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出门,走到甘溪路往南一点,看到一位踩三轮车的老者在慢车道上用外地话嚷嚷着什么。顺着他的眼光向左搜寻,见人行道树荫下朝天躺着一个流浪女子。我飞速地判断了一下形势,来不及打开“取证”设备,就上前察看。老者见有人过问,也上前几步对我说:“看她面色不对,会不会中暑了?”我观察了一眼,见女子20来岁,没醒,脸色黄而发灰,不像中暑,却有“倒毙”的迹象;遂答道:“唤醒她问问,看有没有危险。”老者把她推醒,与之对话:
       ——你怎么睡在这里?病了吗?
       ——没有。
       ——要打电话叫救护车吗?
       ——不要。
       ——要报警吗?
       ——不要。
       ——你是饿了吧?
       ——不饿,累了。
       ——喝点水吧。那是什么饮料?
拿起一看,不认识,就递给我。我目光一瞥,吓得不轻——是一大瓶滴露消毒水!连忙大声询问:
       ——这是什么?
       ——我也说不清,他们卖给我的。
       ——干嘛用的?
       ——【她指指膝盖。我一看有几处结了厚痂】
       ——你会喝吗?
       ——不会。
       ——哦,那好。我们也放心了。

大太阳下,没有闲汉,没人起哄架秧子(要不然,难保没有“咯吱咯吱”之类的混账话飘过来)。偶有路人在一两丈开外驻足,侧耳听上几句,大概觉得事不关己,又离去了。

我“拍大了胆”,问了一句非同小可的话(这话我平日是不敢轻易出口的,到了这个份上,不得不说了)
       ——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
       ——不用。
       ——你要明白,像这位老伯伯一样的热心人,是难得能碰到的。你今天很幸运。你有困难的话,就说,我们尽量帮助你。
       ——没有。
见她又睡了,我也没多说什么,向老者扬了一下手,继续走我的路。买完《电脑报》,怕自己再撞见徒然伤感,有意绕道从福泉路回来——扶贫济困,破费一点,我勉强能做到;再进一步,拯救她的人生,就无能为力了。惭愧啊!

到家,心里一丝凄凉挣不脱。一次短短的不期而遇,把我对于社会和生活的认识、观念、思想和对策,顷刻间搅乱了;再想整理明白,不知是哪年哪月了。当夜,心绪被一股股浊流冲刷,无计操键。经过一夜沉淀,次晨心性清明了一些。本以为这次刺激过几天就会淡薄的,不想在月爸的微信里读到一句话:『跟半【我孙儿】一起看奥运会直播。今天是高尔夫。看几个人闲闲地在那里挥杆。半突然问:“他们怎么还不回家吃晚饭啊?”』触景伤情,顿觉心里酸酸的,遂开机把以上这次邂逅记录下来。
posted @ 2016-8-15 16:45 Monday sslab 阅读(509) 评论(0)
夫人打游戏的鼠标左键开关失灵了;天热心躁,懒得修理(其实只要把左键开关和滚轮开关对调,就还能再拖一两年),就上淘宝选购。有一家商城在卖“戴尔”和“惠普”品牌的,分别标价8.5元和9.9元(均包邮)。我不知哪一款的手感好,就各拍了一个。付款时才发现,这家正在搞优惠,货款的99%可以用“淘金币”支付。我正愁5000多个淘金币无处可用,此番自己只要出1角9分,不啻天降烧饼!

等了两天,快递送到,一试,都不错,就让夫人挑了一个她中意的。

我还有3000多淘金币囤着,心说如此便宜货不如再买几个,送人也是好的。哪知再登录这家,自付百分之一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反过来推想,我怀疑是伙计设定错误;做完我这一单才幡然醒悟。不过,他们能将错就错不撤单,也是值得称道的。
posted @ 2016-8-8 15:05 Monday sslab 阅读(585) 评论(0)
这是月妈在微信中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同我现在的生活很切,就借来做题目了。

最近以来,忙得连生病的工夫也没有^_^先是一次短途旅游调节精神;回家后因着沈潋的一句话的启发(“硬盘侪勿保险,侬还是买两只小硬盘对拷来得放心”),买了二手零件使两台台式机复苏了;随后受电视节目的感召,又浸渍了一缸杨梅酒,勾兑调色……抽象地看,我现在的生活是划分成一个一个阶段的,每个阶段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其他任务就往后推一推。每个主题要延续十天半月;照此算来,一年也就只能做二三十件事!

