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200题》大起底(2.0版)

【前言】
先解释贴出这篇“2.0版”的前因后果:我在微信中读到一篇转发的《国学常识200题》,发现其中充斥了谬误;遂写了《〈国学常识〉大起底》一文,摘出并分析了那篇文中所列200个“常识”中的29处错误或不足。惊讶于差错率如此之高,遂上网查核。此文在各论坛、文库和搜索引擎中盈千累万,随机抽查了3篇,套用一句名言,可谓“错误的选家,各有各的错法”。我注意到这个问题,便在已有人改过答案的3题之后加注:【按:本题答案在一些网站上已得到改正】。查核完毕,于3月17日刊发。随后,维昌兄留言,提出质疑:“读完不禁纳闷,博主是否碰到了李鬼?正版书即便有错,也不至于狼狈如此?”

我不敢怠慢,花了一天时间,再度查阅——这次的搜索更加全面。经反复比较,发觉整个问题十分复杂,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经过重新校勘,认为全文还是重写一遍为好。

这次,在不知凡几的卷帙中,终于在《百度文库》找到了一个订正得比较好的版本。文首的告白说:『学常识200题合集(含答案)。在这里邱老师要向各位道歉,对不起了!前面的100题有三题的答案是有误的。现已更正,200道题附上。以本帖为准,给大家带来不便,还请谅解。谢谢。』查这位老师已改正的各题中,我不必再加批驳和评述的有6题(题号为49、63、76、87、89、90),所以我先把这段公案了结了:把他们从上一版本中删除。此外,鉴于79题和82题的答案也已改正;此处仅留下几个关键词,以供有兴趣的读友延伸阅读:古今四座无字碑/泰山无字碑/李清照《如梦令》与韩偓《懒起》/陆游海棠诗。

我在查核之时同样也很“纳闷”,并且不断地问自己:那篇东西为什么会错得那么离奇?深入(说实话,也并不见得有多“深”,因为我一贯的路子是普及)思考一番,我决定“拔出萝卜带出泥”:由表象倒查下去,直至查到“老根”为止。

一,首先是转帖惹的事。我在思考:转贴,往简单处说,就是点一个虚拟“按钮”的问题;弄复杂点,也无非是“剪刀加浆糊”的事儿——一连串机械的“CTRL+C”(拷贝)和“CTRL+V”(粘贴)的过程,怎么可能会导致谬误百出的?原来,网上有一批热心人,或自作聪明,或好心办坏事,在转发帖子时凭着无知又无畏的素养,擅自改动。结果呢,是“扶得东来西又倒”,毛病未见减少,有的还弄得刚打补丁又添窟窿。比如105题,[杏林指代的是:]/[医学界]。原题的答案本是正确的,然而上述那位叫人“为准”的人师,把答案改成了[教育界]!于是,此君的画蛇添足,便成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最好注脚。【按:指代教育界的,应是“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修建的。而杏林,则是三国时的名医董奉留下的典故。】

二,往“下”查,还有字幕组的“功劳”:这篇东西的原版,按情理推断,应该是根据一次或几次《国学常识竞赛》的字幕整理而成的。我们电视台字幕员的那点肚才,实在是火烛小心;至于责任心,更是粗放得很。中文字幕的差错率排名,肯定远远超过中国足球的国际排名——举例来说:他们具有把《檀香谜案》打成《檀香面》的本事。这班“舍弟舍妹”撤一撤烂污,不知要害苦多少莘莘学子并连累他们的夫子。比如62题,[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附录的答案是(B)。这道题错就错在,在“舍弟舍妹”与“息弟息妹”之间,漏掉了一个序号“C”。【按:根本没有“息弟息妹”的的说法。查日语还保留“息子”一词,指亲生儿。中国古代有“息女”一词,指亲生女:『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三,再往根子处查,这笔帐还得归在始作俑者头上。“始作俑者”是谁?自然是出题者——某些吃“国学”饭的文人,既囿于见识、更疏于查核;结果,给出的题目先天不足,东北人叫“胎里坏”——他们罗列的各条备选答案都是错的,善良的转帖者改了也是枉然。比如171题,[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晨]。附录的答案是(D)。问题在于,汉语中何曾有过“一日之行在于晨”的话?

