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小星星》,在中国各地、上海各处的唱法是不统一的。月唱给我听时,我就觉察到与我以前听到的不一样。我为了弄个明白,检索了不少网页。

据《搜狗问问》——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就是《小星星》这首经典的世界儿歌,它源自200多年前的英国传统儿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全世界公认的权威版本由孩子梦Childlike Dream企业策划和研发,英国Legend Times集团公司旗下New Generation企业出版发行,并被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收录,在全世界超过80个国家广受好评。其歌曲主题浪漫而梦幻,成就了世界儿歌史上最夺目的皇冠。也成为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文化的孩子们启蒙教育中最经典的第一首儿歌。
       该曲的原版歌词为英国诗人Jane Taylor的诗集《育儿童谣》中的“一闪一闪小星星”诗歌。在Jane Taylor去世后,其妹妹为这首诗歌配以了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V.265的旋律。因为旋律简单明快,英文歌词童真雅致,朗朗上口,而成为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英国儿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星星》儿歌的原版歌词并不被中国孩子熟知。当时这首英文儿歌传入中国时,由于种种时代和条件的限制,《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英文歌词被错误翻译为了《一闪一闪亮晶晶》。旧版本的歌词除中心主旨和原文相同外,其余内容与原版英文并无任何关系。这个版本的歌词在国际上并不被主流文化所认可。
       《旧版小星星歌词》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鉴于国内没有真正的原版释义的情况,为弥补中国小朋友的遗憾,受英国Legend Times文化集团公司的邀请,中国当代童话作家王雨然借多年欧化文学的创作经验,翻译出了至今为止最权威的《一闪一闪小星星》版本。不论意境还是内容都与原版完全相同,符合歌词乐理和中文音韵,用词精准干练,意味浓浓,朗朗上口,成为了中国孩子启蒙教育迈向国际化的意义深远的一步。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English:[英国]Jane Taylor
       中文:王雨然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究竟何物现奇景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远浮于世烟云外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似若钻石夜空明
       When the blazing sun is gone
       烈阳燃尽宙合静
       When he nothing shines upon
       落日不再星河清
       Then you show your little light
       晶晶灵灵挂夜空
       Twinkle, twinkle, all the night
       一闪一闪总不停
       He could not see which way to go
       漫漫长夜路何寻
       If you did not twinkle so
       若无星斑亮莹莹
       In the dark blue sky you keep
       深蓝夜空你身影
       And often through my curtains peep
       时常窥过我帘屏
       For you never shut your eye
       从未合上你眼睛
       Till the sun is in the sky
       直到太阳又现形
       As your bright and tiny spark
       因你聪伶浅光领
       Lights the traveller in the dark
       照亮游子夜中行
       Though I know not what you are
       我仍不懂你何物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我虔诚拜读,总体感觉是“与卖家描述相符”(借用淘宝格式评价语);但有个别瑕疵不忍不说——
一,“烈阳燃尽”不科学;“宙合”不是一个常用词;“窥过我帘屏”表达晦涩。此二句不利于儿童传唱。

二,“聪伶”勉强说得过去,“浅光领”不知所谓。这句连意译都称不上——直译的话,大致是“像你明亮而微弱的火花”。

【附录】
以下是查到的另一个版本,句子更多,而且组合不同。因都宣称自己是“权威”,姑且不论谁缺谁衍——
       『一闪一闪小星星
       究竟何物现奇景
       远浮于世烟云外
       似若钻石夜空明
       烈阳燃尽宙合静
       旭日不再星河清
       晶晶灵灵挂夜空
       一闪一闪总不停
       一闪一闪小星星
       究竟何物现奇景
       漂泊游子夜中停
       浅淡火光伴你行
       漫漫长夜路何寻
       若无星斑亮莹莹
       一闪一闪小星星
       究竟何物现奇景
       深蓝夜空你身影
       时常窥过我帘屏
       从未合上你眼睛
       直到太阳又现形
       一闪一闪小星星
       究竟何物现奇景
       因你聪伶浅光领
       照亮游子夜中行
       我仍不懂你何物
       一闪一闪小星星
       我仍不懂你何物
       一闪一闪小星星
       我仍不懂你何物
       一闪一闪小星星』
posted @ 2018-12-21 19:31 Friday sslab 阅读(730) 评论(0)
                                            传统小提琴“行街”演奏系统的集成
通过此前的六轮实验,已经厘定了各单元最合适的器材。至此,整个系统也就呼之欲出了。这次先阐述怎样利用传统小提琴(带共鸣箱)配成舞台以外的演出系统。系统构成如下图。以下依次分述——
700七原理图.jpg
系统“将来”的面貌