当前手上正在做的是把月妈月爸的微信全部导出——这事在几个月里拿起放下弄了好几次,因其太烦太累人,所以做做停停;这次下决心把它彻底完成。接下来,“排着队等了很久”的主题还有很多:有线键盘的遴选(在用的无线键盘手感不好,且有较严重的时滞)、鼠尾草的饮料瓶栽种、奇亚子的药效试验、《电脑报》好文章扫描(有一大堆呢)、一种引发思乡之情的电“闻乡”的发明……


正在惆怅地盘算着,忽然360手机助手弹出一个不知让我说啥好的通知:『现在可以导出手机里的微信小视频了』——事情固然是好事情,但这又要令我划拨出多少时间预算啊!
posted @ 2016-8-7 22:52 Sunday sslab 阅读(498) 评论(0)
【题解】夫旅游,最理想的是在目的地能够投亲或者靠友,俾保障食宿无忧。以前的学生-现在的朋友老牛在临海办艺术公司,这次旅游全仰仗他的接待。

小郭来探视我,回去后发了一个微信给我,说我的状态“大不如前”,建议出去走走,散散心。这建议颇合我意——我一向认为,生活太有规律,对人的心理和意志会是一种消磨;换个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可以让身体和精神都“出出汗”,得到锻炼。正巧我有些想法要同老牛交流,就选了临海做目的地。

提前几天整理行李。然因久不出门,对短途旅游所需的“充分必要”配置生疏了——仅在旅途中才用到的物品(比如速溶咖啡、花瓣肥皂等),我都收纳于固定的箱包,出门前检点一下,把不当令的搁下即可。麻烦的是“平战两用”的东西,虽说列了《必带物件清单》,一不小心还会出点小错:有的(剃须刀等)塞了两份;有的(T口USB线、眼药水等)想着要带,临到“上轿”却忘怀了。USB线老牛那里也借不到;我只好把无法充电的手机关了,留待回到上海站后开机给夫人发短信。

隔夜大雨,遂把雨衣置于行李箱的最上面。不料次晨细雨,不需要雨具。未来先说:我为它写过“传记”的这件雨衣,此番仍旧没有启用的机会,续写着保持了3年多的“不湿”纪录。

上车坐定,待要冲一杯咖啡,却找不到“乐扣乐扣”杯。把刚才的过程回忆一遍,断定是在过安检时,杯子从没扎紧的拎袋中滚落出去了——这是这次出门遇到的第一个警醒!

上厕所,抬起马桶圈。小便到一半,马桶圈晃晃悠悠地要往下掉!幸亏我眼疾手快地腾出左手挡住,才没有酿成事故^_^回程乘的是高铁,别的不比较,单说马桶圈,后者使用了弹性定位铰链,需要额外施加一把不大不小的力,才能抬起、放下。

老牛来接我,对我说:“咱们中午先凑合吃碗面,晚上……”我马上警觉起来:我是一贯不喜欢叨扰别人,尤其是学生的。毛泽东说过农村教师“打秋风”,我不希望自己成为脚注!于是拦住他的话头:“中午吃面很好,我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崇尚自然,不事铺张。下午我们到街上找小吃,每样吃一点,就代替晚饭了。你要是已经定了席面,回去赶紧退掉!”下午逛街时又两次落实,他都说已经退了;我也就放心地一路吃将下来。

当日下午,老牛带我去参观“长城”。临海有着江南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因城市规划拆除了部分,那个另当别论。
73.jpg

出南门,左边不远有一处“中津古渡”遗址。相传鉴真最后一次东渡就是在这里登舟的。我查阅资料,觉得其中有些讹误。据范超说——
       『鉴真派遣大弟子……前往长乐郡(治所在今福建福州)买船,同时采办粮食用品,为第四次东渡做准备工作;又亲率……30余人,一路巡礼佛迹,取道南下福州。登山越岭,经临海郡(今浙江台州),准备入永嘉郡(今浙江温州)进入闽境。不料此时又发生了意外。官府下牒给所辖内诸寺院勿令鉴真和尚前往他国。第四次东渡宣告失败。』  
72.jpg

斜阳草树、青苔水渍,当年繁华早已没于历史的长河;只有一个史实在民间流传:八年抗战,日本鬼子因为景仰天台宗(与鉴真法师有深刻渊源),未曾踏进临海城一步(想来当然更不会荼毒国清寺)。我听后不胜唏嘘!

