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触屏的相机之持机方法

据说,日本的科技人员出差或休假结束后回公司,有两件事情是必做的:一是复印所有收到的名片,自己只留副本;正本上交,作为部门的人脉资源。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离岗期间没有“进补”到的最新专业知识,进行“恶补”,以免落后一截。中国的名角儿说:“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日本人也有同样的认识,说道:脱离专业三个月,你就只能放弃这一行,因为你即使再追赶也总比别人欠缺一块。

我在两所摄影学院耳濡目染了二十多年,自诩对摄影知识和技能略知一些皮毛。可是退休以后,逆水行舟;几年下来,已沦落成一个十足的外行。以下即以带触屏功能的拍摄器材之使用方法为例,看看我的退化究竟有多大——我在2013年5月和6月开始染指触屏拍摄器材:先是买了一台松下3D照相机,从小郭手里接过时试拍了几张,然后就十袭珍藏了,没有深入把玩。接着到了德国,沈潋赠我更新下来的一部三星手机,具有不错的拍摄功能。

一开始,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此类新型相机的使用方法有什么需要改变的,使用松下照相机时,依然沿用我过去练就的“利用对焦框套住主体形象的主要部位→半按快门,进行自动对焦→保持半按状态,重新构图→全按下,拍摄”的传统模式,倒也不觉得有何不妥。后来用三星手机,则感到稍有别扭——这类机器配备的都是软按钮,没有“半按快门钮”状态可言,传统的对焦模式不管用了。不过我很快发现:这款机器在按下快门钮→自动对焦完成后,还有约1/4秒的延迟;这个瞬间正好利用来作重新构图之用。我没有研究过别的牌号和型号的拍照手机,不知别人是怎么操作的。

几次下来,就运用纯熟了——在月月家里期间,我有很多照片就是用这部三星手机拍的,都没有虚焦错误,而且已有好几张作为博文的附照贴出了。然而经过研究,发现这个简单的动作其实大有说道。那天在读《电脑报》时,看到一幅触屏手机对焦的示意图,顿悟我其实并没学会使用带有触屏的相机(含拍照手机)——这类机器可以采用指点-移动对焦框的方法自动对焦,我却一无所知;反之,随着手机拍摄响应速度的提高,“利用1/4秒钟的延迟瞬间来重新构图”的做法将会失效,而我还因循守旧,不知及时转换思路和习惯。

“指点-移动对焦框”这种操作,对于触屏照相机,它不失为一种面向用户的革命性进步;而对于采用软快门的触屏手机,则更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为此,我决定就带触屏功能的拍摄器材的使用,重新总结一套适合我自己和大多数普通人士的操作规程。

首先我要批评DC和智能手机的设计人员:对机器的人机亲和性的关注严重不足,导致几乎所有的这类机器在操作的灵活性、方便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均不如人意;由此引起的一个问题是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的设计依然陈陈相因,没有为新的、更人性化的操作规程提供相应的便利,在留出余地让用户握持或捏持方面的考虑,尤其欠缺。何况智能手机本身的布局就很麻烦——散布的“硬的”和“软的”按钮,特别是软按钮,让人无从下手;一不小心蹭上,就会触发“地雷”。我初用智能手机拍照时,无数次因误触返回钮而在要紧的当口退出拍摄状态!

以下根据我的试验,分两种情况来阐述——

一,横拍:以左手的食指和拇指上下捏住相机或手机的上下端的中间点。右手解放出来,负责三个动作:1,套上腕带,以策安全(还没见过手机安装腕带的,我自甘落伍,给旧手机装了一条);2,食指或拇指“指点江山”,负责对焦;3,拇指按软快门(手机),或者食指按硬快门(相机)。

    在DC的握持中须注意:相机的上面板一般会布置一些开孔,如话筒拾音口(立体声拾音的话就有两个)、模拟快门声出声孔等;食指在捏持时,要找准地位,以免在无意中把上述这些孔堵住了。
横.jpg

 

二,竖拍:左手用拇指和食、中指,以“打电话”的姿势握持手机的下半部(以保证不遮挡镜头)——对于相机而言,则是右半部。右手负责三个动作:1,套上腕带;2,食指或拇指掌控对焦;3,拇指或食指按快门。
竖.jpg

博主上一篇:«国际化
博主下一篇:»吃“寒士”豆腐的破广告
posted @ 2014-2-17 21:41 Monday sslab 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