一.拾音器:参照[传统小提琴专用的无线话筒],我决定自制。这个拾音装置系向一具淘汰的夹子式(就是看中它的夹子)摄像头“借壳”。为了对塑料夹子矫形,还特为买来大功率烙铁芯,搭建“小红炉”进行局部加热。
350IMG_20181210_144647.jpg

驻极体电容话筒套上抗风泡沫帽,塞在摄像头壳体(原有零件已掏出)中。为了穿出话筒线,须剪掉一次成型插头,然后另找一个3.5mm的插头,重新焊好。
300IMG_20181212_234124.jpg
说明:图中金色单元为临时征用的前置放大器,将来使用无线采访话筒后,这一部分可省略。

二.无线音频收发器:将来选购带有音频输入端口的无线采访话筒。

三.音箱:目前暂用一台DIY的带有话筒输入端口的有源音箱,以后再在欧洲寻觅下左图(视频截图)中的那款户外音箱——淘宝的“搜索同款”功能很菜,没找到国内货源。

350截图.jpg300淘宝的“同款搜索”很弱智.jpg


此外,音箱最好具备DSP音效单元;但暂时没有着落,且研究且等待吧。

最后,将之前选定的各单元(无线传输采用替代品)按照上列原理图连接总成,开通,最终效果符合初始的预想。
posted @ 2018-12-13 0:59 Thursday sslab 阅读(528) 评论(0)
                                                          音频信号的无线传输      
本项实验的起因,是我和胖爸想为月打造两套能在空旷场合演奏的小提琴系统——分别是传统琴和电声琴。

这两套系统的基本原理相同:小提琴的琴声转换为音频信号,馈入乐手腰挂的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以及音频处理器材、户外音箱等一连串设备,则由演出助手背负。无线设备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50米。

为了规避蓝牙传输很难解决的时滞问题,决定采用UHF无线传输器材。这类设备有两个选择:一是传统小提琴专用的无线话筒,二是供媒体直播使用的无线采访话筒。

前者的市场窄小,售价居高不下。而且我对它简单的发射单元没有信心。此外,它不能用于电声小提琴。
350小提琴二胡萨克斯乐器专用无线麦克风拾音器话筒电吉他发射接收器.jpg

当今自媒体发达,无线采访已经变得很普通了,一百多两百多就能选购到正规产品。这类设备中有的产品还设计有音频输入端口,能兼容驻极体电容话筒(自制,传统小提琴用)和传导振动型拾音头(电声小提琴的,已自带前置放大)的接入。350原图.jpg

不过,整个系统要到明年才“交付”,所以决定目前暂时不购置无线传输器材,改用[电视机无线耳机发射器→外语听音收音机]组合(VHF频段)作为替代品。经实验,工作正常,验证目的达成。
350IMG_20181130_112030.jpg

【延伸阅读】
『马术学校二十周年庆,月献上圣诞歌曲《有一匹马儿出现》,和马场相印,又点到圣诞节。

表演时,月站站在马术表演场地的中央演奏,马儿在脖子和尾巴上扎了闪光带,由骑手牵入,随音乐绕着她走。

这是整场表演最激动人心的表演。除了老师和表演者,其他人(包括老师的妈妈)事先都不知道,完全是惊喜。』

在这样的场合,无线演奏设备就有用武之地了。
400马术.jpg
posted @ 2018-12-12 11:08 Wednesday sslab 阅读(518) 评论(0)
【前言】
我素不涉猎佛学;偶有浅近的接触,会趁势深入思考一番。概而言之,属于愚者十虑,或有一得之辈。