最近,多地暴雨成灾;5月16日,临海遭遇一场暴雨,次日镇宁门的瓮城就发生了一场塌方。塌方处宽10米左右,高大概6米。城墙砖石落下来,堆成一个斜坡。嗣后开始了修缮工程,城墙上的游览节目被叫停。老牛他们此前一直在拍摄古迹,除了持有管理部门核发的通行证,与基层人员也有很深交往了。他去询问,能不能网开一面放我们上去,人家回答:可以自己从障碍的缝隙中钻进去。后话:图片是下城墙时遇到的卡子,我们拆开一块瓦楞板,声音应天介响。下面售票处里有售票员和协警在把守,也都置若罔闻。
79.jpg

于是,就像《父子情深》里卢卡说的:“这整个游乐场就供我一个人玩!”
78.jpg

临海城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老街民居,现在改造成旅游开发区。今天是星期六,可是街上游客稀少,那些店铺真的是门可罗雀。有很多路边摊,售卖当地的风味小吃。根据当下和次日的四次品尝,我觉得霉干菜饼(有软面饼和硬壳饼两种,都有特色)和南瓜丝饼挺好吃,不难在上海找到市场。
81.jpg

下午5时许,老牛接到电话,他的同事说已经在当地最好的酒店订好了包间。事不由老牛起,责怪他也于事无补,只得随着他进“考场”。在宴席上,好的谈风很是重要。好得我对生活、专业的很多问题都有过思考并已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所以同四川人谈“海椒输入前四川人吃什么辣物”,跟山西人讲“解良的念法”和“黄帝蚩尤抢盐场”……宾主相谈甚欢,他们还邀请我下次再去“边喝边谈”!

酒阑席散,回房间——这家公司自设贵宾房。空调是调成自动档后把遥控器收走了,定在21度,不能升高;这使我极度不适应——我在家培养的定式是:空调开27度(往年开28度,如今它的制冷力下降,相应调低1度),就寝前打开夜间模式(再升高2度);我穿长袖睡衣,不需盖什么,只要把脚遮住就行。这样睡法,人最惬意。这次我没带长袖睡衣,两条手臂冻得够呛,只好把被子拉到肩头,藏起手臂。半夜醒来只觉浑身汗津津,无奈关了空调,开窗,穿睡衣,不盖被。
外.jpg

说到房间,还有说几句题外话:这套间客房(照片拍的是外间)相当“壕”,只在细节处暴露了小地方人的粗疏。
4043.jpg

时不时的整理行李,却总也舍不得扔掉一点——我能理解红军撤出苏区时为什么连印钞机的石版也要抬走。一件一件地掂量,最后下决心把压缩饼干打开了,夜里当点心。这是我于2008年在南京买的军品,每次旅游都会收在包里,好像提了半截砖,这次终于摆脱了它。打开看,内容物完全没异样;使劲咬开,依然喷香。

老牛公司的Wi-Fi很好,PAD开微信、上VPN都甚顺畅。次日我想拿它来练手,买张回程火车票,作为今后“旅途网络生存”的发轫。哪知道登录12306之时,却不记得前几天刚写入过的密码了——我常用的密码有四五个“变奏”,在这里又不能一个个地试(输错3次,页面就锁定)。我每次出门,都有把可能用到的电话号码抄录一遍放在钱包里的习惯;以后,要把可能用到的密码也如法炮制了——说个笑话:老牛问我身份证号码,我居然也能背错,把310说成130^_^

老牛说,用他的帐户帮我买票。这下我不怕帐号被封了,就大胆地试验密码,试到第二个,通了。我说先让我来买票,不行再麻烦他。填单、闯过让人心烦的图案密码阵,按下[确认],只见进度标记不住地转,但十几分钟都进不到下一个页面。没奈何,只得请老牛用他的手机购票;整个过程约两三分钟就完成。由此看来,“旅途网络生存”依靠PAD是不行的,必须有性能强大的4G或3G手机。

言归正传,说回旅游。第二天,公司的通勤车载我们到括苍山游玩。括苍山拥有浙东南第一高峰,甚是雄奇。以至于不少作家,包括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杜撰了一个所谓的括苍派——若是馒头小山,哪会有宗师来开宗立派!山顶上有一座“二十一世纪曙光碑”,我在抬头瞻仰时被山风吹飞了凉帽。碑文记载:『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于2001年1月1日6时42分54秒首照括苍山米筛浪峰。世纪曙光,紫气东来,百年一遇,甚是幸哉……』现在是下午,落山的太阳躲在碑身后面,露出一束光线。虽然方位相反,不过我还是拍了一张夕照图,聊以烘托气氛。
21世纪.jpg

山上有一片露营区,天色尚早,但帐篷已经扎得鳞次栉比。手脚麻利的几个哥们,野炊的行灶已滚了三滚,香气四溢,令人不舍离去。
00.jpg

下山路上,在一座桃园前停车买桃。好桃任凭挑选,4元一斤。后来他们索性钻到人家桃树下拣大个成熟的摘。此地桃子的品种叫蜜露桃,颜色“凄怆”(苏州方言,音ci ciang,言颜色鲜明悦目。暂系这一个词汇)好看。果肉结实,是要削皮吃的。桃子有消积功用,我人在旅途,不敢多食,只尝了一只。

03.jpg

09.jpg


第三天上午,我本来说要自己去台州转转,老牛强烈建议我去天台山朝圣,于是听从了他的安排。

天台山国清景区进山门票10元,国清寺门票5元。多少年来没有涨价,被赞为全国最具良心景区!我与老牛在闲聊他们公司的业务,所以有一眼没一眼地闲看。所有寺院都大同小异,唯有礼佛是根本;我但凡拜谒弥勒佛、地藏王、观世音和如来佛,都要虔诚地三叩首的;香油资也随心境略捐一点。

国清寺内有一块“独笔鹅字碑”。碑上部的题识说:『碑上“鹅”字一半为书圣王羲之真迹,另一半为天台书法家曹抡选补书;咸丰九年,华顶山上发现东晋书圣王羲之半块真迹,经曹抡选七年摹写,补为全璧』。观此巨“鹅”,两边的用笔、用墨浑然一体,几可乱真。展室外的一块碑显示:此碑原是华顶寺的镇寺之宝,后来被移到山下的国清寺。念及华顶寺被夺宝,不禁感慨,遂默诵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你.jpg
你能辨认吗: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为补写的。

午饭后,受当地士绅指点,去朝觐[真觉讲寺]。在山脚的一条小路口下车,拾级而上。寺在山腰林木清幽处,凡夫俗子足迹罕至。我四下缓行,感受命根和慧根受到的启发,颇觉空净自在。又见法师们自办的弘法宣传栏,那字体苍劲中不失秀丽,竟比我这教书匠的板书高明百倍!

20.jpg

黑板.jpg


寺内值守法师止一人,亲切而健谈。不但讲解掌故,还开了正门(无贵客不开)送我们下山。瞻仰过历代高僧的浮屠塔后,合十惜别。我感于他和气友好的态度,为刚才没有随喜而稍觉不安;于是抽出一张大钞,说道:“拜托大和尚帮我们代为投入功德箱。阿弥陀佛!”

回家的路上,几个人聊起各自的家乡,驾驶员(当地人)也凑趣讲述乡里轶事。正巧网上有人起了个头:“城里水太深,我想回农村”,接着各贴吧纷纷有人接续:“农村套路多,村长不让说”、“农村套路浅,照样挺危险”、“农村用电贵,上网要自费”、“农村路也滑,人心更复杂”……我也现挂了两句:“农村斗志高,械斗用小炮”。

回公司后洗澡、休息,到了约定时间,老牛来叫我带上行李出发。先去吃本地的名小吃“面皮”(宽面条也)当晚餐,然后直放火车站。早先他的学生已按他的吩咐排队买了好多点心,依约送到餐厅来。盛情难却,只得照单全收了。老牛竭尽地主之谊,执意把我送我到安检口才依依惜别。一路无话,回上海后神情顿时松弛,乘上熟得不能再熟的地铁2号线时,竟然坐过了站!只好破费叫出租,等了许久,到23点(开始夜间价)以后才叫到车。回家已经12点敲过,赶紧向老牛报平安。
posted @ 2016-8-2 12:02 Tuesday sslab 阅读(612) 评论(5)
一.据20160504《明镜新闻》——
      『北京接近网信与网安部门的人士表示,通过对倒习公开信事件进行调查,现在已经可以基本确定:新疆宣传部门有人参与了公开信的刊登与事后证据销毁,而这封信之所以能出现在无界新闻,是因为有人里应外合,是无界网内部有人保留后门,外部人员得以成功将该信件贴进去,虽然公开信是另外有人所写。
       由新疆区委宣传部、阿里巴巴集团及财讯集团三方出资创立、隶属中央网信办系统的网媒“无界传媒”,在“两会”之际,于2016年3月4日凌晨在“一带一路”栏目登载了书名为“忠诚的共产党员”撰写的《关于要求习近平同志辞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公开信》。
       中共专案组怀疑这封公开信有可能是一个巨大阴谋,后面有政治势力操控,和正在酝酿的政治行动有关系。』

