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进主持界的不正之风

 话说主持人的语言,必须纯正,不容许任何不规范的杂音入侵。现在,由于做主持人的门槛低——说相声的、唱滑稽的、卖货的,都能来“锲”一脚(沪语,硬要加入其中的意思。本音念如沪语“茄”。本字不明,暂系一“锲”字)。造成主持语言越来越芜杂,听来让人很不舒服,就像上馆子吃到苍蝇一样。这种乱象严重侵害了官媒的纯洁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我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主持语言的“不正之风”。以下列举三方面的问题。

 

一,地方台(尤其是港台)的语言形态和风格——

体现了装潢的一个变化(赘词)

请问来自于哪里(赘词)

令到大家都知道(台湾腔)

或者说 (一种陈词滥调,我已批评过)

希望说(赘词。台湾腔)

当他觉得说(赘词。台湾腔)  

(很多人在答应“对”的时候,都要模仿正宗北京人,拿腔拿调地念成“du-waì”。这几乎成了主持界的公害)

所谓的(这是很多台湾名嘴共有的表达法。据《现代汉语词典》,“所谓”的正解是:『①所说的 ②(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大陆文人写了几十年的檄文,一般都采用上述第二种意义;而名嘴们口中的“所谓”,则是前一种意义。比如邱毅说:“那下面就是所谓的‘中生代’了。”——TA们做一次嘉宾要讲若干次“所谓的”,至少我是听得十分别扭。假如让我打分,肯定不及格;要是让我签发通告费,一文也不给!)

 

P.S.

学院派说:『来自一般用于主体,来自于一般用于形容词客体』,我认为太复杂。我的说法很简明:“于”和“自”的作用一样,所以其中一个字是赘余。可改为“来自”或者“来于”。后者使用较少,但也可用。例句:『题3、西周的拘役来于___

 

有人提出:『“截止到”也是同样的情况。』同意。此外,类似的错误还有“而已了”(如:“离保级区的距离只有2分而已了。”)

 

二,重灾区是购物频道导购员口中的广告词。那些推销高手们经常沿用一些“侯总” 特有的的广东腔调和侵略性语言、语气,对受众进行无休止的狂轰滥炸——

给大家带到的

这样的价格你绝对拿不到【货】(紧接着旁边的助手一定要帮一句腔:“根本拿不到!”)

 

三,还有一些大水词,每逢此情此境,都会脱口而出,百“套”百中——

评歌,就说是“走心的”。

服饰,无外乎“百搭的”。

博主上一篇:«008大破镜子阵
博主下一篇:»三句半
posted @ 2014-4-13 14:29 Sunday sslab 编辑

评论:

sslab
2014-04-14 19:12
这就是美国人所说的“大拇指选举”——现在,对于电脑机主,则是“食指选举”。我们的“业内人士”不正视甚至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等着受众的千夫所指吧。
阿昌
2014-04-14 01:48
没有博主的学术论证水平,但确实对上海第一财经某主持人播音中每每抛出的似乎万能的“表现”一词感到厌烦,有时甚至不得不割爱那档实际很想听的节目。看来主持语言的“不正之风”也有是正儿八经的“业内人士”带来的。

发表评论: