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谜案“奈何天”

夫人和我应她二姐之邀,到浙江遂昌度假(二姨的儿媳是这里人)。关于饮食起居玩,自有另文记载,这里先贡献一篇《汤显祖纪念馆一得》。

 

史载,“庚辰亥時月食,降南京禮部主事湯顯祖為徐聞縣典史添註。”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被贬斥到雷州半岛做编外的(或曰临时工)典狱长助理。公元1593年,他调任浙江遂昌县当知县。5年后,愤而弃官归里。在此期间,他完成了《牡丹亭》的写作。前几年,这里的有司为了及早“争抢”汤显祖,由二姨的亲家公主持,建设了汤显祖纪念馆。夫汤公在本地并无产业,而且按例必须居住县衙;他并无“故居”之类遗下。适逢此处有一座初建于明末、清末易主于陈姓的“陈家大屋”,又正巧后园有个戏台(我没打听,不排除是别处移来的);于是有关人等就附会汤显祖曾在这里驻跸、创作,将《牡丹亭》的诞生地移花接木于此处。

P.S.
这座大屋,是被海内外学者公认为一代宗师的陈寅恪先生的祖屋。『竖立在大屋门前两侧地场上的一对旗杆石是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中举时所竖,而一对旗石礅是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中进士时所立』——我以前非议过的鸠占鹊巢的煞风景事,今又重现矣。

 

本来我只打算走马观花游览一番的,但参观到戏台时,见两边柱子上悬挂的楹联,镌刻的正是《牡丹亭》中脍炙人口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我忽然心生一念。想听听遂昌的文化人士是怎样解释这两句唱词的。带我们过来的二姨的儿子见我有此兴趣,马上致电他岳父,再由那边火速通知馆里介绍了一位业务最好的雷小姐来给我们讲解。我提出“良辰美景”与“奈何天”矛盾的问题,请教她有什么评论。雷小姐沉吟片刻,然后发布了一番精彩的见解。以下这段,是我根据她的解说的思路整理成文的——
       这两句唱词,应该是根据杜丽娘的内心世界,有感而发的。杜丽娘有一个彻底贯彻封建礼教的父亲,她自幼受到严重的精神束缚,连自家的花园也不曾踏入。这位少女心有不甘、不满和怨尤,这些都包含在“奈何天”句中。

 

我承认,这是我迄今听到的最令人满意的解释。准此,我把这一联翻译成白话文:窗外是好一派良辰美景,无奈“天”压着,我看不到。依稀听得有人在唱好听的戏文,不知是我家还是邻家有戏班在作场。

 

【又记】:我提出1616年世界损失了两位伟大的戏剧家,雷小姐马上回应:“是的,莎士比亚也逝世于这一年。有人说汤显祖是东方的莎士比亚,我们认为,毋宁说莎翁是西方的汤显祖。”

 

我没有研究过汤显祖,不知这样的表述源于阿谁;不过此说颇有“励志”之感,听来令人回肠荡气!

博主上一篇:«足球兴旺,匹夫有责
博主下一篇:»我欲不朽——拟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
posted @ 2014-7-9 21:04 Wednesday sslab 编辑

评论:

沈潋
2014-07-10 17:29
“奈何”就是“拿他怎么办”(我觉得“奈”就是“拿伊”的意思)。往往用作感叹。

“奈何天”,就是拿这个天怎么办啊?跟“啊”一样,无需特别解释,只是表示感慨。

以上是我的看法。太平实,无甚奇处。写在评论里,算是助兴吧。

有你一番烘云托月式的盘道,主人家一定很高兴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