缘关系上”——我真不敢相信兰德公司是以这种货色来骗钱的。所谓“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根本是一派胡言。谓予不服,不妨去追索美国的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  

 

3.“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这恐怕是正常人的天性吧?恰恰相反,还有一种装B的主儿,“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不过那种宝贝也是全世界都有,不限于中国人。

 

4.“中国人天生的贪婪本性”——这是美国人的“谦虚”之处了:你不贪婪,怎么成得了资本主义?

 

5.“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有理由相信这活是直接从《大纪元》上拷贝下来的!

 

6.“受教育……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你倒是给我找几个反证出来!

 

7.“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对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敢不敢公布一下各国在外国“工作”的毕业生的人数和占国民人数的比例?

 

三.不怪中国草苠的
1.“中国人缺乏的……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在使现代中国人丧失『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的各种外因中,帝国主义的巨舰大炮是重要的一项。美国人和列强撒了烂污,现在来说风凉话啦?

 

2.“中国的教育体系……不能够服务于……社会”——这个判断也不正确。改为“不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持续进步发展”还差不多。

 

四.虽是中国的特性,但属于不是问题的问题
1.“中国每年有1200~1300万新工人加入就业大军”——这只相当于总人口的1%,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在国民经济增长率接近10%的前提下,这些劳动力非但不是负担,相反是不可或缺的。

 

2.“无限制生育政策”——闭着狗眼说瞎话。

 

3.“大规模生产的便宜产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对西方技术与产品的狂热追求”——若是以偏概全,那我也会:你敢“分析”中国人和西方人纹身面积之比例吗?

 

五.其提到中国民众较明显的问题,有8条(如果一句话包含两个不同的方面,则分拆为两条)。我用这8条来对照我自己,发现这些罪名一条也赖不到我的头上来。
1.“中国人缺乏诚信”——随着人格的成熟,我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诚信。

 

2.“在中国,特别强调所谓的人脉”——我是一贯坚决反对的这种庸俗社会学的。

 

3.“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祉去进行【动宾搭配错误。由此估计这篇东西系由台湾“香蕉人”炮制的】富有成效的生活。”——我是“生活流”,与这个罪名不沾边。

 

4.“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随着人格的成熟,我越来越鄙薄面子的价值。

 

5.“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对于像我一样的草苠而言,应该这样表述:“一些头脑清醒的中国人只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并且是现实的事情。”

 

6.“很少有中国人明白……不付出就没有所得”——我怀疑这个判断的普遍性。对于我来说,这个理念正是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7.“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分对谁。对敌对的、不怀好意的人,除了蠢人,谁会示以优雅和礼貌?美国人会吗?
P.S.
『@绿妖绿妖:杜鲁门接罗斯福成为总统,比起后者的高贵气势,开过服装店的杜鲁门像个乡下人,也常被讪笑。笑话他他无所谓,但有次他歌唱家的女儿的首场演出被评论家批评,杜鲁门立刻写封亲笔信给乐评人:要让我遇到你,小心你的鼻梁会断。舆论大哗,乐评人立刻撰文回击,总统不得不道歉:我感情脆弱,有时候不能自控。』

 

8.大多数中国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捏造的。这个谎言所表现出的指向性十分明白。其实大多数中国人不是那种吃饱了瞎琢磨的主儿,“茉莉花”们就别痴心妄想了。

posted @ 2015-5-14 11:02 Thursday sslab 阅读(537) 评论(0)

综合网络报道——
       『港中大学生会发声明抨击校方“向中共政权献媚”。声明还攻击解放军在“八九风波”中的作用,一些人威胁将在活动现场高举“八九”照片和反对标语。
       港中大学生会发出了极其刺耳的声音,如宣称解放军是“甘愿成为中国爪牙的国家机器”,解放军参观大学“象征政权打压院校自主”等等。
       《环球时报》刊文:《污蔑解放军的港中大学生会好不自重》』

 

我对事件本身不予置评,倒是看着标题觉得有些别扭。

 

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好不”跟一些形容词或副词搭配,除了一个特例外,都应理解为表示“非常”、“异常”的意思,比如“好不热闹”、“好不快乐”、“好不麻烦”等等。只有当“好不”跟“容易”搭配,其意思才发生逆转,即“好不容易”=“好容易”=“很困难”的意思。

 

有个民间故事,说祝枝山故弄玄虚,在杭州人的无字对联上涂鸦,写的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一年倒运少有余财”。人家上门找理,他说人家念错了,应该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一年倒运少,有余财”——这说明,“好不等于非常”,久已成为社会共识了。

 

早年间有没有“好不”等于“很不”的?有的,不过那要追溯到明朝。《水浒传》第三十五回:“你这鸟男女,好不识人,欺负老爷独自一个。”《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倘手脚迟慢,便去捉鷄駡狗,口里好不乾浄。”——《环球时报》的写手莫非想要穿越到那个年代去?真是好不潇洒!

posted @ 2015-5-9 22:55 Saturday sslab 阅读(534) 评论(0)

集市上小贩们雌雌粥粥,口才好的人会扔出连串的、集束的“广告炸弹”,让顾客来不及掩耳之际就已着了道。比如他们要阐述“小钱有小钱的用处”,就会吆喝——
       9块9,娶不了媳妇买不了楼,机会不是天天有,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块两块不算多,买不了房子买不了车,别说美国新加坡,旅游到不了莫斯科。

 

小贩们出口成章的,是一种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不过,与说明因果复句(“因为所以”句式)不同,这是一个“既然那么”句式的推论因果复句——小钱成不了大气候,不如买我的小商品。