二.大约从2016年第二季度起,“赵薇用台独分子和辱华分子拍电影”事件开始养痈成患。对这种破事我从无兴趣,但其中的一个进程颇令人玩味。以下先看事实(摘自杜蕾康的《赵薇事件始末》)——
       7月6日下午,“共青团中央”官微发布文章,列举了诸多戴XX支持“台独”的新闻截图,以及戴XX参演的即将在大陆上映的三部新片。最后,文章表示:我们看一个人,不看他说了什么,而看他做了什么。该文章发出后一度无法打开,网友质疑被片方“公关”……
       紫光阁【沈按: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紫光阁》杂志社】发文挺团(高层发觉信号不对,这是要反?)共青团文恢复正常,再次发文《当国家传媒均已操控在境外势力手中时,就是亡国的信号》,再次被秒删。

再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本质。7月23日《全球焦点报道》的结语印证了我的担忧——
       从目前的过程和结果看,网民继续在发声,赵微背后的资本断续在各大网站和微博不断删帖,而党国在震惊!
       赵微背后强大的资本,如果真的控制了媒体,进而控制权利,后果对屁民真不是好消息:屁民的声音永远发不出来!资本想让你报道你才能报道,目前的情况是,就算你是团中央也不行!舆论报道只不过是资本控制的棋子而已。只有投靠我的人我才宣传,然后让你们哭去吧。
       赵微事件也充分地暴露了国内的资本集团,基本控制了媒体和网络话语权。当然,国家不止是注意到了话语权的问题……
posted @ 2016-7-28 23:00 Thursday sslab 阅读(542) 评论(0)
说到老科站的动念,由来已久:我从2010年在蜗居安顿下来以后,除了写文,就鼓捣一些小制作,像装个纱门、拉根网线什么的。其实我心中还向往一些更繁复巧妙的东西。举个家电提示音的例子:洗衣机、微波炉等等的操作终了音,不是“嘟嘟”就是“哔哔”,做得不经心的还是“吱吱”^_^我在洗衣、热菜时,不止一次想过:假如机器能随机发出一段带平仄音调的“嘟嘟”声,比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家务劳动将会变得很有趣。

先母评定我属于“风车念头轧车(棉花去籽的机器)心”,甚中肯。我自知不能长久潜心于一个简单项目的研究,像“平仄提示音”这类小发明,我会觉得关键是一个创想;立了项,就可以交给助手去“定制”了。
P.S.
关于“定制”,我将另文阐释。

另一种情况是,我的创想太宏伟了,以一人之智力很难完成。比如我一直在酝酿一种“爬楼外骨骼”,希望能给十年后的我提供一种可靠、轻便、廉价、耐用的助力装置,便于我轻松爬楼,用于取代不现实的民宅电梯和吓势势的爬楼座椅。这个梦想,我本来寄望于3slab中的第三个s——我的孙子;然而若有老科站,我就有可能提早穿上这种“大力水手裤”了。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除了一个人的家庭工业(如黄楚九的中法药房-龙虎人丹、冯福田的广生行-双妹花露水),还有一种由几个志同道合者联合创办的实业社,比如三友实业社和钟声实业社。集各人所长,群策群力开发一种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品:前者的毛巾和后者的录音机。老科站的设想,可以说是走出了同人实业的第一步:结社。

现在要做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资金容易解决,人员也不难办——一次筹备会就能把各种C?O的胸牌发完。问题是,大家凑在一起能不能形成合力而把事做成?这才是关键。而老科站,是一个彼此考察和适应的理想所在。
posted @ 2016-7-26 20:40 Tuesday sslab 阅读(529) 评论(1)
俗话说“鸟枪换炮”,以下要讲的这个故事,是一次倒行逆施,所以只能说鸟枪换了一把“铳”。

两台在用的笔记本,一台越来越慢,另一台偶然会死机。我给自己下达任务,修复了一台四核台式机。试用效果很好,我就用它把力不从心的东芝笔记本顶替了下来。用了一阵,觉得这大热天的,脚边卧着一台400W的“电炉”在吴牛喘月(我又不喜开空调),有点吃不消。家里还有一具新的小机箱(带小电源)闲置着,就萌生了再上一台简易的“轻薄主机”的念头。粗略算来,这已是3slab“出品”的第八(或第九)台电脑了。