P.S.
不排除有少量极好的题目。如11题,[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附录的答案是(C)。 从出其不意的角度出题,考核学生的诗词知识,有很高的水平。

【以下为重写的正文】
日前看一篇《国学常识200题》——后来才查明,这是几场“国学”比赛题目的综合。我本来的目的,是想快速地测试一下自己的古文程度和百科知识,看能否处于及格线以上;不料没浏览几题,就发觉不对头——时时有错误的“常识”出来,挑战我的知识结构和克制能力。越看越恼火,终于再也忍耐不住了。我决定花点时间,揭穿一伙国学啃食者的画皮。为此,把出错的答案以及少数出错的题目,罗列于下——

【凡例:数字序号为原题号。[]/[],前一括号中为题目,后一括号中为答案。】

7.[“床前明月光”……“床”指的是什么?]/[井上的围栏]

关于“床与井床”,这是一个“白马非马”的辩题。我已另有文字阐述,此处不再重复。只是,《国学》的炮制者也相信『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其所举的典故就是“白马非马”(在后文),为何正当需要他们明辨时,却不“名”了?

8.[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胡适之]

不确。“孙行者”的贴对是“王引之(清代国学大家)”或“祖冲之”,陈寅恪的标准答案即为此。答出“胡适之”的学生很有才,但只能算是二流的——“胡”对“孙”,需要转一次弯,联想到“猢狲”,方能成对,这毕竟比较捍格了。

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相当于:]/[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这种“国学”问题,谬种流传,错误解释已近泛滥,充斥于几个网上百科引擎。我不得已查了《维基百科》——
       『《说文》:仞,伸臂一寻八尺也。
       明·张自烈《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为一仞,中人之身,长八尺,两臂寻之,亦八尺。”』

答案很明白了:一仞是“中人”两臂张开的长度,“成年人一臂的长度”的说法错绝。

22.[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欧阳洵]

欧体明明是唐代欧阳询及其子欧阳通所写的字体。那个欺世盗名的“欧阳洵”又是谁?

24.[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黄河流域]

我只肤浅地阅读和考证过大禹,不敢贸然立论。但是对上引答案,我表示根本怀疑。以下用最新的资料予以驳斥——
       据中国新闻网2014年03月12日电
     『人大代表话现代版大禹治水:还碧水给现代城市。
       “作为大禹治水之城,浙江绍兴将紧抓产业和水这两个关键问题,用治水来倒逼改革。”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市委书记钱建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绍兴将重构产业、重建水城。』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左雄右雌]

这个答案没有意义。理由有二:一,是进门人看去,还是出门人看去?没有这个前提,论左右就是“公婆都有理”。二,至少有一位堪舆家提出:“放石狮子要配合收山出煞的方向,不可随便放。”何谓“收山出煞”?我不懂,想来“国学”们也未必懂。大家都不懂的问题,糊弄谁啊?!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查“结发”,知至少还有两种解释——
       『当女子订婚后,即用丝缨束住发辫,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到成婚的当夜,由新郎解下【然后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
       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

这种没有可靠答案的问题,还是不要为难可怜的学生仔们了吧。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熟【当为“孰”。整篇中白字不断,此为其中一例】乐?]

答案无错。但关于这句话的读音,原文不敢染指;因为它有四种不同的读法,而且主张者都说自己正确。以下引两种言之成理的观点——
       『1.独月勒,与人月勒,孰勒?
       2.独勒月,与人勒月,孰勒?(据说这是《四库全书》中的标注。)』

40.[《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政治地位]

这个问题问得好白痴!编《百家姓》时,要顾及押韵。若是真要按照“政治地位”排列,哪里还有闲心管它韵脚的事?在整部《百家姓》中,只有一个“赵”姓得到拔擢(《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到第二第三个,就不对了:“钱孙”——可不是吗?人人都是钱的孙子。这算什么“政治地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按:当为“副”】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

这题的答案没问题。但是,题目中除了夹杂白字外,还出了一个篡改史料的有意的差错——据《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欣赏》载:这副对联的原文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张鹏翮题大殿)』。显然,“国学”们是查也不查,张口就来,贻笑大方。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我把《中庸》通读一遍;细辨与“天”、与“人”同时有关的,有两处。主要的一处是——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诗经》说: “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面下面都清楚。君子的道,从普通男女开始,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与整个天地相通。】』

这是孔子反用《诗经》的诗句来阐述“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的道理: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另一处关系不大的是——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此二处虽同时讲了“天”和“人”,但并无“天人合一”的意思。准此,说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丝毫没有依据。此不知是哪个陋儒的一家之说。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不确。@小粉丝猪猪:『由于青衣扮演的人物有很多都是属于命运不太好的,有的遭受遗弃,有的生活上很困苦,穿的服装也非常朴素,所以另外还有一个名称叫作苦条子旦角。』

准此,请问以“苦条子旦角”应工虞姬,合适吗?

