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音和押韵》续二

沈潋在《〈转音和押韵>续篇》文后有几段留言。一段说——
       『还有的地方鞋子读如孩子。 
       有个笑话,一个人大叫,我孩子落井里喽。众皆惊。最后发现是鞋子掉了。』

【我答】所援引的“笑话”,据说是1950年代发生在重庆嘉陵江渡轮上的一件真事,当时还有见义勇为者毫不迟疑地跳江救人!

网上有一个调查,问哪里的方言把鞋子念作孩子,网友自报各自的家乡,有四川、陕西、襄阳等地方的官话,以及广西沿海的白话。

我把距离拉近些,又查了在使用江淮官话的地区,扬州、镇江、响水、阜宁、盐城、东台、泰州等地方的网友都自报他们家乡也这样念。
P.S.
可供印证:关羽家乡“解良”的“解”,字典标注xìe,但当地方言沿用古音,念hài。

另一段话说——
       『陈希安、薛惠君《珍珠塔》第一回《妆台报喜》,薛唱:“牡丹双朵嫩葳葳,小小金莲仄仄鞋。”
       蒋月泉的《灯下劝妻》,有:“你的金莲也算小,绣鞋儿何用衬高底。”
       这个鞋字的读音像普通话的“爷”。』

【我答】我反复辨听,证实两人在两处确实都唱的是ye。

还有一个旁证,薛惠君紧接着的一句唱是:“拂花枝,下花台,弯弯曲曲绕花街”,此处的“街”念作jie。

为什么苏州官话的读音与一江之隔的苏北相差这样悬殊?这要从两个方面思考:

一,苏州话属于吴方言区,与江北的北方方言有很多捍格。

二,更重要的,吴方言区太湖片还有一个杭州小片,这是问题的关键——『宋朝迁都临安,南渡士民带来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对南方本地话施加影响。终于使杭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起了不小的变化,染上了浓厚的北方话色彩。』鉴于临安的“都城”地位,“小片”的杭州话对吴方言的“改造作用”必定是巨大的。

杭州话还有一次大变化:」清政府被推翻后,旗下营被迫解散,数量众多的旗人子弟和随军家属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姓之中,他们浓重的北京“官话”,进一步使杭州话受到影响。』关于这一点,本文就不展开了。

杭州话的“鞋”,就念ye。比如文彬彬、范哈哈的《徐子建贴对》中有:『大衫儿、小帽儿、搭肩儿、“爷”儿、袜儿……』
博主上一篇:«你有什么久拖不决的事
博主下一篇:»三位教授做命题作文
posted @ 2016-6-2 23:14 Thursday sslab 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