所需部件全部买“拆机品”——因为我很好奇:用市上所能买到的最低配的器材组装一台能用的电脑,需要多少投资?使用效果又怎样?现在的拆机行业经营很到位:再三保证不是返修品,而且售品全部经过检测再出货。事实证明这话可信,装机中没有碰到一件需要退换的零部件。核算成本,总计299元弱——是人民币!我说“200元级的学生电脑”,一点没有夸大其词。以下是本机的成本表。说明:机箱、键鼠套装和显示器我是用现有的;但找来二手货的报价(不过键鼠是全新的)计入成本。此外,所有项目都已包括邮费——
       网吧机箱                                                 37.88
       主板+E2160 CPU+风扇+2G内存        88
       串口硬盘80G                                        26
       键鼠                                                       18.9
       15吋液晶显示器                                  128
       ----------------------------------------------------------

       【总计】                                                  299

400.jpg

   
组装中发现,由于采用了早年的无名主板,因而本机存在着硬件不匹配的问题——不能通过光盘安装系统。我只得先把硬盘移到上述修复的台式机上,安装Win7系统,再拆回来在轻薄机上试用,不行!进不去系统,再三执行[修复启动系统]也不见效,最后它自己关机了。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无奈;忽然想到:免费升级Win10的活动还有9天截止,不如索性升级后再试试。谁知这一试,就试出Win10的好来了——把硬盘重新装到轻薄机上,开机,经过好一阵“转圈”(图标)后,告知[正在准备设备],又过片刻,桌面就出现了!

我随即在[电源计划]中选中[高性能计划],然后拷贝[高校专用免费绿色Photoshop],试做简单的图像处理。整个过程很顺利:软件启动自检和打开图片运转飞快,做[调整-色调分离]和[滤镜-液化]等操作都比原先使用东芝笔记本时快很多。运行挺顺畅,未觉任何异样。又下载了微软的ICE软件,用来缝合3张照片,计处理用时8秒,输出用时3秒。这下我就放心了——这台电脑所要承担的是“写作素材准备”的任务,主要用来进行上网、文字处理和图像修饰,现在做PS和ICE(与浏览器和Word相比,对硬件要求最高)既然已无障碍,那就可以确认它堪当此任。顺手用“鲁大师”测一下硬件性能,在没有显卡得分的情况下(集成显卡不入鲁大师法眼),跑分达到45000以上!


由此想到,本着我这样旧物利用的精神和方法,即使在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里,只要努力一番,电脑教学中最困难的上机条件这一项,便有可能得到解决。进而言之,让每个学生通过寒暑假勤工俭学赚得一台自己的电脑并且自己学会装拆,也不是空想。如此,哪还有“卖肾”什么事!当然,为了使生手也能玩得转,需要把配置再提高一个档次。比如增加52元预算,就能购得G31主板+E5200处理器的套装。

351元攒一台够用的电脑,无论怎么算都不能说贵。此外,假如批量进货的话,货价、邮费还能有一个不小的折扣可打。比如若能便宜3%的话,100台的订货就能多得3套备件或者一台教师用机。过去大家(包括我)的印象是电脑价高,一般学校和家庭买不起;而今一台电脑差不多与一部老人手机一样便宜,可以说普及电脑教学的最大拦路虎-资金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事若想办成,有两个先决条件:一,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以条件简陋为羞(其实也不简陋啦,毕竟是intel E5200双核处理器,它在2009年可是俏货!而我们的第一台电脑只是486加16兆内存!),更不以“机”不如人作为学习不好的借口。二,当地的学校里有一批爱校爱生、不惧责难和嘲讽的教师,有志通过自己的辛劳付出,把“电脑从娃娃抓起”的号召落到实处。

好,最后要说正事了。如果有符合我描述的教师对我的实验感兴趣,我郑重承诺:只要向我咨询,我都愿意把配置方案、供货渠道、装机贴士等“干货”,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有缘者请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联系,我保证有问必答。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posted @ 2016-7-22 20:38 Friday sslab 阅读(577) 评论(3)
网上有一篇《上海人做饭时最常说的上海话!看完傻眼!全都认识的是模子!》,我读完后,略加考证,写下这一篇,算作读后感吧。

