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做一篇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以上是2014广东高考作文题。我因这题目“有得写”——乃仿粤语“有得做(生意)”、“有得打(官司)”的语法——决定也来凑个热闹,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当然,由于文思迟钝,我给自己的作文时限是今晚12点以前。

 

                                                                  物以“稀释”而不值
这篇作文阅读材料的观点一定会深得考生的同意——从我们大多数人的爷爷那辈有经济条件可以“玩得起”照相的年代算起,几乎每个家庭的相册都经历了大体相同的演变过程:从黑白“豆腐干”发展到“数码高分辨率”。我家里也有几大本装帧精致的黑白、彩色相册,因为我爷爷是一位先是课余爱好、后来领导一个摄影系的摄影人。

 

据我爷爷说,过去拍照的成本是很高的:一卷“120”胶卷,只能拍摄12张或16张底片;一卷“135”固然可以拍摄36张,但每卷的售价大约是“120”胶卷的两倍多。

 

开始,他自制“假片头牵引片”,通过减少片头的“浪费”,把额定的36张底片增加了3张。后来,他购买“零剪”的盘装胶片,自己装入暗盒后替代原装胶卷,使得花同样的钱可以多拍百分之五十以上。再后来,爷爷和朋友们对“120”规格的“海鸥4C照相机”改造成功,使之可以兼容“135”散装胶片,并且装一次胶片可以拍摄22张以上。这样,“120”照相机的拍摄成本也降下来了。

 

正因为拍摄成本高昂,所以爷爷拍摄的大多是创作照。阖家团圆或外地出差时,偶尔也拍几张“全家乐”和“到此一游”。每拍一张,都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务求把所有值得纪念的元素都收罗到方寸之间。这样拍出的照片,意味隽永、耐人寻味。也就是爷爷经常评价的:“耐看,愿意看”。因为这个缘故,这些照片成了我家祖孙三代的“家史索引卡”,每次翻看,其乐融融。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相册里照片的“底板”依然是洁白的——并非它们驻颜有术,而是因为爷爷时不时的对它们分批进行“洗白”处理。此外,相册里确是有两张模糊的照片,但那不是由于年久变质造成的,而是一开始就拍“糊”了的。爷爷的理论是:相册中夹上一两张模糊变形的照片,不但无损宏旨,还平添几分特别的趣味。

 

现在,像我一样的青年人,早已没有了“12、16、36”的概念,大多数人连照相机这个物件也抛弃了——他们的说法是:一部高端手机的拍摄效果要远好于普通卡片机。于是,大家拿着各种“酷机”、“炫机”、“旗舰机”,心甘情愿地加入“低头一族”的行列;无论一人一事一物件、一颦一笑一细节,抓起来就拍,拍完了就发,发完了转别人的,转完了查核别人有无转他(她)的……这样子玩照片,甘苦自知;但在我看来,失却了摄影的本底价值,也把大家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冲淡了。

 

再说回我爷爷。他的“装备”中,手机是从我父亲哪里“拣来”的淘汰机;PAD始终只买399元的,说是要每隔几年体会一下“摩尔定律”。唯独在拍照上,他决不马虎:“挂脖机”是佳能的,“口袋机”是松下的……他主张:非专业摄影者没有必要长枪短炮地全身披挂,但是必要的设备还是不可或缺的。

 

我以前也学习摄影——说“以前”,是因为从升入高二开始,我就把一切占用心力的兴趣爱好搁下了——那时受爷爷的指点,我也养成了勤于观察、多打腹稿、精选主题、反复拍摄的习惯。爷爷笑称这是“不见鬼子不挂弦,目标露头一顿打”。通常我带着两台相机出去,又带着集中于几个主题的几百张照片回来。在电脑上整理素材片,每个主题只留一两张精品。最终,每次入选并珍藏的照片往往连12张也不满。

博主上一篇:«说“大事”
博主下一篇:»答关于“萌芽状态”的认定
posted @ 2014-6-7 22:40 Saturday sslab 编辑

评论:

sslab
2014-06-08 09:55
我自己是前几天刚摔坏了一部399元的PAD,又花了399元,买了一部四核的、屏幕大了不少的新机。感慨之余,心念一动就落笔了。表述欠妥,扣分难免,只好等明年语文高考时更用心一点了^_^
阿昌
2014-06-08 01:39
令人眼睛一亮的“应试作文”。如果一定要挑剔,考生的爷爷买过好几次 Pad (PAD始终只买399元的)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