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使一台缝纫机起死回生

挟上月在月月家“修理”好了一台“胜家”缝纫机之余威,我对自己的本事信心倍增。前几天泥着夫人,到愚园路去取来一架闲置十几二十年的“飞人牌”机头,看看还有没有把我的手艺发扬光大的可能性。


拎到桌上,上上下下地察看,只见“应该”生锈的地方都遍布锈迹、原来上的机油也都变质了。用手一盘,很紧很涩,还吱吱嘎嘎地响。赶紧找出一块摩擦力较大的粗抹布,蘸上锭子油,把里里外外的每一个零件都擦拭一遍;又向所有的加油孔灌进过量机油,直至滴滴答答地挂到桌面上才歇手。


用盘飞轮的方法轻松地缝了几条线迹,然后调整梭壳压力、压脚压力、面线张力。接着,“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通过拆解反推,掌握了解决压脚扳手匡动问题的办法。至此,可以认为这台缝纫机已经修复了。接着,又花41元(含邮费),在网上购了一具缝纫机改造的专用马达,使它也挤进了电气化时代。


最后要多说两句:一,所有国产老式缝纫机,都是抄袭“胜家”的设计。从我这次修复的圆满结果可以看出,那真是一款优秀的典范。在机械发明史上,大概只有AK47可以与之比肩。二,马达我选的是“万里牌”;年轻人也许没有用过这个牌子的电吹风,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字号,只要他们愿意,造一只好马达是不在话下的。

2013-10-11 14.56.14.jpg


P.S. 20131209
我少年时看缝衣师傅“踏洋机”(即缝纫机),见他们不是把面线线团(当时新兴起的纸芯线团)插在机顶上的轴上,而是绕了一个弯以后,插在面板右侧供绕梭心的那根轴上。当时没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费手脚。现在我能高速缝纫了,终于发现其中的奥妙——纸芯线团很轻,又没有“轮缘”,极容易因惯性而“冲过头”,进而使得过松的面线缠在钢轴上,导致断线。这是我几次断线后,夫人指出的道理。我马上从善如流,也改学老裁缝的做法。

博主上一篇:«哀过气“民运星”
博主下一篇:»旅德杂记之廿一,在德国做男人
posted @ 2013-10-11 19:38 Friday sslab 编辑

评论:

沈潋
2013-10-14 03:54
恩奶看来很满意。今天视频的时候一个劲地夸:不用底座,不用台板,拎到什么地方都能用,很方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