关于上海方言,我没有系统研究;每次,当有不靠谱的言论招惹我了,我便就事论事地写一点反驳意见。

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要达成三个共识:一,上海话大约成型于19世纪中叶,是本地方言同江浙方言的融合体。我称之为“长江三角洲普通话”。二,在形成初期,各地方言应该大都有对应的文字可以记录的;只是到了后来,语言依旧保留着,还发生了一些流变,而那些字却失传了。虽说失传,但它们应该不是很生僻的,没有必要到“阴山背后,犄角旮旯”去翻找。三,有些没有对应文字的语助词,随手挑个不扎眼的常用字即可;各人写法不同也无妨。比如ge me,我写“格么”,别人也可以写“格末”。何谓不扎眼,就是不要盗用已有明确的对应口语的字。比如ge me不要写成“搿么”——“搿”的意思是两手合抱,沪语中说“搿包袱”、“搿小囝”、“搿牢一棵树”,就用这字。

现在我们推究上海话的本字是哪个,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猜测,而且哪个的胆子大,TA的“学术成就”也相应地大。比如我要相与析的这一篇,看似洋洋洒洒,其实里边充斥着谬误和臆断。现摘出其中明显的、经不起最起码考证的差错,简单评判如下——

1.『拿手deng deng分量看的deng,正确写法“敁”。』
错。敁,音diān,意思是用手掂量、估量或斟酌。意思碰得拢,但这字并没有deng的读音。

【我说】戥子的“戥”,音děng,可作动词用。“戥一戥”就是称量一下分量。所以,这里系一“戥”字更可信。

2.『nio面粉的nio,正确写法“掿”。』
存疑。掿,音nuò,古同“搦”,有握持、揉、挑惹之意。

【我说】有一个“挼”字,音ruó ,词义“揉搓”。读友可判断:哪个更有可能?

3.『xia刀磨剪刀的xia,正确写法“碬”。意思就是磨刀石,或在石上磨。』
无稽之谈。这说法不知从何而来?碬,音xiá,只有一个释义:(高下的)下。

【我说】磨菜刀先要“戗”【按:一作锵、镪、戕】。据《搜狗百科》——
       『家用菜刀时间长了刃部即钝,就需要戗薄了。刀口软的用戗刀戗,然后再用磨刀石磨。戗刀的工具是一根尺把长的铁杆,两头有横扶手,铁杆中间镶一把优质钢的戗刀,用它将刀的两刃刮薄。说得通俗些,这把戗刀,就是个铁刨子。也有的工匠用手摇砂轮代替戗刀,省力,薄厚均匀,但内行人说,用砂轮磨刀刃,刀身遇热退火,会减弱钢性。』

北方话所说的戗,到上海演变成刨削的“削”(音xia),顺理成章——事情或许本来就这么简单明了。

4.『水里先要za的za,正确写法“煠”。』
存疑。煠,音zhá ,词义同“炸”,并无“在水中汆一汆(或煮一煮)”的意思。

5.『ge味道的ge,正确写法“滒”』
无稽之谈。滒,音gē 词义为多汁、黏稠,并无作者所说的“混和调味”之意思。

【我说】ge味道,同ge药一个意思,想必应该用一“合”字。

6.『za ni的ni,正确写法“(泥字之下一个米字)”』
存疑。常用字典不收此字,作者是画出来的。话说回来,即使有这字我也不用——大家都写“着腻”,我有什么必要别出心裁?

7.『舌头也tai出来了的tai,正确写法“䑙”。』
错。䑙,音rán,“吐舌貌”。意思碰得拢,但这字并没有tai的读音。

何况,沪语念这字,是念ta音。

【我说】我曾经考虑是“耷”字,但未曾证明。

8.『老酒总归要mi mi,正确写法“渳”。』
存疑。渳,音mǐ,释义之一是饮。

【我说】我用“咪老酒”一直相安无事,可是这位繁琐君偏要抛出一个“渳”字。查“渳”字的主要释义是“浴尸”(洗尸身),试问我有什么必要自寻恶心?!