近与一位居士朋友纵论她在佛学方面的研究方向,我不揣浅薄,发几句妄语(佛陀慈悲,我犯了五戒!)。自觉还能有几分自圆其说,辑录于兹,记载我识海的一部分。

【对话】
居士:我辞职后,想专心考博士。

同参:即心是佛。
理想和行动属于“心”的一部分;有理想、有行动,并持之以恒的人,终能集其大成。

居士:我想考的专业正是佛家文化哲学。

同参:很好很好!
要提高英语水平,理由有三——
       一,印度通行英语;
       二,开阔视野,了解和比较世界各大宗教;
       三,做一个国际级的学者。

居士:老师的思路特别清晰,是这样的。我现在正在加油雅思刷分。
当老师自己比较喜欢,而文化哲学是我一直感兴趣的方向。
清晰的思路,准确的预见性,师者的至美仁心……这些都是您示范给我们的,也是我追求的!

同参:师渡有缘人。
我对你有两个建议,谨供参考——
       一,目标是做学者。教书,只是学者工作的很小一部分;
       二,研究佛学,要抓住其本初。切记:佛教不是为修心养性而创立的,而是为了治国!这一点,古往今来的大德们都没有意识到。
你从一开始,不妨树立一个自己的专业方向:《佛与治》。这想法藏在内心深处,不断地酝酿、提纯,等到自己有了发言权,一开始就抛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体系……
到那时,别说各院校、寺庵竞相求你开课,单单高层请你开讲,恐怕都忙不过来……

居士:我自己拟的攻读博士的课题是《人间佛教》,致用于美学教育的方向。

同参:佛教有三个对象,依次是民、官、王。
《人间佛学(“佛学”比“佛教”好)》是第一层,很正确,只不过主题要更拔高、更明确:启迪众生,怎样在当世的社会环境中,过得幸福。
“美育”是象牙塔,信奉者不会多;而幸福生活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追求。
当然还是那句话:自己的想法,埋藏心底,不要过早透露出来。
posted @ 2018-12-11 17:02 Tuesday sslab 阅读(486) 评论(0)
                                                          添加数码效果
很多简陋调音台都“标配”DSP(数码音频处理)单元。以声音效果的数目而论,多的达到99种。我买的廉价调音台有16种。
350IMG_20181129_104735.jpg

我引入数码效果的标准是:处理后的声音有一定的装饰性而不显虚假。以此为前提,一一试听对比,最终结论令人沮丧:在所有效果中,只有第一种[HALL(厅堂)]的第一级(共10级)深度能入我耳。

录了6D和624D(以624为素材),送月她们评审。

我自己的听感很不错,将来应该会采用。但目今的困难在于:市场上既没有独立的“简洁DSP音效器”出售,也不见户外演出音箱带有HALL效果的(只有简单的[混响]效果,声音没法听)。也想过采购功能线路板自己加工组装,但淘宝上未见与我的调音台安装的[16DSP]单元相同的部件。

明年再说吧,说不定谁家的市场嗅觉灵敏,出一款我企盼的新品呢!
posted @ 2018-11-29 11:34 Thursday sslab 阅读(478) 评论(0)
                                                          电声小提琴音质的改善

本次实验的构想,是利用一台激励器,增加电声小提琴电信号中谐波的成分。具体路径是:从电声小提琴输出的音频信号(已经过前置放大),送入激励器,经处理后馈送到功率放大器。

350激励.jpg


我采购的这台激励器,设计和制造上都不成熟——其输出的信号感染了较严重的交流声!又鉴于原设备硕大而笨重且使用市电供电,故想到将其拆开,取出其中的一个单元(原机是双声道的),另外配上电压匹配的锂电池作为电源。二者(单元和电源)共同置入一个机箱,组成一个功能块。