 

近来网上有篇名为《为什么有些工资不高的人用着最新款的iPhone或者各种价格不低的电子设备?》的帖子,大约可以作为某些“脱底棺材”的心灵鸡汤。帖子为『有些工资不高的人』代言,表述他们买『价格不低的』装备的“理由”。加上连词后,它的中心思想是这样的:“既然这点收入买不起房、买车没用、镀金高不可攀、泡妞不够档次,那么……”

 

“那么”怎样呢?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妨有自己的推论。比如:“存起来,钱生钱”、“吃点着点,棺材薄点”、“9块9的地摊货买上一大摞”、“搞不好了,索性歇在家里吃低保”、“到外国人哪里弄点津贴花花”、“用在毒品和女人上”、“买彩票守号”、“搓麻将赌沙蟹掼筒子(在农村流行的一种赌法)”、“分分秒秒要把人逼疯”、“死了算了”……

 

当然一些人也可以像理发学徒TONY(帖子作者虚拟的人物)所选择的那样,买个能把妹的iPhone。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既然那么”句式的“果”与“因”的关系并不是唯一对应的——一个因可以推论出无数个可以成立的果来。这样的逻辑看似“雄辩”,其实是只有迷惑性,却无说服力。唯因如此,要劝导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青年人:“娶不了媳妇买不了楼”之说,并不是你可以非理性消费的理由。


 

posted @ 2015-5-9 22:14 Saturday sslab 阅读(569) 评论(0)

老同学转发了一篇知识贴《古代50个词牌名由何而来》。我见其中的《捣练子》只有区区五个字:“以捣衣为名”,便知原作者多半也是“卜通”辈的同行。再上网查“捣衣”,见多数解释把它与“槌衣”混淆了起来,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就是妇女们开夜车汰衣裳。我哭笑不得,遂翻出《捣衣图》,简单阐述我的一家之言。

 

话说李白那时候,军衣是麻布做的。军人妻子心疼丈夫,要把征衣整治得软和一些;这就是“练”这道工艺的含义。请看图右侧:把衣料浸在稀薄浆水里,用杵“捣”,使吃透浆水。接着要熨平布料,图左侧已描绘得很详细了:有人管炭炉,有人拉布匹,有人掌熨斗。经过这样的处理后,麻布衣服“戳人”的程度大大减轻,便可裁缝衣裳了(图中央)。

 

根据这一主题创作的一批词作,除了题名《捣练子》,还有称作《咏捣练》、《夜如年》、《杵声齐》、《夜捣衣》、《剪征袍》、《望夫妇》的。这些名称都体现了千家万户漏夜捣衣裁剪军装的意境。倘若有人还惦记那个“子”字,这也很好解释:唐宋词的词牌中,一些短小精悍的词常在名称中带有“令”字或“子”字,如《十六字令》、《如梦令》、《采桑子》、《南乡子》等。

  660.jpg

posted @ 2015-5-8 22:11 Friday sslab 阅读(504) 评论(0)

 

无计可施,只得又回到了博园路。

 

我们于心不甘,在下一个村口向村民打听“啊好到河边?”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一头扎进去。没有找到路,倒见隔壁的“美食馆”大门敞开着。经与看门大哥情商,放我们进去,“去河滨拍照”。
11.jpg

 

这一段的河岸也经过了整修,一直绵延几公里。河的左岸留出了几十米空地(右岸情况不详),估计将来作为安亭卫星城新的住宅基地是很宽裕的。
13.jpg

 

在G15沈海高速上的吴淞江(不管他,我还叫它苏州河)大桥下走过。
12.jpg

 

是往回走在左侧铁丝网上找豁口,还是冒险继续前行,着实令我们踌躇了一番。直到一墙断路,彻底走不了啦。

苏州河左岸.jpg

 

张杰眼睛好,望见墙那边有个水埠头;又想起我们身后100多米处也有一个。他撺掇我:走出防洪堤,在下方的护堤条石上走过去。我下去试试,发觉可以横伸左臂保持重心向里档;同时左手屈成鹰爪形,虚悬在防洪堤石板上方,万一稍有趔趄,手指扣下去便可牢牢抓住。于是心里有了底,张开左臂,向里档扭着腰,从这列一尺半宽的条石上平安地“渡”了过去。
15.jpg

 

过了墙,上得堤岸,却是村里的一座公共陵园。不说话、不拍照,匆匆穿过,走出大门,回到人境。
16.jpg

 

再往前走了3站路,确实找不到“空子”可钻了。在“江翔公路”站,我们决定:今天的徒步旅行到此画一个休止符,以后有机会再从这一站开始继续走。总结今天的行程:直线路程10站(安虹线)计20公里,实走24.9公里。活动时间5小时1分,其中不间断行走3小时8分。

 

不知不觉间,一条小狗跟在我们身后亦步亦趋,足足走了超过一站路。我包里没有吃的,连防备低血糖的软糖也没带(因换了一只背包)。张杰还有两片面包,试着喂它。我已暗暗定下章程:假如它继续不离不弃,我就买个包,打车把它带回家——也是缘分,不忍心赶它。好在两片面包下肚,小狗摇摇尾巴找同伴去了。
17.jpg

 

车来了。今天运气不错,一天里每一次的候车时间(包括后来等候新泾1路)都不到10分钟。

 

在路上和车上,张杰数次念叨那位看门大哥:不知他会不会因为两个游客只见进不见出而报警?我说他理应知道河边是到处能走、多处能钻的,自然不会担心……

posted @ 2015-5-8 11:48 Friday sslab 阅读(585) 评论(0)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