9.『倒点水在碗里dhang dhang的dhang,正确写法“盪”。』
繁琐哲学。晃盪之“盪”字,现已简化为“荡”。所以,完全可以写作“荡一荡”。

10.『饭米soe的soe,正确写法“”。』
错。糁,音sǎn、shēn,方言,词义米粒(指煮熟的)。意思碰得拢,但这字并没有soe的读音。
posted @ 2016-7-12 21:31 Tuesday sslab 阅读(1437) 评论(2)
学生“老牛”(在校时同学都这么叫他)创办了一家纪录片公司。日前他推送了他们的作品请我观赏,第一部是《为吴宇森铸剑》。

现在的纪录片,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全片都由编导的代言人在说,而且有的说得很离谱,例子有《舌尖上的中国》(尤其第三季)。另一种是任由拍摄对象说,TA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这里面就有一个怎样分配话语权的问题——对象有对象的观点,编导有编导的理念;为此编导要派一个代言人,去同对象进行观念的交流、碰撞,甚至交锋。这样,片子就有了“关子”,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关于我对纪录片的理解,这里就讲这些。以下要谈的是,假如编导派我做代言人,去同铸剑师共同掌控片子的进程,我会怎么做。为此,首要条件是寻访一位能够接受我的思想的无名铸剑师(有名的,都不可能舍弃赖以成名的点点滴滴“传承”)。据说龙泉现有一百多家宝剑铺,百里挑一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我会作为一名顾客,提出我的订货要求:造型高贵、剑锋犀利,造价在千元以下。

师傅说,那不可能!做一把宝剑,需要八个月以上,那是多少成本?我说这正是我要与你探讨的关键问题:现代的铸剑师,有什么理由死抱着欧冶子的那套工艺不思改革呢?

中国古代,由先秦到西汉中晚期的炼钢技术,主要工艺是块铁渗碳法——早期炼钢一般都是低温还原冶炼,第一步先由矿石炼取块炼铁,第二步再由块炼铁渗碳成钢。此渗碳过程中要不断地折叠锻打,以帮助碳的扩散。这样得到的钢便叫块铁渗碳钢。有人(记不清了,也许是李约瑟)设想:古代上好的宝剑,其原料有可能是拣来的陨铁。

反观现在,什么型号的钢材没有?美国炼不出还有英国。你们居然还在沿用反复折叠锤打的原始工艺,自己拿铁条去渗碳炼钢。不知此中的目的何在?

所以,我的结论是:用好钢,机器加工。这简单的工作学徒就能做到。老板要做的,是找到好钢——有人用报废汽车拆下的弹簧钢板打制刀具,就是一个聪明的办法。然后了解(不是探索)这种钢的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稍加改进,作为不是秘籍的“秘籍”保护好。准此,一支剑身的成本降到十几二十元;生产效率则能提升成百上千倍。

师傅说,龙泉有很多小作坊就是用机器做剑身的,那是工艺品,怎能同千锤百炼的宝剑相比。我说是吗?你按照我说的办法打造一把弹簧钢“工艺品”,然后与你的极品手工宝剑对砍,看哪把败下阵来。      

……

我继续循循善诱:省下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一半用到宝剑和剑鞘的装潢上去,要聘用高级设计师打样,让顾客宣扬定制。要选用全铜(以及少量全银、全金——没办法,现在有钱人多啊)饰件,还要研究宝剑的气相防锈技术。

节省的另一半成本用于软广告:强调“镇门剑”保佑家宅平安的概念。中国3亿多家庭,哪怕其中的万分之一接受你的宣传(概念是传统的,早已有之,你要做的是张扬这一概念),就够你做十几年的了。

凭这一番说辞,不知能否打动哪位师傅来试上一试?有的话,这部片子就有着落了。拍出来,肯定令观众耳目一新;价廉物美的精品,加上有纪录片为之先容,兴许要不了几年,爱炫耀的朋友如果没有一把镇门剑,都不好意思说自家是有点国学底子的。
posted @ 2016-6-27 22:13 Monday sslab 阅读(557) 评论(2)
夫人从小在常州乡下长大,常州话应该算她的母语。可是最近,她说有的常州话她听不懂了:某位乡邻挣扎多年后彻底疯了,知道的人都说他“想‘段’想痴唠哩”。夫人问我这话什么意思,我说我能猜出来。

在各个方言区里,人们的口语不是恒久不变的。一是读音在渐变,比如苏州人的一声“倷好”,在央视的一个片头里念成了“讷好”——那个片头是各地人用方言问好,不可能让一个洋泾浜苏州人出镜的。此外还有读法上的渐变,比如“勿要”读成“覅”、“勿曾”读成“朆”,是早已定型了的。后面这个现象,在语言学上叫作“反切”。

近三四十年来,随着语言交流中信息量的遽增,人们需要提高表达的速度。从前常州人把铜钱叫作“铜汗”(大概是说铜钱都是汗水换来的吧?);现在通过反切,把这个双音词简化成单音词“段”,是很大众的。
posted @ 2016-6-26 21:39 Sunday sslab 阅读(594) 评论(0)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