但是,拆解后发现事情有些复杂:本机采用的是±15V供电,解决起来比较复杂——需要添置8节18650锂电以及配套的电池盒、充电器。


为此又采购一块以RX1075集成块制成的激励功能板,作为第二方案。
350IMG_20181127_142759.jpg

RX1075是BBE音效增强处理技术的专用芯片,而上述商品激励器是以通用型运放集成电路搭建的,二者在使用效果上应该有不同的表现。

到货后,配上12V锂电池。将来倘若月认可这一种,装入一个小机壳即成。

录了4段。6B1~6B4的工作状态分别是——
       6B1:低音最小高音半程
       6B2:低音最小高音开足
       6B3:低音半程高音半程
       6B4:低音半程高音开足

录音将传输给月和月妈胖爸,由她们鉴定并作出结论。


在网购过程中还发现一片以RX1075集成块制成的拆机线路板(原是高档电视机中的声音激励单元),很简洁。买回,装接好,作为第三方案。
I350MG_20181127_142833.jpg

又录一段6C(本线路板没有可调参数),与第一、第二方案对比。

P.S.
我用的博客系统粘贴声音文件很困难,故从免。
posted @ 2018-11-27 16:43 Tuesday sslab 阅读(514) 评论(0)
                                                                频谱包络线的赋形
每把小提琴都有其独特的发音特性,没有依据说那种是好听的、那种是需要提升/衰减的。我的思路是:从各把琴的频谱中,抽象出两个基本要素:400Hz至200Hz,下降30dB;1400Hz至9000Hz,下降30dB。

从400Hz至1400Hz的包络线形状,或许就是一把小提琴音色表现的秘密所在了,所以我决定不予处理。

根据这个方针,开始设置调音台,将其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把通道三段频率调节和七段图示均衡器都利用起来,并且调节成奇怪的状态——要问多奇怪,可以这样回答:倘若没有频谱分析为参考,任何一个稍懂一点的人都不会这样设置的。

结果完全出乎意料:4800Hz以上的成分被彻底滤除,而最想平抑的600Hz处的高峰却纹丝不动!

这样的结果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就省却了此后的“主观聆听”的验证环节,直接宣告实验(三)失败。
700.jpg
右图为“处理”后的频谱
posted @ 2018-10-4 14:36 Thursday sslab 阅读(496) 评论(0)
                                                                  拾音器的遴选
考虑到将来要试验无线传输,故而试用了无线麦克风标配的“驻极体话筒”,另加专用的前置放大器。将麦头置于琴弦上方5cm,录音。从频谱图可见,它的频率响应很差:低频要到500Hz才形成一个峰。

700拾音器.jpg
左上:原配拾音器
右上:驻极体话筒加前置话放
左下:陶瓷换能器贴片
右下:耳麦芯片贴片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由于电声小提琴没有共鸣箱,所能拣拾到的声音细若蚊吟;当将话筒信号放大后,一切噪音水涨船高:环境噪声、琴手的呼吸声、手指揉弦声、弓毛碰触琴弦的“撞击”声,都变得聒噪难闻!

为此只能舍弃常规的空气传导拾音器,改用“接触式间接传导振动型拾音器”。电声小提琴原配的拾音器就属于这一类(藏着琴马之下)。此外,我又尝试在琴马的正反面贴上耳麦芯片和陶瓷换能片,与原配拾音器加以比较。

400IMG_20181002_085548.jpg


贴片式耳麦芯片的拾音特性不好:300Hz到1000Hz是一个陡坡,1100Hz与3500Hz之间是一个深谷。而且这个装置太脆弱:试了几次,不等调音台到货,就失效了。

贴片式陶瓷换能器与上一种装置相比,互有短长,也不合格。

最后决定,仍沿用原配拾音器;对于频响特性不合要求的问题,下一步通过调音台予以均衡,将来配备轻巧型前置放大器。

posted @ 2018-10-2 20:39 Tuesday sslab 阅读(504) 评论(0)
                                                              序
这篇的篇目是在3年前拟就的;此后就陆续辑录了一些人生感言。从“七十大寿”的角度来说,它既是一篇年度总结,也是我这一辈子人生的阶段性小结。

*     *     *

今天是我的七十大寿。盼望了十年,进景点终于可以全免门票了!

