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跨境电商”

昨晚,我一举奠定了晚年人生的一座里程碑。事情其实很小:我网购了3瓶俄罗斯进口腌青瓜;但它的意义却是非凡的。欲知端的,请听我从头道来——

 

下午张杰来坐了2小时,主要聊他近来对“保税区”概念的了解和探索:中国海关在全国选择了七个城市,设立保税区,进口商输入货物后,存放在保税仓库中。另一方面,海关给三个最大的电商平台(京东、苏宁和淘宝)放权,允许他们旗下的分销商可以进驻自贸区,直接从保税仓库提货,转身(或者用沪语词汇“隔手”)通过快递公司把商品发给订户。从此,想买外货的顾客再也不必担心买到假货的可能——除非这票货在日本、美国、西欧造好了假运过来,在我们这里,已从根子上杜绝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可能性。

 

说明:我已经调动了全部智慧来理解张杰的讲解;如有复述错误之处,请他斧正。

 

跨境电商,这是中国商务发展脉搏的最强音。于海关而言,是开了一个小口子;而对以网购为主要购货方式的年轻人来说,却不亚于开了一扇直接通向海外的窗口,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个令人气馁的消息是:在电商的各种采样数据中(当然包括为开放跨境电商而做的调查),老年人是被直接忽视的人群——尽管我们有钱、有闲又有享受优质生活的追求,但不幸的是,我们不是这个市场的合格的一分子——即便像我这样有过多年网购经验的熟手,上个月想到某个电商网去注册最终却无奈放弃,原因是他们设计的申请表格实在太“校脑筋”了!电商们可没有这个心情去出钱出力培育一个市场;而“培育”老年消费者,更是得不偿失的买卖。好在这次开放的三个平台中的两个我是频繁登录的,所以我极应该毫不迟疑地搭上这部国际列车,而不能被它越甩越远——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被这部列车甩下,我们就至死都将脱离主流的社会形态,时时、事事、处处听到“OUT”的评语!
P.S.
何况,市场也不是说培育就培育得起来的。比如国产CPU,好几支“国家队”,花了几十亿美金,培育了15年,终究连一片“蛋糕”也没切着。

 

我不需接送学童,基本不读自媒体网文、不玩自拍、不掺乎聊天、不参与聚会,生活的基本面很窄。而且自从“莲花”超市拆建,我们已有18个月没有专程去超市了。夫人只兜迪亚小超市,我则每逢去长宁中心医院配完药,顺道到西郊百联弯一弯。现在有了“海外购”(苏宁的叫法)或“全球购”(京东、淘宝的叫法),希望它们会在我的生活中涂抹更多的亮色。

 

我正好想吃酸青瓜,就到淘宝全球购中去找。虽然找到的商品要比天猫中同牌同量的货物还贵一些,但为了亲自跻身跨境电商这个新生事物,就认了——不知这算不算“舍生取义”^_^只不过有一样,据张杰说:大宗的(但必须小于500元)这类交易,顾客是需要提交身份证明和“只供个人消费”承诺的。这次没人问我要;据分析,这或许不是“进口-保税”的路子,而是通过“中俄边境贸易”管道,走的另一套程序……

博主上一篇:«鹬蚌相争,渔翁清耳
博主下一篇:»几句话评论(30)
posted @ 2015-9-1 1:36 Tuesday sslab 编辑

评论:

张杰
2015-09-01 11:47
基本面理解非常正确,有几点更正,一:放权的不止三家电商,只是这三家比较有名,中国亚马逊也有沈老师可以关注下货品,只要符合规定的电商企业都放权。二:每票货物少于500不课税,如果超过了课以10%行邮税,所以对于不可分割大件一样可以购买,课税就可以。三:跨境货物基本无发票,因为国内没有缴纳增值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