@京剧陈朝红认为:『《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从行当来说仍属花衫。』

查花衫。《维基百科》说:『京剧原来没有花衫行当,后来,王瑶卿将青衣、花旦、刀马旦三者加以综合运用,唱念做打并重,这类旦角类型被称作花衫。京剧花衫代表人物有《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等。』

我遵从这一说法。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才女:]/[李清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是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不知这算哪门子国学?

77.[唱念做打……中“做”指的:]/[舞蹈动作]

不确。据《百度知道》:『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我接受这一说法。此外,我个人有个观点:“做”泛指各种艺术样式的表演。像:做戏、做书(如“迪搭我就不做了”)、做乐曲(如“迪格听客要紧的,迪只《三六》要好好较做”)等。
   
81.[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

太笼统。据@boris提供的资料,唐代的“傳驛”网络的运行,是由尚书省→兵部→“駕部司”掌管的。负责人是驾部郎中和驾部员外郎。

83.[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白居易]

错。白居易在西湖主持修筑过一条堤岸,被称为“白公堤”。据《历史春秋网》:『现在这一条“白堤”,并非“白公堤”的简称,而是“白沙堤”的缩略。“白沙堤”是唐朝时的名字,同时它还被叫做“沙堤”』

有些“答案”改选李白,则更错——李白到过杭州,也留下过一首诗。但是,“潇湘诗社”说得中肯:『李白时,杭州西湖一带多为淤泥,彼时确没有什么景致,直到李白离世后10年,白居易来到杭州任职,率领当地百姓对西湖开淤排污,杭州美景自此而来。可以说杭州是白居易发现并缔造的。』

8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法律条文]【按:备选答案中也有“圆规曲尺”条】

错。来看原文:『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眼力,公输子那样精妙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圆;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理念,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由此可以知道:一,规矩就是圆规、曲尺。二,说到“意思”,孟子是以规矩、六律作比喻,来阐述仁政的关键作用。而孟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要求当政者推行仁政: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都与“法律条文”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111.[“成吉思汗”的意思是:]/[大海]

不确。据《百度百科》的“铁木真”条:『汗号成纪司汗,旧译“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成立纲纪主司四海的可汗”。』——读者可两相对照。

1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李广]

不确。据@PlayAgain:『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卫青李广,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读者可两相对照。

【我评】:这本是一个翻案的好机会,可惜他们孤陋寡闻,错失了。

133.[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品德高尚]【按:备选答案中也有“子孙成群”条】

不确。据《百度文库》:『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善终】……后来由于避讳等原因,“五福”也有了变化,如东汉桓谭在《新论·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终命”更改为“子孙众多”,因此,后来的“五福”也就变成了“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了。』

【我评】:都是读书不多、查书不勤惹的祸!就不能玩些高雅点的差错吗?
   
【结语】:写完这篇教人防骗反骗的长文,我的全部感慨反而很短:似这等半瓶子晃荡的“二货”,也敢出来冒充高人骗钱骗“声望”,真正岂有此理!我给下一份判词:这篇《国学常识200题》毒如砒霜,一个虔诚的学子倘若中了它的毒,会因在正规场合和有知识的人面前屡屡露怯,而一辈子抬不起头、开不了口!

作为一个有良心的文人,我有责任把由那些浅薄的媒体、媒体人和“国学家”们共同挖掘的陷阱标示出来,以警示有缘者。此外,我还要代普天下的赤子恳求他们的父母:“21世纪,‘国学’早已薪尽火灭!哪怕杀了你,也千万不要凭着对某些招摇过市分子的信任,把亲生儿女往伪‘国学’的火坑里推!切切哀告!”
博主上一篇:«空等时段
博主下一篇:»东施效颦的“冷静期”
posted @ 2014-3-23 23:23 Sunday sslab 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