昨天视频通话时,半半(以出场先后为序)弹尤克里里、月拉小提琴,为我庆生。我感到无比幸福。

今年元旦之后第三天,我一阵心血来潮,把十年一贯的QQ签名档从[60±]换成了[70±];从明天起,其实是没有-只有+矣。

古代文人在作诗自寿时,惯于“谦虚”地加上“某岁虚度”的副标题,余对此不以为然。我回望这大半辈子,仅得安身立命,无缘建功立业;但即使这样碌碌无为,也颇觉活得很充实、很富足。

人的一生,活得“虚”、贫或富、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代和社会。我们这辈人,出生后不久就经历了“前十七年”和“后十七年”(均为“文革”专用词汇,前者指1949年10月至1966年运动暴发前,后者指1966年下半年至1982年9月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嗣后我以35岁高龄取得大学文凭,“二次革命”踏进社会,奋斗到退休。

在以后的岁月里,生活的重点是帮衬我儿拥有一个五常恒守的美满家庭。十年以降,夫人和我每每读到月妈胖爸的生活短讯,都觉得喜上眉梢。我因此坚定了一种自创的幸福观:自福自得知。
  
我不尚攀比,因为攀比就意味着自卑者的炫耀——其实,那种炫耀的实质仍是自卑——只因TA觉得除了自诩的那几点,其余的都不如他人,或不如某人。

按照我自己写年度总结的格式,边写文边环顾小家(它小得可以,站在内室门口就可以“看尽繁华”),总结今年的进步——


                                                         家庭基本建设
今年没有进行大的整改活动——对家庭基本状况进行自我评估的话,“尽美”谈不上,但“尽善”足可当得。今后,大的改进基本上不会有了;有的话,我就用诸启东度假屋,以免重复劳动。

星星点点的改革与增补久耕不辍,一般是觉得哪里不顺了,就花点时间花点钱把它弄舒服。比如,笔记本的电源线碍着鼠标的使用了,就买一根转弯插头线换上。

小改进.jpg

年中完成了“四机共享的立姿办公的电脑”(见《被迫接招》) 。我最大的计划是,当“供给侧改革”完成得差不多时,利用市场可供应的部件,组合一套最符合理想的立式电脑。

贾宝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在人生长河里也只饮了一瓢水,而我知道,我取的这一瓢,于我就是无与伦比的甘浆。

人人都有很多“水”要饮,我也不例外;但我在“取”的时候,思路是倒过来的——不是想着我要哪些,而是告诉自己:从我的人生追求出发,我居家不需要什么,因而也不要为了获取那些与我并无多大益处的东西而拼搏。我把不需要的东西视作“负担”;在我家,这样的负担大致有——
一.客厅、大沙发、大餐桌
理由很简单:我不喜欢很多人涌到家里来,难得一两位知己光临,能坐得下,留饭时能排得开,足够了。最不能接受的是在咪咪大的房间里设吧台、酒柜,那酒(假设是真酒)又舍不得开给客人喝……
二.视听室
我做“音像博士”时,有人来咨询建设家庭视听室事宜,我回答:别的不说,先准备100平米隔音良好、长宽不一样的房间……莫说我家连1平米也隔不出,即使有,也找不出几部值得过段时间重温一次的电影和套曲。其余的,都不值得专辟一个房间去炒冷饭。
三.大型冷暖系统
长期生活在“温室”中,人的生命力是会退化的。在保证正常起居的前提下,在家里,夏天出些汗、冬季受些冷,都是必须的。为此,我只靠基本的挂壁空调和电热油汀,灵活调节室温,而不考虑中央空调和发热地板等等的“高大上”设备。
四.大壁橱
我们二人,除了少量内衣,衣被等物几乎没有新品预备着;另一方面,也没有淘汰下来的东西存着“怀旧”——被单的归宿是遮家具;衣服直到穿破,然后剪开做抹布。准此,大壁橱并不是必需的家具。
五.书房、大书架
我久已不买纸质书。香汤沐浴、拱手为礼,然后开读的习惯早已不存,书房要来也无用。电子书阅读、检索两便,纸质书就堆放在老房子里,平时只须在电脑旁边备十几本工具书,就够用了。
六.大厨房
又不宴请,何必铺张?架势摆给自己看,没意思。小厨娘在小厨房里烹小鲜,挺好。
七.大浴缸
南京的教工宿舍是宾馆改的,有浴缸,用水用电还不用缴费;我在那儿仍未养成泡澡习惯,老来就不必学那个做派了。
八.智能马桶
我盘算良久,总觉有点小题大做。与夫人取得共识:执行“卫生纸+婴儿湿巾”程序,如果没有足够的否定因素,就这样定了。

