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耿良遗下的缺憾

电视里正在播放唐耿良的《双雄斗智》,其实就是“赤壁鏖战”中“孔明过江”那一段。没考究这是哪年的录像,反正如今都是先生的遗作了。我欣赏文艺作品不喜炒冷饭,所以进进出出有一搭没一搭地“刮”着几句,也没认真听;可就是这么三言两语的,却在几分钟之内听到了两处硬伤。一处是,诸葛亮在草船上调侃追上来的司马懿:“如蒙‘wei’临,不胜欢迎”——显然,是把“莅临”读白了。另一处是,说到曹兵逃跑,形容道:“恨不得身上生仔肩胛”,说时还做扑翼状。


后一处是说书行当所谓的“口冲”。吃开口饭的人,最怕口冲;不过口冲轻易并不会发生——说书也好,教书也好,那词儿在嘴里已经滚了十几几十遍;脱口而出,几乎是下意识的;即使真想换句把台词,也要刻意记住,以免“乘过站”。比如,好多演员和教师(包括我),平日里口中偶有怪话、脏话滑出,但一旦上了台(舞台、书台、讲台),绝对不会现出生活中的原形来。唐先生老年排新书,一不留神,台词中出现不严谨之处,可以理解。不过,读白字就比较不那么能谅解了。


1983年,唐先生在一部书的结语中,说了“唐朝的杜牧杜子美有一首诗:‘折戟沉沙铁未销……’”我当即给他写信寄到上海评弹团,作了善意的提醒。于今斯人已逝,要想重新录音是不可能了。但是以我对声音技术的点滴知识,这些缺憾还是有办法弥补的。过去书画装裱讲究“挖补”,现在只要“拷录”——在他自己的书里,找几个同样的字或者同音字,拷贝过来,替换掉即可。只是,这活儿需要找一位业务精通的、责任心强的、热爱评话和唐先生艺术的高手,那倒是有点难度的。

博主上一篇:«旅德杂记之廿四,保健
博主下一篇:»旅德杂记之廿三,日常采购
posted @ 2013-11-3 23:21 Sunday sslab 编辑

评论:

sslab
2013-11-04 23:14
我露怯了——苏州话里,肩胛确有翅膀的意思。例如:周云瑞、薛筱卿的《珍珠塔·见娘》有这样的说表:『方卿看见只庵堂,晓得娘勒浪里向,恨勿得马上生仔肩胛飞进去,碰门都来勿及。』

这段文字就留在博客里,作为对我自己的警醒——以后为文要更谨慎一些。将来结集时,我会修改。
沈潋
2013-11-04 17:57
先说“肩胛”,是吴语里翅膀的意思。读JiGa。惜乎不知是哪两个字。待查。

唐耿良的书,太过海派。我是没上学的时候听过一次,对于蒙童,是了解三国的好版本。到十六、七岁回头再听,觉得粗疏了。觉得还是陆耀良的汪派三国有味道。所谓“说三国拿列国作比”。加进大段的列国典故,非但不讨厌,反而听来很舒服。

其实我最想听的是金声伯说三国。他也跟汪如云学过三国。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从来不说三国,惜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