                                                           动手动脑

如果有人问:“那么你总该梦想点什么吧?”我会告诉他,我向往的是一个“老科角”——我曾经遐想社会上有“老科站”这样的组织供我们捣腾,可惜没人想到;于是只能在家“侵占书斋(阳台上搭建的)面积”自办一个。最近热衷于玩的项目是做《电声小提琴音质的改善》研究,买了一些设备;为此腾出很多旧物,才把调音台“落位”了。课题正在缓缓前行,至年底预计可以完成。

400IMG_20181001_134932.jpg


一直以来,我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各种设备各司其职,随时待命,A机上做得没劲了,就挪到B机上换一样工作做——我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一个人倒也周转得开,就是显得过于局促。

                                                             身体状况
高血压、糖尿病和通风病,都选对了药,化验指标稳中有降。

日常保生主要是“饮疗”和“饮补”:每天起床后喝200毫升咖啡,然后是400毫升清茶。下午“点一盏”药茶。

我是信奉“药食同源”的,所以常备不少当令的药材和食材。今夏气候不热,我自知出汗不透;再加上长时间站立,脚肿严重且多日不退。后来综合各方介绍,拟就一张祛湿消肿食疗方,其中的桑枝、鲜石斛、葛根丁、益母草、核桃、薏米、红豆、燕麦片、红枣、枸杞、黑苦荞、桂圆等食药材一罐一袋的放着,用时即兴抓起几样,配比、用量没有定规;煮上十几分钟(放红豆的话先煮熟),然后能一气灌下几大杯。不知是时令到了,还是十几副食疗汤起了作用,反正过了秋分那天就开始不妨事了。

到了秋季,世界心脏日将届;于是就应景凑趣,茶里多放绞股蓝、核桃和洋甘菊(袋泡茶)。

我早已对自己预设了一条原则,今天起可以开始实施了,曰:七十后不开大刀,八十后概不开刀。

                                                                写作
今年写文的着力方向有了变化:博客主要用于记录我的经历和由此产生的感触和思想。更多时候是使用微信:在我生活的进程中,国际国内发生的、对我有影响的大小事情,我用短讯、转帖、导语、评论等形式加以记载。

                                                                购物
从今年下半年起,逐渐落实“每月花500元尝10次新”的自定方针。较多的是网购吃食。凡电视中介绍的各地独特的食品,我都要在第一时间搜索,择机购买——主要是季节合宜的问题,比如待天凉以后,要买“卷蹄”(天热易变质)和“张家手工空心挂面”(夏季用盐多,显咸)。

此外就是在“老科角”营运过程中,时不时需要一些配件和辅料,以网购最为简便和合算。我戏称这一过程为“开单到淘宝仓库领取”。

                                                           文末感念
想不起哪个当政者曾经真心(不是嘴上)关怀过草苠。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命运要上心一点。卑微如我,就自己定制自家的人生之路,并且恪守终生的基本信念: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让别人伤害自己。信命格、知进退,以求做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在这个社会里混迹了大半辈子,以亲身经历得出两条结论:一,在一个非理性的社会里,理性的人很难笔zhuang挺bi地生存,有时也不得不有所屈服;二,理性的人,即便命乖运蹇,也不要彷徨、不要后悔,更不可怀疑自己的信仰;不争不抗,甘心附骥于社会;到头来,虽不免受些磨难,但个人和家庭的周全还是能够保得住的。

人生是一次漫长的实验;近些年,当听到夫人哼起《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时,我知道我们的实验圆满成功了。成功的关键,是我制定了有限的人生目标:“平安家庭,简单生活”。最近又将其细化了一下,改为“贫安家庭,简值生活”(贫而安,简单而超值)。

梭罗评说芸芸众生:“花了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来赚钱,为了在最不宝贵的一部分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我属于例外的个案——我60岁前奉行“一条鱼切开卖”的原则,退休后则追求“一天等于二十年”(六十年前的口号,于我尚未失去时效),争取最大程度地享受属于我的瑰丽人生。

《华丽人生》里说:『人类更是如此,几十年过着同样的生活,重复同样的工作。你知道人类是怎么说服自己接受这种就连原始生物也会厌烦的、持续的无趣生活的吗?大家告诉自己“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然后莫名其妙地就接受了。这实在太奇怪了,我无法理解大家到底了解了人生的什么,以至于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了。』

我不是那种悲天悯人的思想者。我不贪心,对社会的索求限制到最低,这就产生了两个效果:一,当社会保障了我的基本所需后,我能活得很快活;二,我因欲求不满而导致的抱怨降到了最少。

于今晚景将临,我自认有资格偶尔在一些场合(主要还是在博文里)阐述自己探索五十年得来的教益。在此漫长的经历中,我曾因独特而遭卫道者攻讦,因成功而致落伍者嫉妒,因平凡而使猎获者鄙夷,因错失而引保守者嘲弄……最后的收成是,成功营造了一个明显带着自我色彩的“小气候”,并在其中诠释我的人生态度。
         
去年,连党报也来置喙的“黑豹保温杯事件”(上升到『社会对迟缓、停滞、消沉的警醒』)和接着发酵的“油腻”话题,据说有上千万人一起哔哔。但我没有老年危机感。从我眼里看去,反觉这群人像唱滑稽的找不到噱头,只得搬点廉价话题糊弄观众。

得益于机遇和努力,我这一生总算没有应验“穷诗人”的宿命。为此,我感恩上苍和一切帮助过我的人。

350穷诗人.jpg


                                                                   跋
我已说过,我们这一代的社会年龄要推迟十岁;另一方面,真正的人生要从退休以后开始营造。我个人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
       10~20  目标与处世能力之间严重脱节,明显竞争不过同龄人,认命了;
       20~30  希冀有个和平的、容许个人发挥能力的“小片荒”、“小气候”,失望了;
       30~60  难以抗衡社会的钳制,把家作为心灵的“后院”,退无可退了;
       60~70  经过40年的漫长过程,“齐家”完成,知足常乐了;
       70以后  享受人生的精华部分,及时行乐着……

我一世的生活轨迹,始终在“从善如流嫉恶如仇”和“社会经验分毫全无”这两个坐标点之间周旋。这条轨迹包含了我的概略年谱——    
       18岁遭遇“文革”。
       19岁踏上社会,没有社会经验,更没有思想,一直为了基本生活而挣扎。
       30岁上获得两个结果:结婚生子,补上大学。
       35岁重入社会,整个人成了一个矛盾体:思想要这样做,而感觉却告知这样做不合时宜。
       60岁,历经步步退却之后,终于在流放的驿站(溧水)熬到了退休。
       61岁,侍奉夫人养病的阶段结束,开始料理生活和梳理思想。
       70岁,夫人一力持家,使我得以基本脱离社会,生活和思想同时趋于稳定,期待完成“冲关”,进入老年。
P.S.
我对“社会经验”的定义是:庶民应该知晓的“游戏规则”,包括明面的和暗中的。

【延伸阅读】
20180506 站着办公可能让你更聪明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普拉巴·希达斯(Prabha Siddarth)博士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久坐行为与大脑内颞叶的厚度减少有关,大脑内颞叶中含有的海马体是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研究人员向35名年龄在45到70岁之间的健康人士询问了他们的活动水平和每天坐着的平均小时数,然后使用MRI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大脑内颞叶的厚度与他们久坐的程度负相关;报告自己坐着的时间较长的研究对象大脑内颞叶最薄。这意味着,你在椅子上坐的时间越久,就越不利于你的大脑健康,可能会导致学习和记忆受损。当然,这项研究不能证明这种联系的因果性。

posted @ 2018-9-30 22:55 Sunday sslab 阅读(529) 评论(0)
                            关于小提琴发声频谱一个现象的描述
实验一
为了研究《电声小提琴音色的改善》这个题目,请月月用她的3/4小提琴录了几段她自己演奏的乐曲。
700同琴同麦不同曲.jpg

上图是其中四段录音的频谱,我称之为“同琴同麦不同曲”。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1100Hz和1900Hz附近有两道深沟。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琴的发声频谱有缺陷;二,拾音器的频率响应有盲区。

实验二
因没有扫频仪(也不想买),所以不能断言拾音器的频率响应是不是连续、均衡的。为此,另外做了一次“同琴同曲不同麦”录音的辅助实验(琴是实心的电声小提琴,“曲”系拉音阶,麦为悬置的驻极体麦(加前置放大。图2左上那一幅)、陶瓷换能贴片、三星耳麦、三星耳麦芯片贴片等四种)。
700同琴同曲(音阶)不同麦左上:驻极体麦(加前置放大)悬置.jpg

从图中看到:四幅频谱均在2800Hz附近有一道深沟。

由这个一致性庶几可以得出结论:小提琴的发声频谱具有存在缺陷的可能性。

上述两项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发声频谱是否与琴声的特质和悦耳性有关系?因这些题目太大,而我的实验只是基于少量材料,故没有继续往下探索。

实验三
做了一个延伸实验——选取《名琴的飨宴》中《四季》的四段录音,做了频谱分析。

【按】英国室内乐团收集了13把古琴,举办一次音乐会。其中《春》、《夏》、《秋》、《冬》四个乐章分别用制作于1702年至1727年的4把斯特拉迪瓦里琴演奏。
700春夏秋冬.jpg

实验四
饶有兴致地做了第二个延伸实验——“穆特的琴vs月的琴”。

【按】穆特的演奏选于《卡门幻想曲》,是DG公司使用4D数码录音技术(频谱图在左)。月用的是她的4/4小提琴。

差距明显,这里就不作点评了。


700穆特vs月.jpg


【讨论】本次实验的启发是:我们可以把小提琴的频谱构成看作是这件乐器的“声纹”,每把琴都有自己独特的声纹。

如果为足够多的好琴绘制一套声纹图,可以生发出很多深入的研究,比如名琴的谱系归宗、真伪甄别、仿制依据等。

【引用】『同一个制作师制作的琴,音色也是有差别的,也不是每一把都好。』(引自[小提琴作坊])

P.S. 20181015
2009年,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将有着近300年历史的“红宝石”古董名琴正式授予陈曦使用。这把琴现在价值600万美元,是最昂贵的小提琴之一。

唱片《妈妈教我一支歌》使用的就是“红宝石”古琴。

起先想:何时我“发烧”了,购进一张『原音母盘 1∶1 直刻』大碟,再把延伸实验继续下去……

日前千方百计得到了陈曦演奏的无损录音,一看频谱,果然缺陷甚少。
350陈曦的无损录音.jpg
posted @ 2018-9-27 22:31 Thursday sslab 阅读(638) 评论(0)
1 2 3 4 5 6 7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